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88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健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健身器如图1所示,此种健身器9是提供使用者以仰躺或其他姿势运动,其缺点为使用者与健身器并无互动关系,仅由姿势变换而产生运动效果,其运动的部位亦较小,且运动时也缺乏适当的运动阻力;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有鉴于此,针对使用者可以手部、背部、腰部、腿部、臀部等相关部位同时可伸展与弯曲运动,且使用者亦可视需要而选择做不同功能的运动为前提而加以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者可以多部位、多姿势运动,有很好的运动效果的健身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健身器,包括一底座,是由前、后杆体以及衔接该前后杆体的两支架所组成,该两支架之间的适当部位通过枢轴与连动座的一侧端枢接,另外该两支架之间的前后预定部位分别通过枢轴与前、后撑架的下方枢接,而该两支架的上方另横向连结有一定位杆恰介于后撑架与连动座之间;一连动座,是呈半圆形的座体,具有半圆形的滑动面,与主支架的顶移座的滚轮接触,该连动座的一侧端则是与底座的两支架枢接,该连动座的另一侧适当部位则具有轴杆,使轴杆两侧可跨在底座的两支架上方适当部位,且该轴杆的两侧的侧端各设有具若干定位孔的连结块,分别与把手架枢接;两把手架各分别由横杆、中杆与握把所组成,其中横杆的内侧连结有一盘体,通过该盘体与连动座的轴杆两侧的连结块枢接,且该盘体设有一弹性插销座,该弹性插销座的插销可向外拉,可选择插入连动座的连结块中的一定位孔内,该横杆的外侧有枢接座与中杆的下方枢接,中杆的上方与握把连接;前、后撑架,下方分别通过枢轴与底座的两支架的前、后预定部位枢接,该前、后撑架的上方则分别以枢轴与主支架的前、后构接座枢接;一主支架,其上方连结有一垫体,而下方预定部位则设有顶移座,该顶移座枢设有滚轮与连动座的半圆形滑动面接触,顶移座的两侧壁有可供连动座的轴杆的接近中间部位抵靠的定位凹部;该主支架的前后预定部位各设有可使枢轴与前、后撑架的上方枢接的枢接座,该主支架的前、后具有适当长度的空心管体部位,分别设有弹性插销座,其弹性插销可插入嵌套在该空心管体部位的T型杆的其中一定位孔内完成连接定位;该主支架的后侧固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的两侧可套入弹性元件的一侧,并另套设一套杆,再由该弹性元件的另一侧套入底座的定位杆使弹性卡夹予以定位;一T型杆,其中间杆体开设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定位孔可选择嵌套入主支架的前侧空心管体或后侧空心管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把手架之间可衔接一顶靠杆,该顶靠杆的中间有垫块,两侧为空心管体,与两把手架的握把插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健身器,还可以为,该两把手架的握把各有另一方向的套管,该套管有若干定位孔,用套管可插套入中杆的管体内,并用中杆预设的弹性插销座的插销选择其中之一而穿插定位,套管不同部位的定位孔与前述插销的其中之一而嵌接定位。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上结构,因此它有如下效果
1、使用者可坐在垫体上,双脚踩踏在T型杆两侧,而双手握持把手架的握把向后枢转,使连动座利用其半圆形滑动面顶靠连动主支架的顶移座,相对使主支架可连动垫体上方的使用者向后上方升移,而由前述动作的往复升降动作配合主支架的定位杆连动弹性元件的增加运动阻力可达到手部、胸部、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连动效果,且前述两把的架的动作可以类似在划船动作来操作,以具有类似划船动作的运动效果。
2、可配合两把手架的角度或长短调整选择T型杆嵌插在主支架的前侧或后侧与长短调整选择以及是否在两把手架之间衔接顶靠杆即相对可以让使用者可视需要而选择做多种运动动作,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
