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734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玩具,尤其是电动玩具摩托车。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电动玩具摩托车,普遍采用的是三轮或者四轮的结构形式,即将摩托车设计为二个后轮或者在摩托车的前后轮之间再增加二个附助车轮以保持车体的平衡,使其能够在地面上平稳运行。但上述结构的摩托车外形与真正的摩托车外形有很大的差异,使玩具摩托车缺乏真实感,使用者在操作时感受不到驾驶摩托车的感觉,因此引不起广大消费者的兴趣与购买欲望。真正的二轮摩托车之所以能够以二个轮子来行驶,在于驾车人在行驶过程中对摩托车的控制,在运动过程中驾车人不断地通过对重心和方向盘的调整来保持摩托车的平衡。而现有的电动玩具摩托车没有能够保证摩托车平衡的装置,因此玩具摩托车不能利用二个轮子来行驶。并且,上述玩具摩托车由于结构的限制,只能在较为平坦的路面行驶,如遇一些小的障碍或者凹洼不平的路面时,玩具摩托车就不能使用,这也限制了玩具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型逼真,只有前、后二个车轮可像真正的摩托车一样行驶,在行驶时可自动保持平衡,并且可以转弯的电动玩具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跨越台阶、障碍,能够适用于各种路面的玩具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能够保护机器的传动机构使其在不会因过载而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带有前叉座前轮和带有驱动装置的后轮,前、后轮安装在车体上,所述前轮设置有转向装置,所述后轮设置有惯性平衡装置。
所述前轮转向装置包括固定在车体的转向变速机构和可控制前轮转动四连杆转向机构,四连杆转向机构通过前叉座与前轮连接在一起,转向变速机构通过拨动杆枢接四连杆转向机构。
所述惯性平衡机构设置在后轮的内部,包括左轮毂、右轮毂、车轴、行星架、若干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和飞轮,左右轮毂相连,行星架与左轮毂相连,行星架设置有可安装行星轮的轴,行星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行星架的轴上,行星轮的齿与内齿圈的齿相啮合,内齿圈固定在车轴上,太阳轮设置在内齿圈的中心并与行星轮相啮合,太阳轮与飞轮相连。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路面,在前、后轮各设置有避震机构。
为了保护传动机构不会因过载而受到损坏,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机构上设置有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行驶和转弯时保持平衡的原理是由于在玩具摩托车的后轮中设置有能够高速旋转的飞轮与在前轮设置有四连杆转向机构。玩具摩托车的驱动装置在驱动后轮转动的同时也带动设置在后轮内部的飞轮高速旋转。由于高速旋转的飞轮如同一个陀螺,根据陀螺的自动定位原理,当飞轮偏离原有轴向位置时,飞轮本身会产生一个相反方向的力矩使其恢复原有的轴向位置。因此当玩具摩托车在运行或者转弯过程中,车体发生倾斜时,飞轮也随之倾斜,因此飞轮会产生一个指向原有轴向位置的力矩,该力矩通过飞轮作用在车体上,使车体恢复原有的直立位置。本实用新型在前轮设置的四连杆转向机构可使前轮在转动的同时,向远离转弯中心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能保证玩具摩托车在转弯时,车体向内倾斜,以抵消转弯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转弯后,前轮又恢复原来的位置,而车体在飞轮的作用下又恢复直立状态,继续行驶。通过上述飞轮和四连杆转向机构的设置,可使玩具摩托车像真正的摩托车一样进行行驶和转弯。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玩具摩托车的后轮中增加了惯性平衡机构和在前轮设置能够控制转动的转向机构,使得玩具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自动保持车体的平衡并可作左右转弯的动作,如同真正的摩托车一样进行行驶和转弯,并且后轮的飞轮在转动过程中,发出阵阵轰鸣声,如同摩托车发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具有逼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前后轮上的设置有避震结构,使玩具摩托车可跨越台阶或者一些小的障碍,也可在凹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使玩具可在各种不同的路面环境下操作,玩具摩托车在避震机构的作用下,车体和其上面的驾车人不断地上下颠簸,使得本实用新型操作更加逼真、刺激。