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的穿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1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拍的穿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使球拍上的网线延伸穿梭至握柄底端,使达成增加击球的弹性的球拍的穿线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一般常见于运动用的球拍包括有网球拍、回力球拍、壁球拍等,其中,网球比赛乃为一种国际大型运动会中最具代表性的运动,许多国家均非常重视并致力于培训一网球运动员的发展,而球拍各方面构造的设计均关系着运动员挥动球拍击球的方向、力道或球路等关键因素,习用球拍的框体是设有一环框及一架桥,其将一网线穿梭于该环框与该架桥的数个穿孔,使该网线张设形成拍网,俾使球拍连到击球的效果。
惟,该网线仅穿入交织于该环框与该架桥预定数目的穿孔,使该拍网形成距离较短,故该网线是为较紧绷且缺乏弹性的状态,当运动员挥动握把击球时,将使该拍网与网球之间相互撞击而产生一传动波,并藉由该环框经过该框架传递至握把,相对造成运动员手部产生振动、酸麻的现象,再加上挥拍的基本姿势不正确或不熟练,均会导致韧带拉伤、手臂变形或网球肘的运动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于握把相对两侧各设有一凹槽,藉以帮助网线易于穿梭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由一框体、一握把与一拍网组合而成,该拍网的部分网线由该框体经由该握把向下延伸,再绕回该框体,该握把前后面均设有一凹槽,该握把更设有一后套,该后套向内凹设有一凹穴,且该凹穴供容纳一支撑构件,部分网线经由该凹槽延伸加长至该支撑构件,并藉由该支撑构件绕回后方凹槽至该框体。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该支撑构件为一滚轮。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该支撑构件为一体成形的弧形座。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该凹槽的内侧设有数沟纹。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该凹槽内侧设有一发泡材质的弹性衬体。
本实用新型在于还提供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该凹槽的上方设有一盖板。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控球的方向性及稳定性,并可帮助网线易于穿梭固定。
图2本实用新型的球拍平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球拍部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分剖面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握把部分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后套剖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握把剖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握把部分剖面图。
敬请配合参阅


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球拍的穿线结构是由一框体10、一握把20与一拍网30组合而成;其中敬请配合参阅
图1所示,该框体10的顶端是包括有一环框11,该环框11底侧中央是设有一架桥12藉以形成环形状,且该环框11与该架桥12均于间隔的距离设有数个穿孔13,该环框11两侧各有一框架14向下延伸收束直至该握把20,进一步使该架桥12与两侧框架14之间形成一三角喉部15,以上所述是该框体10各部位结构。
敬请配合参阅图2~6所示,该框体10的底端设有一握把20以供握持,该握把20前后两面均各自设有一凹槽21a、21b,如图3所示,该凹槽21的内侧是为数个沟纹211,并于该凹槽21上以一盖板22罩盖,另外,该握把20的底端具有一后套23,如图5所示,该后套23是于底面向内凹设有一概呈矩形体的凹穴231,且该凹穴231供设置一支撑构件24,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撑构件24是以一滚轮25容纳于该凹穴231中,并以该滚轮25的一轴心251设于该凹穴231轴向相对应的两圆孔232中相互嵌接,使该凹穴231提供该滚轮25纳置固定,该握把20与该后套23的外缘以一长条状的握把带26缠绕包覆。
敬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部份的拍网30是藉由该穿孔13将一网线31交织形成网状,该网线31再由该架桥12的穿孔13向下延伸至该握把20前侧的一凹槽21a,俾使该网线31固定于该凹槽21a的沟纹211,并藉由该后套23的滚轮25绕至后侧的沟槽21b交替穿梭形成该拍网30。
