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65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具,尤其是指一种撞球杆,该撞球杆上设有瞄准球体的标识,能提高击球的准确度及技巧。
对撞球运动而言,击球的准确度及作球技巧,是此运动的首要条件,而要达到精准的击球或理想的作球,除了出杆的稳定性外,也须能准确的瞄准击球点,亦即出杆时,能击中正确的击球点,才能产生理想的击球效果。
对于开始接触撞球运动的初学者而言,对正击球点并不容易,造成击球时容易产生偏差,影响撞球效果。而对于已入门者而言,也有必要对瞄准点作进一步的确认。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结合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图2为


图1的端视示意图。
图3为
图1的顶视图,并显示对正球体的状态。
图4概同于图3,显示施打旋球的状态。
图5为显示球杆未位于正确位置的状态。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顶视图。
该撞球杆10具有一呈圆锥状的细长杆身12,该杆身可为一整支,或以前节(shaft)与后节(butt)的两节方式组成。于该杆身12的前端(小径端)设有一皮头(tip)14,该皮头与该杆身间以一先角(ferrule)16相连接。
其中,该撞球杆10于该先角16位置设有二组瞄准作用的标识A、B,如图2,该二组标识A、B位于同一圆周,第一组标识A位于上半圆周,而第二组标识B则位于下半圆。
每一组瞄准标识具有一主瞄准部20以及设于该主瞄准部20二侧的若干副瞄准部22,本实施例所示的副瞄准部22共有四个,主瞄准部每一侧各有二副瞄准部。
实施上,主、副瞄准部20、22可以下述方式区别第一种方式为,每一组瞄准标识的主瞄准部20的长度(或形体)大于副瞄准部22。第二种方式为,使主瞄准部为一种颜色,而该等副瞄准部则为另一种颜色。上述任一种方式,均可加以辨别主、副瞄准部。而本较佳实施例使主、副瞄准部具有不同长短外,也具有颜色的区别。
本实施例,每一组标识中,该等主、副瞄准部间为相同间隔s;而该二组标识A、B间保持间隔d,该间隔d稍大于间隔s,且该二组标识也具有不同的配色。通过不同的配色及该间隔d,即容易分辨该二组标识。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3所示,使用者得转动球杆10以选择使用任一组标识。瞄准时,以该主瞄准部20作为击球的瞄准点。令主瞄准部20位于球杆的正中央,主瞄准部即位于球杆的中心轴C上,利用该主瞄准部的想象延伸线L对正于母球30中心E,如此,击球时,因球杆的正中心击中球体中心,故可产生直球的击球状态,母球并不旋转。
欲产生旋球效果时,可将球杆偏移于球体30一侧,如图4所示,使该主瞄准部20的延伸线L正对于母球上的一想象位置F,而与球体中心E具有一位差,藉此,击打母球时即可产生旋球效果,以实现作球的目的。
由于每一组标识的该五个瞄准部20、22为相同间隔s,故位于主瞄准部二侧的该四副瞄准部22可作为击打旋球时的量度。以图4为例,当以主瞄准部左侧第一个副瞄准部22a的延伸线P正对于母球中心E时,可知,旋球的击球点F与球体中心E的偏移量为s距离,故可产生一个基本旋度的右旋旋球。同理,若以左侧第二个副瞄准部22b正对球体中心E时,则该主瞄准部20所瞄准的击球点G即距离球体中心为2s的偏移量,可产生较为强烈的右旋旋球。
同样地,主瞄准部右侧的该等副瞄准部即作为产生左旋旋球的量测基准。故通过该等副瞄准部所产生的量度作用,即可作为击打旋球的旋度的判别依据。
该等瞄准部22除可作为施打旋球时的量度外,也可用以判别该作为瞄准点的主瞄准部20是否位于球杆中心之用。由于该等瞄准部20、22为相同间隔,故当主瞄准部20位于球杆中心轴C时,则主瞄准部左右二侧的该等副瞄准部22如图3所示,呈对称状态。反之,如图5所示,若主瞄准部20左右二侧的该等副瞄准部22并未呈对称状态时,即可知该主瞄准部并未位于球杆10的中心轴C上,此时,须将球杆转回图3的状态,令主瞄准部位于球杆中心轴,始能作为击球的瞄准点。因此,由该等副瞄准部是否于主瞄准部左右二侧呈对称状态,即可判别该主瞄准部是否位于球杆正中央。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一瞄准部为箭头的形式;而在本实施例,该等主、副瞄准部40、42则为直线的形式。同样的,主瞄准部40的长度大于副瞄准部42,且主、副瞄准部具有不同颜色。
而在第一、第二实施例中,该等瞄准部20、22、40、42的纵向平行于球杆10、10’的轴向。
在图7所示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等瞄准部50、52为圆点的形式,且主、副瞄准部50、52为不同颜色以供辨别。
另须说明的是,该等瞄准部的构形不以本说明书所示为限,例如,也可呈三角形的图样等等。
再者,当球杆上设置二组瞄准标识时,该二组标识可为不同的构形,例如,一组标识的瞄准部为箭头的构形;而另一组标识的瞄准部则可为线条或圆点或其它构形。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球杆上设置瞄准的标识,可提高瞄准击球点的准确性,藉以达到良好的击球与作球效果。对于初学者而言,可通过本实用新型而更快速的掌握瞄准的要领,缩短入门时间。对于已入门者而言,同样具有进一步检视击球点及提高瞄准性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包含有一呈圆锥状的细长杆身,一皮头,设于该杆身的小径端;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至少一个在击球时作为瞄准球体的瞄准点的瞄准部位,设于该杆身的小径端内侧的周面上,临近于该皮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瞄准部位具有至少一组瞄准标识,包括一主瞄准部;预定数目的副瞄准部,分别设于该主瞄准部二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组瞄准标识的该等瞄准部于该杆身上呈同一圆周的方式排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主瞄准部的外形大小大于该等副瞄准部的大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主瞄准部的颜色不同于该等副瞄准部的颜色。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等瞄准部呈等间隔排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各该瞄准部为箭头或直线的构形,其纵向平行于该杆身。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各该瞄准部呈圆点形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具有二组瞄准标识,其中一组瞄准标识位于杆身的一半周,而另一组瞄准标识位于杆身的另一半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二组瞄准标识为不同的构形或配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瞄准作用的撞球杆,该球杆包含有一细长杆身,一皮头,设于该杆身的小径端;该球杆于该小径端设有瞄准标识。使用者以该球杆击球时,得以该组瞄准标识作为瞄准球体的瞄准点,可对球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旋转,以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及击球效果。
文档编号A63D15/00GK2555893SQ0223791
公开日2003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8日
发明者郭雪幸 申请人:台昇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