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65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特别是指网球拍结构。
为此,球拍业者对于如何有效降低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动,莫不各尽其巧思,或于网状的线体设有吸震装置,或于框架上设有吸震装置,或于握把上设有吸震装置,凡此种种,各家均有其巧妙独到之处。
依“能量不灭定律”,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思及一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动(震波)是不可能凭白无故消失,波动遇到界面一定会有折射、反射、绕射等物理现象,故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研发设计层次上,首先思考应如何将震波分散,进而再思考如何有效地吸收震波,才是最有效果的吸震装置。
为实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拍,其对一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在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其中各该桥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二表面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一弹性材质的填充部设于该第一、二表面之间。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2为

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不设有填充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二)不包含网状的线体、握把带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不设有填充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三)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四)不包含网状的线体、握把带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五)不包含网状的线体及握把带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六)不包含网状的线体及握把带的正视图。
其中,在该条状体二端位于该三角喉部体18以下的预定部位分别设有一第一表面42及一第二表面44,该第一、二表面42、44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如图1至图5所示,各该桥部14设有该第一、二表面42、44。
一填充部20,设于该第一、二表面42、44之间,用以吸收该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的震波。
本实用新型的球拍具有以下特点1·该条状体位于该三角喉部体18以下的预定部位分成二部分,则该球拍在击球时所产生震波在往下传递时,即被分开成二路径,震波能量即已被分散。
2·再藉设于该第一、二表面42、44间的该填充部20,其将更有效吸收被分散的震波能量。
请参阅图6及图7,前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第一、二表面42、44延伸至各该握把部16,则更加强吸收震波能量的功效。
另外,请参阅图8及图9,前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第一、二表面42、44设于各该握把部16,则也可达成本实用新型功效。
前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其中该填充部20一具弹性材质。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对一具预定长、宽、高的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其中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其特征在于该条状体二端位于该三角喉部体以下的预定部位分别设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二表面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更包含有一填充部;该填充部设于该第一、二表面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表面设于各该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表面延伸至各该握把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表面设于各该握把部。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球拍,其中该填充部为一具弹性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拍,对一条状体弯折成型,该条状体中段部位弯折大体成一椭圆形拍面框架,继而该条状体二端预定部位分别弯折成一桥部,而后各该桥部相互趋近并分别成型一直线形握把部,该拍面框架与各该桥部间设有一三角喉部体,该拍面框架内部设有以经纬线方向交织而成网状的线体;其中各该桥部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二表面相互对应并相隔有预定距离,一弹性材质的填充部设于该第一、二表面之间,则该握把具有消减该球拍击球时所产生震波的功效。
文档编号A63B49/00GK2553846SQ0223787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1日
发明者陈启民 申请人:陈启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