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落点训练与考核分区域收集网式球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乒乓球落点训练与考核分区域收集网式球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用设备。
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很普及,尤其近几十年来,这项运动发展迅猛,技术不断地创新,与之相适应的,球拍亦不断地革新,但球台始终无变化。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欧亚对抗激烈,南北朝鲜崛起,威胁到我国的技术优势,出现了“乒乓危机”。技术需要突破,设备需要革新,这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长期以来,运动员始终采用标准乒乓球台进行训练,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落点(准确性)和线路变换”训练时,也只能把台面大致画分为左、右、中、近网、底线等。这就是说,作为取胜关键的技战术之一的“落点和落点控变能力”的训练与考核始终停留在定性阶段。这种定性训练已经跟不上当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进行定量落点训练与考核用的乒乓球台,从而进一步提高乒乓球训练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一半是标准乒乓球台,一半由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与分区域台面组成。其结构可结合图1加以说明。
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实际上是半个没有台面的乒乓球台,其顶部是周边框架(12),此表面被若干根横向的金属梁(9)与若干根与其垂直的可左、右移动的金属丝(10)分割成2~50个区域,每个区域下挂设一具收集网(5),在周边框架(12)的底边及其两边周围装有一凵形多球发射台架(6),其上装有一块或多块可滑动的小发射台面(3),可从单方向或多方向向对方发射乒乓球;其下有一收集网(7)。由2~50块单元台面(2)组成的分割式分区域台面,安装在周边框架(12)上,每块单元台面(2)均装有闭合装置。分区域台面上的单元台面(2)的数目与周边框架(12)上的区域数目相等,其位置一一对应。
合页(13)的一片安装在横向金属梁(9)上;另一片则固定在单元台面(2)的一个端面上。当往下按单元台面(2)时,可使其朝球网(1)方向、向下翻转开启;需闭合时,将单元台面(2)托起到水平方向,安装在合页(13)相对端面的碰珠(14),使单元台面(2)重新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分区域是依据乒乓球训练的理论进行画分的。
落点是乒乓球五大要素(速度、力量、落点、弧线、旋转)之一。落点变化与控制体现了乒乓球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和控制能力,是准确性的具体体现。同时,落点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线路变化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技战术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划分区域进行训练正是依据乒乓球训练的理论创新的一种使落点训练定量化的手段。
中国乒乓球28年来居世界领先地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见之于口头和书面的习惯提法和习惯用语有斜线、直线、中路、近网底线、两大角、逼角、压左杀右、调右压左、长拉短吊等,而本实用新型的分区域则使上述的技战术具体化、定量化。考虑到各种技战术训练的要求又根据不同的需要,把台面和框架表面划分为若干区域。原则上是年令从小到大,区域数逐渐增加;水平由低到高,区域不断缩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使落点分区域训练由定性走上了定量,提高了技术评定的科学性;2、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加大训练难度,可提高运动员的落点变化和线路控变能力;3、由于根据不同年令、不同技战术训练要求,使用不同的分区域台面,从而使训练更加科学化、系统化;4、节省捡球时间,减少踩球损失,可延长乒乓球使用寿命,提高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球网;2、单元台面;3、滑动小台面;4、分区域台面周边;5、收集网;6、多球发射台架;7、收集网;8、可升降桌腿;9、金属梁;10、金属丝。
单元台面(2)朝球网(1)方向、向下翻转开启后,则与周边框架(12)上相应的收集网(5)相通。收集网(5)下端不封口,是采用拉锁或尼龙粘口打开或锁住。
图2为单元台面(2)主视图。
其中13、合页;14、碰珠。
合页(13)相对端面装有两个碰珠(14)。单元台面(2)上的闭合装置或采用永久磁铁吸合装置或电磁吸合装置或其他结构。
图3为单元台面(2)侧视图。
由此图看出,单元台面(2)的两个相邻面不垂直。
图4为单元台面(2)开启与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2、周边框架。
本实用新型不安装分区域台面,而单独使用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进行训练时,周边框架(12)上的金属梁(9)全部用可前、后移动的金属丝(11)代替。周边框架(12)内表面涂有白漆,这样,就成为没有台面的框架式乒乓球台。训练时,滑动小台面(3)可向对方球台单向或多向发射乒乓球。
图6为滑动小台面(3)滑动示意图。
箭头所示为滑动小台面(3)的滑动方向。
图7为图6所示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15、滑轨。
