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球式四联棋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185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球式四联棋棋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棋盘,尤其是一种滚球式四联棋棋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四联棋棋盘,由上棋盘与盒体组成。该棋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球当下完一盘棋后需要从上棋盘内取出棋子时,需将与盒体活动连接的上棋盘向一边侧斜,使上棋盘底部开口与盒体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这样棋盘内的扁圆形棋子才能从其底部滑下。
由于棋子是扁形的,又从侧斜状态的上棋盘下滑,阻力较大。有时需用手将棋盘的一端升高使上棋盘的坡度增大,或者摇动棋盘才能使棋子滑下到棋盘的盒体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棋子可以从棋盘内垂直落下的滚球式四联棋棋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球式四联棋棋盘,包括上棋盘、底盒,所述底盒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盒体组成,所述底盒的两个盒体相连接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翻板,该翻板的一侧设有与两端相通的圆孔,所述翻板与两个盒体它们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上棋盘设有可供球形棋子放入的圆孔,上棋盘通过设在底部的卡脚连接在底盒中间的两个盒体上,使上棋盘处在翻板的上方。
所述活动连接是转杆从两个盒体连接处的两边的圆孔插入到翻板两端的圆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上棋盘设有可供球形棋子放入的圆孔,以及在上棋盘底部的底盒上设有翻板,当转动转杆使翻板的一边朝上时可关住上棋盘底部的圆孔开口,使球形棋子不会落下,取棋子时,转动转杆使翻板转向一侧打开上棋盘底部的圆孔开口,使棋子垂直下落到底盒内。
由于棋子是圆形的,而且是垂直落下,解决了扁形棋子从斜坡滑下容易受阻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滚球式四联棋棋盘的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滚球式四联棋棋盘,其上棋盘已脱离的结构图,其中一根转杆在脱出的状态;图3是图1中上棋盘的结构图,其中一根卡脚在脱出的状态。
图4是图1中翻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上棋盘1设有可供球形棋子放入的圆孔7,在上棋盘1纵向两侧的下部设有四根卡脚8,该卡脚8与上棋盘1之间是通过设在卡脚8上的凸轴9卡入上棋盘1底部的圆孔12相互连接。所述卡脚8的下部还设有圆孔10。在底盒2的盒体3与盒体4相连接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翻板5,该翻板5的一侧设有与两端相通的圆孔6。所述翻板5与盒体3和盒体4它们之间是通过转杆21从盒体3与盒体4连接处的两边的圆孔13插入翻板5两端的圆孔6内,使翻板5与盒体3和盒体4它们之间成活动连接。所述上棋盘1通过其卡脚8连接在底盒2中间的盒体3和盒体4的侧壁上,它们之间通过销轴11连接,这样使上棋盘1处在翻板5的上方。当转动转杆21使翻板5的一边朝上时可关住上棋盘1底部的圆孔开口,使球形棋子不会落下。取棋子时,转动转杆21使翻板5转向一侧打开上棋盘1底部的圆孔开口,使棋盘内的棋子垂直下落到底盒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滚球式四联棋棋盘,包括上棋盘(1)、底盒(2),所述底盒(2)由两个大小相同的盒体(3)和盒体(4)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底盒的盒体(3)与盒体(4)相连接的中间位置上设有翻板(5),该翻板(5)的一侧设有与两端相通的圆孔(6),上述翻板(5)与盒体(3)和盒体(4)它们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上棋盘(1)设有可供球形棋子放入的圆孔(7),上棋盘(1)通过设在底部的卡脚8连接在底盒(2)中间的盒体(3)与盒体(4)上,使上棋盘(1)处在翻板(5)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球式四联棋棋盘,其特征是所述活动连接是转杆(21)从盒体(3)与盒体(4)连接处的两边的圆孔(13)插入到翻板(5)两端的圆孔(6)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球式四联棋棋盘,它包括上棋盘、底盒。上棋盘设有可供球形棋子放入的圆孔,在上棋盘的下部设有卡脚,底盒的中间位置设有翻板,该翻板与底盒之间是由两根转杆从底盒中部两侧的圆孔插入到翻板两端的圆孔内,使翻板与底盒成活动连接。上棋盘的卡脚连接在底盒中部两边的侧壁上,使上棋盘处在翻板的上方。当转动转杆使翻板的一边朝上时可关住上棋盘底部的圆孔开口,将翻板转向一侧时可打开棋盘底部的圆孔开口。
文档编号A63F3/02GK2661268SQ20032012366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吴苏国 申请人:吴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