3、使用者可选择将弹性元件拆下以减少运动阻力,仅单纯由双手施力而将把手架枢转,使连动座顶靠连动主支架与垫体上方的使用者做升降动作,以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


图1是现有技术的健身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构件的另一角度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把手架将主支架与垫体向上顶移后的立体示意图(不含弹性元件)。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把手架呈水平方向角度且T型杆设在另一侧的底视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另一动作参考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两把手架呈朝向上方且装上顶靠杆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两把手架呈朝向上方且装上顶靠杆而T型杆设在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把手架呈水平方向且T型杆设在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把手架呈水平方向且套接顶靠杆而T型杆设在另一侧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动作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健身器,包括一底座1,是由前、后杆体11以及衔接该前后杆体11的两支架12所组成,该两支架12之间的适当部位用枢轴13与连动座2的一侧端22枢接(参见图6),另外该两支架12之间的前后预定部位分别通过枢轴14、15与前、后撑架41、42的下方411、421枢接,而该两支架12的上方另横向连结有一定位杆16恰介于后撑架42与连动座2之间;一连动座2,是呈半圆形的座体,具有半圆形的滑动面21与主支架5的顶移座51的滚轮511接触,而该连动座2的一侧端22则与底座1的两支架12枢接,且该连动座2的另一侧适当部位则具有轴杆23,轴杆23两侧跨在底座1的两支架12上方适当部位121,且该轴杆23的两侧的侧端各设有具有若干定位孔2311(参见图3)的连结块231,连结块23可分别供与把手架3枢接;两把手架3,各包括有横杆31、中杆32与握把33,其中横杆31的内侧连结有一盘体311,由该盘体311与连动座2的轴杆23两侧的连结块231枢接,且该盘体311设有一弹性插销座312,该弹性插销座312的插销3121可向外拉,再选择插入连动座2的连结块231中的一定位孔1233内以达到不同连结角度的目的,另外该横杆31的外侧则各具枢接座313与中杆32的下方枢接,而中杆32的上方则又与握把33连接;前、后撑架41、42,它们的下方411、421分别通过枢轴14、15与底座1的两支架12的前、后预定部位枢接,且该前、后撑架41、42的上方412、422则分别通过枢轴55、56与主支架5的前、后构接座53、54枢接;一主支架5,其上方连结有一垫体50,而下方预定部位则设有顶移座51,该顶移座51枢设有滚轮511可供与连动座2的半圆形滑动面21接触,且顶移座51的两侧壁510有定位凹部5101可供连动座2的轴杆23的接近中间部位230抵靠,另外该主支架15的前后预定部位各设有枢接座53、54可使枢轴55、56与前、后撑架41、42的上方412、422枢接;该主支架5的前、后具有适当长度的空心管体部位,并分别设有弹性插销座57、58(参见图2、图6)使其弹性插销571、581可插入嵌套在该空心管体部位的T型杆7的其中一定位孔711内而完成连接定位;该主支架后侧固设有一定位杆52,使该定位杆52的两侧则可供弹性元件6的一侧61套入并另套设一套杆59,再由该弹性元件6的另一侧62套入底座1的定位杆16使弹性卡夹60予以定位;一T型杆7,其中间杆体71开设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定位孔711可选择嵌套入主支架5的前侧空心管体或后侧空心管体;由于上述构件的组成,使用者可坐在垫体50上方(参见图7)而双脚踩在T型杆7的两侧72且上身向前弯曲,而双手握持把的架3的握把33