图8为2个区域台面图。
台面周边(4)宽2cm,每个区域均呈矩形,其长和宽均分别为长=(137-2)cm=135cm;宽=(152.5-4)cm÷2=74.25cm。
图9为3个区域台面图。
3个区域均为相等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135cm;
宽=(152.5-4)cm÷3=49.5cm。
图10为4个区域台面图。
4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2=67.5cm;宽=(152.5-4)cm÷2=74.25cm;图11为6个区域台面图。
6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2=67.5cm;宽=(152.5-4)cm÷3=49.5cm。
图12为9个区域台面图。
9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3=45cm;宽=(152.5-4)cm÷3=49.5cm。
图13为12个区域台面图。
12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3=45cm;宽=(152.5-4)cm÷4=37.125cm。
图14为13个区域台面图。
台面周围9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3=45cm;宽=(152.5-4)cm÷5=29.7cm。
台面中间4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45cm;宽=44.55cm。
图15为17个区域台面图。
台面周围11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137-2)cm÷4=33.75cm;宽=(152.5-4)cm÷5=29.7cm。
台面中间6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33.75cm; 宽=44.55cm。
图16为另一种17个区域台面图。
台面中间6个区域均为相等的矩形,其长和宽分别为长=33.75cm; 宽=44.55cm。
台面周围有11个区域,其中两个区域为相等的矩形,各位于左、右两边前端。其长和宽分别为长=33.75cm; 宽=29.7cm。
其他9个区域的形状是这样底边两角各有一个区域,其形状均为上述矩形的3/4内切圆加上余下的一个顶角;而其余7个区域的形状,均为上述矩形的内切圆。
本实用新型的2、3、4个区域台面的每个区域单元台面(2)上合页(13)相对端面,均装有定位锁装置,以保证单元台面(2)闭合时更加稳固。分区域台面上的单元台面(2)形状除正方形、矩形、圆形外,还可采用其他形状。
权利要求
1.乒乓球台。包括台面和桌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这是一种用于训练的乒乓球台;a、乒乓球台的一半是由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分区域台面组成;b、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周边框架(12)上有若干根横向金属梁(9),与其垂直方向则安装若干根可左、右移动的金属丝(10),从而把周边框架(12)表面分割成2~50个区域;c、每个区域挂设一具收集网(5);d、在周边框架(12)的底边与左、右两边周围装有一ㄩ形多球发射台架(6),其上安装一个或多个可滑动的发射台面(3),其下装有收集网(7);e、分区域台面由2~50块单元台面(2)组成,位于周边框架(12)上,单元台面(2)数目与周边框架(12)上的区域数目相等,其位置一一对应;f、每块单元台面(2)装有闭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闭合装置是在单元台面(2)上的合页(13)相对端面安装1个或多个碰珠(14)。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闭合装置或者采用永久磁铁吸合装置或电磁吸合装置或其他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网(5)下端不封口,采用拉锁或尼龙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台面(2)朝球网方向、向下翻转开启后,与周边框架(12)上相应的收集网(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台面(2)是正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区域台面的6个区域以下的单元台面(2),在合页(13)相对的端面装有定位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训练用乒乓球台,其特征在于或者单独使用所述的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此时,周边框架(12)上的若干根横向金属梁(9)用若干根可前、后移动的横向金属丝(11)代替,周边框架(12)内表面涂有白漆。
专利摘要
乒乓球落点训练与考核分区域收集网式球台。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训练用设备。采用由若干块单元台面组成的分区域台面,每块单元台面装有一闭合装置,单元台面朝球网方向,向下翻转开启后,与下面的框架分区域网式收集器的相应分区域收集网相通。本实用新型使乒乓球落点训练由定性走向定量,使得战术训练与评定考核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从而能提高运动员的落点变化和线路控变能力。
文档编号A63B67/04GK87200067SQ87200067
公开日1987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8日
发明者吴宏, 张志杰 申请人:吴宏, 张志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