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式多用棋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18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筒式多用棋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棋盘,尤其是一种卷筒式多用棋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棋类如象棋、围棋、跳棋等,它们的特点都是单一性。当人们外出旅游需要携带自己所喜爱的各种棋类时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提供一种集多种棋类于一体并且携带方便的卷筒式多用棋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筒式多用棋盘,包括底盘、上盖,所述底盘上设有抽屉,所述上盖的两头横向各设有可供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棋布穿过的两个开口,穿过该两个开口的棋布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卷筒上,所述两个卷筒分别设在底盘两端的两个槽内。
所述卷筒开有槽,在该槽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卡条。
所述卷筒的两头各设有外圈,在外圈的外侧设有边盖,该边盖的一侧连接有轴杆,所述边盖通过轴杆穿入所述卷筒的中心孔内,使边盖处在距外圈有相应间隔距离的位置上。
所述穿过上盖的两个开口的棋布的其中一段处在上盖的表面上。
由于在盘体的上盖设有可供棋布穿过的开口,使棋布的其中一段处在上盖的表面,棋布穿过上盖开口底部的两端与设在底盘上的两个卷筒连接,通过转动盘体的卷筒将画制在棋布上的所需要的一种棋盘带到盘体上盖的表面。在盘体的抽屉内还装有与棋布上的各种棋盘相配合的棋子。解决了携带多种棋类不方便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卷筒式多用棋盘的底盘的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其中卷筒脱离后的底盘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卷筒式多用棋盘的上盖的结构图;图4是图1中的卷筒的结构图,其一端的边盖、轴杆、外圈在脱出的状态;图5是图4中沿A-A线的横截面;图6是本实用新型卷筒式多用棋盘的外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底盘2两端的横槽的边壁上设有凹形半圆23,底盘2的中间部分设有抽屉10,在抽屉10侧边的底盘2上设有四根带有镙孔的圆管21。所述底盘2两端的横槽内各设有卷筒3,所述卷筒3开有槽5,在该槽5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卡条6。此外,卷筒3的两头设有外圈7,在外圈7的外侧设有边盖8,该边盖8的一侧连接有轴杆9,所述边盖8通过轴杆9穿入卷筒3的中心孔4内,使边盖8处在距外圈7有相应间隔距离的位置上。所述卷筒3通过外圈7至边盖8之间的间隔距离卡入所述底盘2两端横槽的边壁,使卷筒3的轴杆9处在边壁的凹形半圆23内。所述上盖1的两头横向各设有可供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棋布穿过的两个开口11,使穿过该两个开口11的棋布的其中一段处在上盖1的表面12上。上述的软质材料可以是棉布,也可以是纤维材料。所述棋布就是在其上面画有多种棋盘的一条有相应长度和宽度的条幅,该棋布并未在图中示出。所述穿过上盖两个开口11的底部的棋布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卷筒3的槽5内,再由卡条6将其卡住。所述上盖1的底面设有四根与底盘的圆管21相对应的圆管22,使上盖1与底盘2之间通过镙钉旋紧。此时当转动盘体的其中一个卷筒3时,该卷筒3就会将画制在棋布上的所需要的一种棋盘带到上盖的表面12上。在盘体的抽屉10内装有与棋布上的各种棋盘相配合的棋子。
权利要求1.一种卷筒式多用棋盘,包括底盘、上盖,所述底盘上设有抽屉,其特征是所述上盖(1)的两头横向各设有可供由软质材料制成的棋布穿过两个开口(11),穿过该两个开口(11)的棋布的两端连接在两个卷筒(3)上,所述两个卷筒(3)分别设在底盘(2)两端的两个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式多用棋盘,其特征是所述卷筒(3)开有槽(5),在该槽(5)内设有与其相适应的卡条(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筒式多用棋盘,其特征是所述卷筒(3)的两头各设有外圈(7),在外圈(7)的外侧设有边盖(8),该边盖(8)的一侧连接有轴杆(9),所述边盖(8)通过轴杆(9)穿入所述卷筒(3)的中心孔(4)内,使边盖(8)处在距外圈(7)有相应间隔距离的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式多用棋盘,其特征是所述穿过上盖两个开口(11)的棋布的其中一段处在上盖的表面(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筒式多用棋盘,它包括底盘、上盖。在上盖的两头设有可供棋布穿过的两个开口,穿过该两个开口的棋布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卷筒上,该两个卷筒装在底盘两端的两个槽内,所述底盘上设有可存放多种棋子的抽屉。上盖通过螺钉旋紧在底盘上,转动其中一个卷筒就会将画制在棋布上的所需要的一种棋盘带到上盖的表面上。该卷筒式多用棋盘集多种棋类于一体,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63F3/02GK2661267SQ20032012366
公开日2004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吴苏国 申请人:吴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