向后枢转并使所连结的连动座2,可通过它的半圆形滑动面21顶靠连动主支架5的顶移座51的滚轮511而顶靠连动主支架5连同垫体50上方的使用者向后上方升移(参见图8),并同时由主支架5连动前、后撑座41、42向上枢转,一直到当连动座2的半圆形滑动面21的另一侧211(参见图5)抵靠在底座1的定位杆16,而连动座2的另一轴杆23的接近中间部位230则抵靠在主支架5的顶移座51的两侧壁510的定位凹部5101而完成升移动作(参见图5),而通过前述动作的往复操作配合主支架5所设定位杆52两侧连动弹性元件6提供适当的运动阻力而达到手部、胸部、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且由于两把手架3的各中杆32的下方是与横杆31枢接,而使中杆32呈可向内外枢转的状态,因此前述动作其中的双手亦握持把手架3的握把33的枢转动作亦可以类似划船的姿势来操作以具有类似在划船运动的健身功能(参见图9),且前述动作可改为以双手反向握持把手架3的握把33而做运动(参见图10),另外使用者可直接仰躺在垫体50上方做一般的仰卧起坐运动(参见图11);另外,使用者可将两把手架3的横杆31的盘体311所设插销3121拉开以便枢转,而选择与连动座2的连结块231的另一定位孔2311嵌插定位,而使把手架3的角度改变形成握把33朝上的状态,并再将一具有垫块81的顶靠杆8的两侧82分别使其空心管体与该把手架3的握把33套合衔接(参见图12),使使用者可坐在垫体50的上方双脚踩在T型杆7的两侧72而背部靠在顶靠杆8且双手握持把手架3的中杆32下方(参见图13),随即可由其背部向后仰躺(参见图14),然后反方向坐起以达到手部、背部与腰部的运动效果;且使用者可选择将T型杆7改插设在主支架5的另一侧(参见图15)然后双脚踏在T型杆7的两侧72,双手握持顶靠杆8的两侧82(参见图16),随即由双手将顶靠杆8向后下方枢转并使两把手架3带动连动座2顶靠连动主支架5连同垫体50向上升移(参见图17)而达到手部与腹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另外,使用者也可坐在垫体50上方且胸部靠在顶靠杆8的垫块81上,而双手握持主支架5的定位杆52两侧的套杆59而双脚踩踏在T型杆7的两侧72上(参见图18),随即可由胸部做弯曲的动作(参见图19)而达到胸部与手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再者,也可将两把手架3调整呈水平方向(参见图20),而使用者可仰躺在垫体50上方而双脚踏在T型杆7的两侧且双手则握持把手架3的握把33(参见图21),随即可由双手向上将两把手架3枢转并带动连动座2顶移主支架5连动垫体50向上升移(参见图22),以达到手部、胸部、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且使用者也可另外将顶靠杆8的两侧82与两把手架3的握把33套合衔接(参见图23),使用者可仰躺在垫体50上方而由双手握持T型杆7的两侧72而双脚则位于顶靠杆8的下方(参见图24),随即可由使用者双脚向上钩起顶靠杆8并连动把手架3带动连动座2顶移主支架5与垫体50向上升移(参见图25),而达到脚部、腿部、腰部及殿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
再者,前述两把手架3的握把33各具有另一方向的套管330,该套管330具有若干定位孔3301,由套管330插套入中杆32的管体内,并由中杆32预设的弹性插座322的插销3221选择其中之一而穿插定位,且通过套管330不同部位的定位孔3301可供前述插销3221选择其中之一而嵌接定位,以达到长度调整的需求。
另外,前述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6亦可视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而拆卸以减少运动阻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增进功效1、配合参考图7,使用者可坐在垫体50上,双脚踩踏在T型杆7的两侧72,而双手握持把手架3的握把33向后枢转,使连动座2通过它的半圆形滑动面21顶靠连动主动架5的顶移座51,相对使主支架5可连动垫体50上方的使用者向后上方升移(参见图8),而通过前述动作的往复升降动作配合主支架5的定位杆52连动弹性元件6的增加运动阻力,可达到手部、胸部、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且前述两把手架3的动作可以类似在划船动作来操作(参见图9),以具有类似划船动作的运动效果。
