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圆弧摇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391阅读:2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脚圆弧摇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训练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借由独特的圆弧摆动,兼具水平摆动、间歇的上下运动、移动较为柔顺、可消除脚部的疲劳、促进脚部、腿部及腰部的血液循环且安全性佳的双脚圆弧摇摆机。
习用的双脚摇摆机,如


图1至图3所示,为水平往复移动式结构,主要包括一中空壳体910,具有一底板911及一外壳912,其间为一容纳空间。
一驱动装置920,固定于该底板911上,该驱动装置920具有一可旋转的输出轴921,该输出轴921上设有一圆形的旋转块922,其上延伸一与该输出轴921平行且具有一预定距离d的主动杆923。
一水平摆动机构80,包含二固定于该底板911且概呈水平状的固定滑杆81、一可水平移动的移动块82及一用以放置双脚的延伸架83。其中,该移动块82中央具有一纵向槽821,恰可与该主动杆923配合。
习用摇摆机的动作原理,请参阅4A至图4D,该四图分别表示该主动杆923转至最顶端、最右端、最底端及最左端的状态。然而,不论在何种状态下,该水平摆动机构80的延伸架83始终只能水平移动,也就是说,使用者的双脚只能水平的左右移动,故,只有水平的运动效果。
另外,根据使用者在实际使用后的反应,由于双腿的脚跟至臀部的长度相同,当延伸架83水平外移至最外端时,外侧的脚跟会被延伸架83强迫向外拉出一小段距离。因此,若使用不当(如摇摆速度过快)或是使用者的体质较差(如骨质疏松的老人),则有造成腰椎伤害的潜在风险,安全性较差。
因此,各界均希望研发新产品以改进习用摇摆机存在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圆弧摇摆机,其不仅达到左右脚水平摆动的运动效果,更兼具上下运动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圆弧摇摆机,由于脚部圆弧形的移动较为柔顺,且不会有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情形,因此不会伤及腰椎,安全性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脚圆弧摇摆机,其具有可消除脚部的疲劳、促进脚部、腿部及腰部的血液循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脚圆弧摇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壳体、一驱动装置、一圆弧摆动机构;所述中空壳体具有一底板及一外壳,其间为一容纳空间;所述驱动装置是固定于该底板上,具有一可旋转的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设有一旋转块,其上延伸一与该输出轴平行且具有一预定距离的主动杆;所述圆弧摆动机构包括一圆弧摆动元件及一延伸架,该延伸架是在该中空壳体外且可放置双脚,该圆弧摆动元件具有一底端、一顶端及一中央被动槽,该底端是与该底板枢设连结,该顶端是与该延伸架固定连结,该中央被动槽与该主动杆配合,以便当该主动杆圆形运转时会使该圆弧摆动机构产生往复的圆弧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双脚圆弧摇摆机,其中该圆弧摆动机构的摆动幅度在120度以内;该中央被动槽的长度约为该预定距离的两倍,该中央被动槽的宽度约等于该主动杆的外径。
前述双脚圆弧摇摆机,其中该圆弧摆动机构又设有一弧形导槽,供一辅助支撑元件插入,以辅助支撑该圆弧摆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仅达到左右脚水平摆动的运动效果,更兼具上下运动功效,且安全性佳。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的摇摆示意图。
图3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A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主动杆转至最顶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4B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主动杆转至最右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4C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主动杆转至最底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4D是习用水平移动式双脚摇摆机主动杆转至最左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弧摆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块的主动轴位于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高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块的主动轴位于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左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8C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块的主动轴位于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底端的动作示意图。