本实用新型在传动机构上设置了离合器,可对玩具起到保护作用,当玩具遇有外力或者大的障碍时,齿轮所受的力矩较大,离合器打滑,从而保证了机器的传动机构不被破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装置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轮四连杆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装置避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 是本实用新型前轮转向装置避震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装置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后轮惯性平衡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装置的电机减速箱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后轮避震机构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前叉座21的前轮2、装有驱动装置4的后轮3和车体1,前、后轮2、3安装在车体1上,在后轮3设置有能够使车体1在运行保持平衡的惯性平衡机构42,在前轮2设置有转向装置5,后轮的惯性平衡装置42和前轮的转向装置5共同作用使得玩具摩托车可作左右转弯;车体1是由二个半体11、12对合拼装而成,车体1上还可一体地设置有骑车人,它可使玩具看上去更具有逼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遥控装置(图中未画出),通过遥控装置的操纵杆可控制玩具摩托车的启动、停止、行驶和转弯。如图2所示,前轮转向装置5是由固定在车体1的转向变速机构51、可控制前轮转动的四连杆转向机构52和前轮避震机构53组成;四连杆转向机构52通过前叉座21与前轮2连接在一起,转向变速机构51固定在车体1上并通过拨动杆514带动四连杆转向机构52转动,使前轮2转动,从而带动玩具摩托车进行转弯;前轮避震机构53设置在前叉座上,当前轮2在遇有台阶或者障碍时,前轮避震机构自动收缩以减少对前轮2的冲击。如图3所示,转向变速机构包括电机511、电机座512、减速箱515、电机拨叉517、二个圆弧形离合器滑块518、带有离合器套1的齿轮519、若干减速齿轮、输出轴513和拨动杆514,电机座512固定在车体1上,电机511安装在电机座512上,电机拨叉517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拨叉517伸出二个拨杆5171,滑块518设置有孔5181,滑块518通过孔5181可滑动地安装在电机拨叉的拨杆5171上,滑块518安装在离合器套II519内,离合器套II519与减速箱齿轮相固定;减速箱515的输出端513与拨动杆514用键相连。电机511可进行正、反转以控制玩具摩托车的左转或者右转。电机511转动时,电机拨叉517带动离合器滑块518一起转动,滑块518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压紧离合器套II519,依靠滑块518和离合器套II519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套II519齿轮转动,通过减速齿轮减速后带动拨动杆514摆动;当转向受阻或者转向到位时,减速齿轮停止转动,离合器滑块518与离合器套II519打滑,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保障电机511和齿轮不被损坏,保护整个变速机构51的功能。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四连杆机构,由于真正的摩托车在转弯时骑车人的身体可以向转弯中心方向倾斜,以抵消由于摩托车转弯所产生的离心力;玩具摩托车由于无人驾驶,因此在转弯时车体的重心无法调节,如直接采用摩托车上的转弯结构会造成车体向转弯圆弧的外侧倾斜,容易引起翻车。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前轮2采用四连杆转向机构52,包括前叉座21、固定连杆521和二个连动板522,固定连杆511固定在车体1上,连动板522的一端通过二个螺钉与固定连杆521连接,另一端用二个螺钉与前叉座21相连,连动板可相对固定连杆521和前叉座21转动;每个连动板522设置有的拨叉块5221,连动板522与固定连杆521、前叉座21安装后,二个拨叉块5221构成拨叉523,上述拨动杆514设置在拨叉523中间。这样,二个连动板522、固定连杆521和前叉座21一起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拨动杆514的一端连接于转向变速机构减速箱输出轴513上,另一端设置在拨叉523中间,当拨动杆514在转向变速机构51的带动下左右摆动时,拨动拨叉523,由于固定连杆521与车体1固定不动,因此前叉座21在连动板522的带动下作左右摆动,带动前轮2转向从而实现玩具车的转向动作。在转弯时,连动板522带动前叉座21向远离转弯半径中心的方向移动,同时还带动前轮2偏转一定角度,使玩具摩托车在转弯时,车体1向转弯中心倾斜,以抵消因转弯而引起的离心力。