2、使用者可选择将弹性元件6拆下,以减少运动阻力,仅单纯由双手施力而将把手架3枢转,使连动座2顶靠连动主支架5与垫体50上方的使用者做升降动作,以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
3、两把手架3的横杆31的盘体311设有弹性插销座312,当其插销3121向外拉,盘体311即可枢转而由插销3121另选择插入连动座2的连结块231的其他位置的定位孔2311内,相对达到把手架3可选择不同角度的目的,且把手架3的握把33的套管330亦可配合弹性插销座322调整长短;另外T型杆7可选择嵌插在主支架5的前侧或后侧,且T型杆7的中间杆体71具若干定位孔711可配合主支架5前后所弹性插销座57、58来达到调整长度的目的;再者,两把手3的握把33之间亦可选择衔接一顶靠杆8;因此配合前述两把手架3的角度或者长短调整与选择T型杆7嵌插在主支架5的前侧或后侧与长短调整选择以及是否在两把手架3之间衔接顶靠杆8即相对可以让使用者可视需要而选择做多种运动动作,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参见图20~图25)。
权利要求1.一种健身器,包括一底座,是由前、后杆体以及衔接该前后杆体的两支架所组成,该两支架之间的适当部位通过枢轴与连动座的一侧端枢接,另外该两支架之间的前后预定部位分别通过枢轴与前、后撑架的下方枢接,而该两支架的上方另横向连结有一定位杆恰介于后撑架与连动座之间;一连动座,是呈半圆形的座体,具有半圆形的滑动面,与主支架的顶移座的滚轮接触,该连动座的一侧端则是与底座的两支架枢接,该连动座的另一侧适当部位则具有轴杆,使轴杆两侧可跨在底座的两支架上方适当部位,且该轴杆的两侧的侧端各设有具若干定位孔的连结块,分别与把手架枢接;两把手架各分别由横杆、中杆与握把所组成,其中横杆的内侧连结有一盘体,通过该盘体与连动座的轴杆两侧的连结块枢接,且该盘体设有一弹性插销座,该弹性插销座的插销可向外拉,可选择插入连动座的连结块中的一定位孔内,该横杆的外侧有枢接座与中杆的下方枢接,中杆的上方与握把连接;前、后撑架,下方分别通过枢轴与底座的两支架的前、后预定部位枢接,该前、后撑架的上方则分别以枢轴与主支架的前、后构接座枢接;一主支架,其上方连结有一垫体,而下方预定部位则设有顶移座,该顶移座枢设有滚轮与连动座的半圆形滑动面接触,顶移座的两侧壁有可供连动座的轴杆的接近中间部位抵靠的定位凹部;该主支架的前后预定部位各设有可使枢轴与前、后撑架的上方枢接的枢接座,该主支架的前、后具有适当长度的空心管体部位,分别设有弹性插销座,其弹性插销可插入嵌套在该空心管体部位的T型杆的其中一定位孔内完成连接定位;该主支架的后侧固设有一定位杆,该定位杆的两侧可套入弹性元件的一侧,并另套设一套杆,再由该弹性元件的另一侧套入底座的定位杆使弹性卡夹予以定以定位;一T型杆,其中间杆体开设若干相距适当距离的定位孔可选择嵌套入主支架的前侧空心管体或后侧空心管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把手架之间可衔接一顶靠杆,该顶靠杆的中间有垫块,两侧为空心管体,与两把手架的握把插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两把手架的握把各有另一方向的套管,该套管有若干定位孔,用套管可插套入中杆的管体内,并用中杆预设的弹性插销座的插销选择其中之一而穿插定位,套管不同部位的定位孔与前述插销的其中之一而嵌接定位。
专利摘要一种健身器,使用者可坐在垫体双脚踩在T型杆的两侧,双手施力将把手架的握把向后枢转,使连动座其半圆形滑动面顶靠连动主支架的顶移座,相对使主支架可连同垫体上方的使用者向后上方升移,而通过前述动作的往复升降动作配合主支架的定位杆连动弹性元件的增加运动阻力可达到手部、胸部、腰部等相关部位的运动效果,且配合两把手架的角度调整,与选择T型杆嵌插在主支架的前侧或后侧方向,以及是否在两把手架之间衔接顶靠杆,即相对可以让使用者可视需要而选择做多种运动动作,达到不同的运动效果。
文档编号A63B21/00GK2520897SQ0125474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6日
发明者郭正次 申请人:郭正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