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38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高尔夫球杆,特别系指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结构。
有鉴于高尔夫杆头重心位置影响击球性能甚巨,尤其经验欠丰富之挥杆者更为明显。正因如此,一般调整球杆头之重心需另行以重量配重体加重或减重,再经精密测量器测出其杆头重心,反覆测试到杆头所需求之重心。因而杆头重心可调式形成业者所极待解决之问题。本案设计人有鉴于习用杆头所存之问题,嗣经一番精心研究设计,而首创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它无须于杆头安装后再调整及配置其重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包含预先取得平衡之杆头和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杆头一端设有贯穿孔,其非击球面上设置有绕其外围且一端与该贯穿孔衔接之凹弧槽道;该球杆弯弧的一端穿过上述贯穿孔后置于该凹弧槽道内包覆于该杆头外围。
上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头,其特征在于该凹弧槽道分别设置在杆头打击面板两侧端面;该贯穿孔设置在一侧端的凸块上,另一侧端的凸块上设置有与该凹弧槽道衔接之未贯穿之埋入孔。
上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凹弧槽设置在杆头球头的底部面上。
上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外露于贯穿孔之另一端向左上方微弯,再弯折至右上方呈一套接球杆握把部分之杆部;并在其上套设有位于贯穿孔口之垫体。
上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可设置一体成型之握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之特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杆头及球杆预先已分别取得平衡,当球杆穿套并包覆于杆头外围后已获得所需之重心。因此节省更改杆头重心之时间,省时省工。
2.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简单、制造简易,藉使成本降低,符合经济效应。
兹配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组合俯视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之球杆套接握把之立体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图6系图5之前视图。
首先,请参阅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预先经平衡处理之杆头1和球杆2。该杆头1打击面板10左侧凸块11设有未贯穿之埋入孔110,右端凸块12设贯穿孔120,供呈弧形之球杆2分别穿套,而杆头1两侧端面各挖设有凹弧槽道111、121。该球杆2一端20具有弯弧21,其另一端在贯穿孔120口部前向左上方微弯,再弯折至右上方呈一套接握把6之杆部22(同时参照图4)。握把6可与球杆2一体成型。
藉由上述构件,乃于球杆2一端20先套入垫体3,后再将其一端20穿入杆头1右端凸体12之贯穿孔120,并沿着杆头1两侧面之凹弧槽道121、111,而使球杆2一端20端头200套入埋入孔110内,令球杆2形成一包覆于杆头1外围者(如图3)。
另,如图5、6所示之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另种为球头4之杆头上之实施例。主要于球头4底部面上绕其外围挖设凹弧槽道40并与球头4一端杆部41之贯穿孔洞42衔接,供呈弧形之球杆5套接形成包覆固定,藉以获得相同之双平衡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先取得平衡之杆头及球杆,以包覆固定之结构型态,快速获得平衡之球杆头结构,减少配置重心之制程步骤。
权利要求1.一种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包含预先取得平衡之杆头及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杆头一端设置有贯穿孔,其非击球面上设置有绕其外围且一端与该贯穿孔衔接之凹弧槽道;该球杆弯弧之一端穿入上述之贯穿孔后置于该凹弧槽道内包覆于杆头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凹弧槽道分别设置在杆头打击面板两侧端面;该贯穿孔设置在一侧端之凸块上,另一侧端的凸块上设置有与该凹弧槽道衔接之未贯穿之埋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凹弧槽道设置在杆头球头的底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外露于贯穿孔之另一端向左上方微弯,再弯折至右上方呈一套接握把之杆部;并在其上套设有位于贯穿孔口之垫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在于该球杆可设置一体成型之握把。
专利摘要一种双平衡高尔夫球杆头,主要将球杆从杆头一端之贯穿孔插入并置于绕非击球面设置的凹弧槽道内,形成一包覆固定之结合结构,使其两者相互结合固置,以完成高尔夫球杆头,藉由杆头及球杆预先取得之平衡结构,经结合获得双平衡之效果,达其准确挥杆之效果者。
文档编号A63B53/04GK2477226SQ0121064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2日
发明者郑振封 申请人:林海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