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98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尔夫球车,尤指一种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改进结构,其中该高尔夫球车的把手架藉由向下按压控制装置的按压座而令其卡钩与把手架所设固定座的卡块分离,把手架可向后下方枢转并连动两牵动杆与两轮架连杆组连同两后轮向内收合并向两支架方向收合折叠,其中该两支架的下方则系分别穿设于下带座的两定位槽,而该下带座的下方则藉锁固元件与前轮支架连接,并由前轮支架藉锁固元件与前轮的轮轴连接;其特点在于该下带座的两个提供穿设两支架的定位槽系为上下贯穿的槽孔,且该两定位槽的内侧壁面各预设有相连通的定位嵌孔,在该下带座的下方接近于定位槽的上端的两侧并相对称设有具枢孔的枢接块,在该两枢接块之间枢设有一两侧具枢轴的压柄以及两个具弹性凸卡的弹簧片,而压柄两侧预设抵靠凸缘,它顶靠连动两侧所设弹簧片的侧端缘。
图2是习用双支架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前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前轮及两支架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两支架的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高尔夫球车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高尔夫球车的部分组合断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设于高尔夫球车折叠收合后的侧视图。
其特点在于该下带座2的两个提供穿设两支架14的定位槽21系为上下贯穿的槽孔,且该两定位槽21的内侧壁面乃各预设有相连通的定位嵌孔211(参考图3),而在该下带座2的下方接近于定位槽21的上端的两侧并相对称设有具枢孔23 1的枢接块23,进而可在该两枢接块23之间枢设有一两侧具枢轴241的压柄24以及两个具弹性凸卡251的弹簧片25,恰令该弹簧片25的弹性凸卡251可分别穿入两定位槽21的定位嵌孔211(参考图6)并再嵌入两支架14的预设定位孔140内,而令两支架14呈定位无法位移的状态;而当欲折叠收合时可先将压柄24枢转,而由压柄24两侧预设的抵靠凸缘242顶靠连动其两侧所设弹簧片25的侧端缘250,令该弹簧片25的弹性凸卡251脱离两支架14的定位孔140进而令两支架14可向下位移,不但可节省材积更令轮架座16的距离缩短,且当把手架3向后收合连动两牵动杆11与两轮架连杆组10连同两后轮13向两支架14方向收合折叠后,恰令其两后轮13与前轮15可在同一高度位置而接触地面6,进而可方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折叠收合后的高尔夫球车置放于适当部位而呈稳定的站立状态(参考图9)。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只要将压柄24枢转即可调整两支架14向下位移,除了可节省收合后的材积以外乃令折叠收合后的轮架座16与前轮15的距离大致接近于轮架座16与后轮13的距离,相对令折叠收合后的高尔夫球车可直接藉两后轮13与前轮15稳定的站立在地面6上方,达到使用者方便的置放在所须的适当部位的目的。
权利要求一种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改进结构,其中该高尔夫球车的把手架藉由向下按压控制装置的按压座而令其卡钩与把手架所设固定座的卡块分离,把手架可向后下方枢转并连动两牵动杆与两轮架连杆组连同两后轮向内收合并向两支架方向收合折叠,其中该两支架的下方则系分别穿设于下带座的两定位槽,而该下带座的下方则藉锁固元件与前轮支架连接,并由前轮支架藉锁固元件与前轮的轮轴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下带座的两个提供穿设两支架的定位槽系为上下贯穿的槽孔,且该两定位槽的内侧壁面各预设有相连通的定位嵌孔,在该下带座的下方接近于定位槽的上端的两侧并相对称设有具枢孔的枢接块,在该两枢接块之间枢设有一两侧具枢轴的压柄以及两个具弹性凸卡的弹簧片,而压柄两侧预设抵靠凸缘,它顶靠连动其两侧所设弹簧片的侧端缘。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下带座改进结构,该下带座的上方两侧设有枢接块可枢设压柄以及两个具弹性凸卡的弹簧片,恰令该两弹簧片的弹性凸卡可分别穿入两定位槽的定位嵌孔并再嵌入高尔夫球车的两支架的定位孔内,而令两支架呈定位无法位移的状态;而当欲折叠收合时可先将压柄枢转,而由压柄两侧顶靠连动弹簧片的弹性凸卡脱离两支架的定位孔,进而令两支架可向下位移,不但可节省材积更令轮架座的距离缩短,且当把手架向后收合连动两牵动杆与两轮架连杆组连同两后轮向两支架方向收合折叠后恰令其两后轮与前轮可在同一高度位置而接触地面,进而可方便于使用者直接将折叠收合后的高尔夫球车置放于适当部位而呈稳定的站立状态。
文档编号A63B55/08GK2530682SQ0221550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1日
发明者巫锦昌 申请人:巫锦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