前轮避震机构53如图5、6所示,包括前叉座21、前叉轴531、减震弹簧532、弹簧盖533、前轮轴534和联轴节535,前叉轴531套入前叉座21中,前叉轴531设置有台阶,用于固定减震弹簧532的位置,前叉轴531的一端穿过前叉座21的孔与联轴节535相固定,另一端与减震弹簧532相连;前轮轴534穿过前轮2与联轴节535相固定;减震弹簧532的一端套入在前叉轴534并顶在前叉轴的台阶上,另一端安装在弹簧盖533的凹槽内,弹簧盖533用螺钉与前叉座21相连并将减震弹簧532压入前叉座21的孔内。当前轮2受到冲击时,冲击力通过联轴节535传递到前叉轴531,前叉轴531压迫减震弹簧532收缩,从而吸收掉冲击力,起到缓冲平衡的作用,当冲击力消失时,前轮2在减震弹簧532的作用下又恢复原有的位置。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轮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减速箱41、支架44、后轮惯性平衡机构42和后轮避震机构43,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转轴,而车体1的左右二侧各有一圆孔与之对应,转轴安装在车体1上的孔后,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可绕车体1摆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另一端各设置有孔,车轴33穿过后轮3后安装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孔上,后轮2设置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中间,电机减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后轮2相连,或者用螺钉将二者连接在一起。当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绕车体1摆动时,带动另一端的后轮3作上下摆动;后轮避震机构43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上,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上,当后轮3受到冲击时,向上摆动压缩避震机构的弹簧,当冲击消失后,后轮3在弹簧的作用下可恢复原来位置。惯性平衡机构42如图8所示,设置在后轮3的内部,它可使玩具摩托车在行驶或者转弯时,车体不会倒下并且能够回复直立的位置,它包括左轮毂31、右轮毂32、车轴33、内齿圈421、3个行星轮422、太阳轮423、行星架424、离心离合器425、426、飞轮架428和飞轮427,左右轮毂31、32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行星架424与左轮毂31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行星架424设置有可安装行星轮的轴,三个行星轮422设置在行星架的轴上并可绕轴旋转,内齿圈421与车轴33以紧配合固定以保证二者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3个行星轮422的齿与内齿圈421的齿啮合,内齿圈421的中心设置有太阳轮423,太阳轮423的齿与行星轮422的齿相啮合,内齿圈421、行星轮422与太阳轮423一起构成一个增速装置,太阳轮423上的设置有花键,花键与离心离合器的S形离心块I425相配合,S形离心块I425安装在离心套I426内,离心套I426与飞轮架428设置成一体,飞轮架428与飞轮427用螺钉固定在一起;当行星架424转动时,内齿圈421由于固定在车轴33上不能转动,因此行星架424通过行星轮422带动太阳轮423高速转动,可使飞轮427转动速度增加,这样飞轮427具有更多的能量,使在车体倾斜时,具有的回复力矩更大,使车体1能够更好的保持平衡。右轮毂32与电机减速箱412的输出轴通过花键相连,电机可通过电机减速箱带动右轮毂32转动,右轮毂32带动行星架424绕车轴33旋转,从而带动行星轮422旋转及加速驱动太阳轮423,太阳轮423以花键带动离心离合器425、426高速旋转,当S形离心块I425高速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下,S形离心块I425的二个弧形块向外伸展,与离心套I426的内圈贴紧,由于二者的摩擦力大于使飞轮427旋转所需的力,因此离合器通过飞轮架428带动飞轮427旋转;在飞轮427转动的同时,本机构发出轰鸣声,使玩具摩托车具有逼真的音响效果。当玩具摩托车停止行驶时,电机减速箱41及后轮3停止旋转,S形离心块I425由于失去离心力而回复到原有状态,不带动离合器套I426转动,从而放开飞轮架428,而飞轮427在惯性作用下仍绕车轴33高速旋转,使惯性平衡机构42继续发出轰鸣声。电机减速箱41的结构如图9所示,包括电机411、减速箱412、减速齿轮、带离合器块III414的齿轮、带离合器套III413的齿轮、花键齿轮和用于安装上述齿轮的3根齿轮轴,电机411带动上述一系列齿轮转动形成减速传动。其中离合器块III414和离合器套III413相互配合,传递扭矩,离合器套III413和离合器块III414分别与各自的齿轮设置成一体;在正常运行时,离合器套III413齿轮带动离合器块III414齿轮一起转动,它们之间没有相互的转动;当后轮3受到较大冲击力或者阻力时,后轮3运转受阻,各个齿轮所受的扭矩增大,此时离合器块III414的内牙产生弹性变形,从离合器套III413的内圈凹槽中脱离并且相对于内圈打滑,离合器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保护齿轮不会因过载而损坏,此时电机411转动而后轮3不转动;当玩具所受的外力消失或者障碍排除时,后轮3的阻力变小离合器块III414的内牙所受的力不足以引起变形,内牙又弹回离合器套III414的凹槽中,电机411又可带动后轮3转动。如