图8D是本实用新型旋转块的主动轴位于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右端的动作示意图。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中空壳体10、一驱动装置20及一圆弧摆动机构30。
中空壳体10,具有一底板11及一外壳12,其间为一容纳空间。
驱动装置20固定于该底板11上,该驱动装置20具有一可旋转的输出轴21,该输出轴21上设有一旋转块22,其上延伸一与该输出轴21平行且具有一预定距离d的主动杆23。
圆弧摆动机构30包括一圆弧摆动元件31及一延伸架32,该延伸架32是在中空壳体10外且可容纳放置双脚,该圆弧摆动元件31具有一底端311、一顶端312及一中央被动槽313,该底端311是与该底板11枢设连结,该顶端312是固定连结该延伸架32,该中央被动槽313恰可与该主动杆23配合,以便当该主动杆23圆形运转时会使该圆弧摆动机构30产生往复的圆弧摆动。
具体地讲,该圆弧摆动机构的摆动幅度最好在120度以内。该中央被动槽313的长度约为该预定距离d的两倍,且,该中央被动槽313的宽度约等于该主动杆的外径。
为了提高该圆弧摆动机构31的稳定性,可再增设一弧形导槽315,供一固定在该底板11的辅助支撑元件13插入,以辅助支撑该圆弧摆动机构31,这样,双脚下压的重量,一部分可由此辅助支撑元件13来支撑,以延长使用寿命。
关于本实施例的动作原理,请参阅图8A、8B、8C、8D。首先,如图8A所示,该旋转块22的主动轴23位于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高点,而且,假设一使用者的左、右脚分别放在该延伸架32的左、右两凹弧部。
当该旋转块23逆时针转至90度时,如图8B所示,此时该旋转块22的主动轴23移至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左端点,迫使该中央被动槽313呈左倾状,亦即,该圆弧摆动机构30的延伸架32圆弧状的左移且倾斜,这样,使用者的左脚的水平位置比右脚低,左脚向下运动,不论使用者的上半身为坐姿或卧姿,整个腰椎至左右脚的运动较为顺畅。
当该旋转块23逆时针转至180度时,如图8C所示,此时该旋转块22的主动轴23移至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底端,迫使该中央被动槽313呈中央直立状,亦即,该圆弧摆动机构30的延伸架32为水平状,当该旋转块23逆时针转至270度时,如图8D所示,此时该旋转块22的主动轴23移至其圆形运动路径的最右端,迫使该中央被动槽313呈右倾状,亦即,该圆弧摆动机构30的延伸架32圆弧状的右移且倾斜,如此,使用者的右脚的水平位置比左脚低,右脚向下运动,不论使用者的上半身为坐姿或卧姿,整个腰椎至左右脚的运动较为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圆弧摆动,不仅达到左右脚水平摆动的运动的效果,更兼具间歇的上下运动功效。
此外,由于脚部圆弧形的移动较为柔顺,且不会有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情形,因此不会伤及腰椎,安全性佳。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圆弧摆动,可使整个腰椎至左右脚的运动较为顺畅,故可消除脚部的疲劳、促进脚部、腿部及腰部的血液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脚圆弧摇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壳体、一驱动装置、一圆弧摆动机构;所述中空壳体具有一底板及一外壳,其间为一容纳空间;所述驱动装置是固定于该底板上,具有一可旋转的输出轴,该输出轴上设有一旋转块,其上延伸一与该输出轴平行且具有一预定距离的主动杆;所述圆弧摆动机构包括一圆弧摆动元件及一延伸架,该延伸架是在该中空壳体外且可放置双脚,该圆弧摆动元件具有一底端、一顶端及一中央被动槽,该底端是与该底板枢设连结,该顶端是与该延伸架固定连结,该中央被动槽与该主动杆配合,以便当该主动杆圆形运转时会使该圆弧摆动机构产生往复的圆弧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脚圆弧摇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摆动机构的摆动幅度在120度以内;该中央被动槽的长度约为该预定距离的两倍,该中央被动槽的宽度约等于该主动杆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脚圆弧摇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摆动机构又设有一弧形导槽,供一辅助支撑元件插入,以辅助支撑该圆弧摆动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双脚摇摆机,包括一中空壳体、一驱动装置及一圆弧摆动机构。此驱动装置具有一可旋转的输出轴,其上设有一旋转块,旋转块上延伸一主动杆。圆弧摆动机构包括一圆弧摆动元件及一用来放置双脚的延伸架。借由独特的圆弧摆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平摆动、间歇上下运动、移动较为柔顺、可消除脚部的疲劳、促进脚部、腿部及腰部的血液循环且安全性佳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B23/04GK2459041SQ00260448
公开日2001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8日
发明者黄顺财 申请人:黄顺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