敬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该握把40前、后的凹槽41,其是于内侧面各具有一弹性衬体42,该弹性衬体42是供该网线31易于直接延伸固定。
敬请配合参阅图8所示,该后套50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该后套50的底面是一概呈矩形的凹穴51,而该凹穴51内更包括一支撑构件52,该支撑构件52为一体成形的弧形座53,该弧形座53供该网线31延伸拉至该握把20的后侧面,进而穿梭缠绕形成交织的拍网30。
以上本实用新型各构件的构造、位置及其相互连接关系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各组件的动作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该框体10将一网线30穿梭于该环框11及该架桥12的数个穿孔13,并向下引导至该握把20的凹槽21a及该后套23,再于该后套23所提供的支撑构件24缠绕至该握把20后侧面的凹槽21b内,使该网线30绕至该框体10继续交替穿梭,并将该盖板22套入该握把20的凹槽21内,以握把带26包覆固定增加握持的舒适感,藉由该网线31长距的延伸,而达到预定弹性的效果,故能让运动员提高控球的方向性及稳定性。
让握把20的凹槽21内侧是可将该沟纹211更换为预定的弹性衬体42,如图8所示,该弹性衬体42是为具有预定弹性的PU发泡材质制成,俾使该拍网30与网球碰撞产生的传动波被该弹性衬体42吸收分散,藉以达到缓冲击球的震荡且被有效化解。
该后套23的支撑构件24具有提供该网线31支撑固定的作用,故该支撑构件24的滚轮25亦可更换设置为一弧形座52,而该弧形座52是与该后套50一体成形。
最后,兹再将本实用新型球拍的穿线结构各部位构造特征的优点整理如后1、本实用新型拍网30是将网线31纵向延伸的长距加长,并给该握柄20的凹槽21交替穿梭,使拍网具有较大的击球弹性,运动员发由此一构造提高控球的方向性及稳定性,并具有轻松挥拍、节省力气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握把20是将前、后侧皆挖空形成凹槽21,并于凹槽21内侧设置沟纹211,则网线31可向下藉由该沟纹211依附固定,其在达到缓冲分散大部分的传动波及提升击球的预定弹性。
3、本实用新型亦可将凹槽21内的沟纹211以弹性衬体42取代,弹性衬体42的材质以PU泡棉为主,其具有良好的吸震作用、进而有效保护运动员手臂的各个部位。
4、本实用新型后套23的支撑构件24是供网线31交替缠绕于框体10,并使网线31具有轻松拉紧固定,同时,亦可达到预定的避震效果。
5、本实用新型后套50亦可更换为一体成形的弧形座52,使其具有与滚轮25相同的作用,俾令网线31轻松拉紧固定,并达到避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是以,本实用新型时已具备实用新型专利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者,仅是本实用新型数个较佳实施例,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由一框体、一握把与一拍网组合而成,该拍网的部分网线由该框体经由该握把向下延伸,再绕回该框体,其特征是该握把前后面均设有一凹槽,该握把更设有一后套,该后套向内凹设有一凹穴,且该凹穴供容纳一支撑构件,部分网线经由该凹槽延伸加长至该支撑构件,并藉由该支撑构件绕回后方凹槽至该框体。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拍的穿线结构,其特征是该支撑构件为一滚轮。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拍的穿线结构,其特征是该支撑构件为一体成形的弧形座。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拍的穿线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的内侧设有数沟纹。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拍的穿线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内侧设有一发泡材质的弹性衬体。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球拍的穿线结构,其特征是该凹槽的上方设有一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拍的穿线结构,由一框体、一握把与一拍网组合而成,该拍网的部分网线由该框体经由该握把向下延伸,再绕回该框体,该握把前后面均设有一凹槽,该握把更设有一后套,该后套向内凹设有一凹穴,且该凹穴供容纳一支撑构件,部分网线经由该凹槽延伸加长至该支撑构件,并藉由该支撑构件绕回后方凹槽至该框体。从而,可提高控球的方向性及稳定性,并可帮助网线易于穿梭固定。
文档编号A63B49/00GK2581011SQ0225497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6日
发明者张国益 申请人:立茂运动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