图10所示,后轮3的避震作用是通过后轮避震机构43、电机减速箱41、支架44和后轮3共同完成的。后轮避震机构42包括避震轴套431、避震轴销432和顶力弹簧433,避震销套431的一端设置有孔,该孔与安装在车体1上的销轴相连,并可绕车体摆动,避震销轴432的一端插入避震销套431,在避震销轴432的另一端设置有孔,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上设置有支座,支座上设置有轴,避震销轴432可转动地固定在轴上并可相对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摆动,顶力弹簧433套在避震销套431和避震销轴432之间,;避震轴销432穿过顶力弹簧433后套入避震轴套431形成活塞式弹性机构。为了使避震销套431和避震销轴43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在避震销套431的二侧设置有长槽4311,在避震销轴43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导向块4321,导向块4321可在长槽4311中移动;当后轮3受到冲击时,整个后轮3绕转轴转动,同时压迫顶力弹簧使其收缩,从而起到缓冲平衡作用;外力消失后,后轮3在顶力弹簧433的作用下又恢复原来位置。本实用新型在操作时,先将车体1摆正使之处于直立的位置,然后启动后轮驱动装置4,电机减速箱41带动后轮3转动同时也使飞轮427高速旋转,玩具摩托车便可行驶,当需要转弯时,控制操纵杆启动前轮转向变速机构5,使前轮2转动一定角度,带动玩具摩托车转向,当玩具摩托车转到预定位置后,搬回操纵杆使玩具摩托车恢复直线行驶,在转弯的过程中,由于四连杆转向机构52的作用,车体1会向内倾斜,而后轮惯性平衡机构42所产生的力矩可保证玩具摩托车不会倒下,在进入直线行驶后,后轮惯性平衡机构42所产生的力矩又可使车体1恢复直立的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包括车体(1)、带有前叉座(21)的前轮(2)和带有驱动装置(4)的后轮(3),前、后轮(2、3)安装在车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2)设置有转向装置(5),所述后轮(3)设置有惯性平衡装置(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装置(5)包括固定在车体(1)的转向变速机构(51)和可控制前轮(2)转动的四连杆转向机构(52),四连杆转向机构(52)通过前叉座(21)与前轮(2)连接在一起,转向变速机构(51)通过拨动杆(514)枢接四连杆转向机构(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变速机构(51)包括电机(511)、电机座(512)、减速箱(515)和拨动杆(514),电机(511)安装在电机座(512)上,电机座(512)固定在车体(1)上,拨动杆(514)与减速箱(515)的输出端(51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变速机构(51)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由电机拨叉(517)、二个圆弧形的滑块(518)和离合器套II(519)组成,电机拨叉(517)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拨叉(517)的二边伸出二个拨杆(5171),滑块(518)上设置有孔(5181),滑块(518)通过孔(5181)可滑动地安装在电机拨叉的拨杆(5171)上,滑块(518)安装在离合器套1(519)的内侧,离合器套II(519)与减速箱齿轮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转向机构(52)包括固定连杆(521)、二个带有拨叉块(5221)的连动板(522)和前叉座(21),固定连杆(521)安装在车体(1)上,连动板(522)的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连杆(521)和前叉座(21)上,前叉座(21)、固定连杆(521)和二个连动板(522)一起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二个连动板(522)的拨叉块(5221)构成拨叉(53),上述拨动杆(514)设置在拨叉(53)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5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转向装置还设置有前轮避震机构(53),前轮避震机构包括前叉座(21)、前叉轴(531)、减震弹簧(532)、弹簧盖(533)、前轮轴(534)和联轴节(535),前叉轴(531)设置有可限制减震弹簧(532)位置的台阶,前叉轴(531)的一端穿过前叉座(21)的孔与联轴节(535)相固定,另一端与减震弹簧相连;前轮轴(534)与联轴节(535)相固定;减震弹簧(532)的一端安装在前叉轴(531)上,另一端安装在弹簧盖(533)的凹槽内,弹簧盖(533)与前叉座(21)连接在一起并将减震弹簧(533)安装在前叉座(21)的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一端安装在在车体(1)上,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另一端与后轮(3)相连,后轮(3)安装在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中间,电机减速箱(41)的输出轴与后轮(3)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平衡机构(42)设置在后轮(3)的内部,包括左轮毂(31)、右轮毂(32)、车轴(33)、行星架(424)、若干行星轮(422)、内齿圈(421)、太阳轮(423)和飞轮(427),左、右轮毂(31、32)相连,行星架(424)与左轮毂(31)相连,行星架(424)设置有可安装行星轮(422)的轴,行星轮(422)可转动地安装在行星架(424)的轴上,行星轮(422)的齿与内齿圈(421)的齿相啮合,内齿圈(421)固定在车轴(33)上,太阳轮(423)设置在内齿圈(421)的中心并与行星轮(422)相啮合,太阳轮(423)与飞轮(427)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惯性平衡机构(42)在太阳轮(423)与飞轮(427)之间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包括S形的离心块I(425)、离合器套I(426)和飞轮架(428),离合器的离心块I(425)与太阳轮(423)相连,离合器套I(426)与飞轮架(428)相固定,飞轮架(428)与飞轮(427)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减速箱设置有离合器,离合器包括带有若干弹牙的离合器块III和带有与弹牙数目相同凹槽的离合器套III,离合器块III和离合器套III分别与齿轮1、齿轮2相固定,离合器块III安装在离合器套III内,弹牙嵌置在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驱动装置还设置有后轮避震机构(43),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车体(1)上,后轮避震机构(43)的二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车体(1)上和电机减速箱(41)及支架(4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避震机构(43)包括避震销套(431)、避震销轴(432)和顶力弹簧(433),避震销套(431)的一端可转动地与车体(1)相连,避震销轴(432)的一端插入避震销套(431),避震销轴(432)的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电机减速箱(41)和支架(44)相连,顶力弹簧(433)安装在避震销套(431)和避震销轴(43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销套(431)的二侧设置有长槽(4311),避震销轴(432)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导向块(4321),导向块(4321)可移动地安装在避震销套的长槽(4311)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轮电动玩具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是由二个半体(11、12)对拼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带有前叉座前轮和带有驱动装置的后轮,前、后轮安装在车体上,所述前轮设置有可控制玩具摩托车转弯的转向装置,所述后轮设置有能够使玩具摩托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平衡的惯性平衡装置。在行驶过程中,可自动保持车体的平衡并可作左右转弯的动作,如同真正的摩托车一样进行行驶和转弯,并且后轮的飞轮在转动过程中,发出阵阵轰鸣声,如同摩托车发动机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
文档编号A63H17/21GK2489847SQ00258269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2日
发明者蔡东青 申请人: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