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机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2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骑马机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让操作者感受如骑马般运动效果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健身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健身车大多运动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体在疲劳后通过运动,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消除疲劳的健身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让操作者感受如骑马般运动效果从而达到人体全身锻炼目的的骑马机改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设计方案一种骑马机结构改良,该结构主要由机台、把手握杆、传动装置、连杆装置及座椅组成;机台前端位置处直设有主架杆,主架杆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枢设有把手握杆,在机台适当位置处设有立杆以固设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由两传动轮所组成,两传动轮形成连动,且于其中一传动轮的中轴两侧分别轴设芯轴,两芯轴固设有连杆装置;连杆装置延伸至把手握杆的底侧,在两长杆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踏板,且两长杆间以一连接杆连结;连接杆上直设一立杆,立杆的顶端设有一座椅。
所述连接杆与立杆形成适当夹角,使座椅略为倾斜以增加骑乘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所述两传动轮间以皮带联结的方式构成传动。
所述传动装置中的一传动轮可与重力装置连结,以增加运动时的阻力。
所述连杆装置的连接杆可以为ㄇ型杆体。
所述把手握杆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调整件,以调整把手握杆的长度。
所述座椅与连接杆间设有一调整件,以调整座椅的高度。


图1为本新型骑马机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新型骑马机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新型骑马机结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新型骑马机结构运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新型骑马机的把手握杆与座椅调整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骑马机结构改良主要由机台10、把手握杆20、传动装置30、连杆装置40及座椅50组成;机台10前端位置处直设有一主架杆11,主架杆11顶端左右两侧分别枢设有把手握杆20,而于机台10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立杆12以固设传动装置30的中轴311;传动装置30由两传动轮31所组成,并由一皮带32构成两传动轮31间的传动,其中一传动轮31的中轴311固设于机台10的立杆12上,该中轴311两侧分别轴设芯轴33,两芯轴33固设有一连杆装置40,另一传动轮31可与一重力装置60连结,以增加运动时的阻力;连杆装置40以一长杆41分别固设于两芯轴33上,并延伸至把手握杆20的底侧,在两长杆41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踏板42,两长杆41间并以一ㄇ型的连接杆43连结,该连接杆43上直设一立杆44,立杆44的顶端则设有一座椅50,且连接杆43与立杆44成一适当夹角,使得座椅50略为倾斜,以增加使用者乘坐时的舒适性。
如图4所示,操作者双手握持于把手握杆20而骑乘在座椅50上,通过双脚踩踏踏板42,使长杆41带动芯轴33及传动装置30作动,使传动装置30的两传动轮31作惯性运动,从而带动连杆装置40形成前后上下摆动的动力,且通过重力装置60增加运动时的重力,从而增加重力装置60于运动时的惯性转动动力,使连杆装置40的长杆41推引把手握杆20及连接杆43作前后起伏,以使把手握杆20以其与主架杆的枢接点为支点呈前后起伏摆动,同时立杆44上的座椅50相对应呈前后上下起伏摆动,进而使骑乘在座椅50上的操作者感受有如骑马般的运动效果。
如图5所示,把手握杆20以及座椅50与连接杆43间可设为伸缩杆连接定位的结构,调整件70用以控制杆间的夹固与否,以调节把手握杆20以及座椅50的高度,增加骑乘者操作骑马机的适用性与安全性。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骑马机结构改良提供了一种可使操作者感受如骑马般运动效果的健身器,使人体达到充分锻炼的健身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骑马机结构改良,该结构主要由机台、把手握杆、传动装置、连杆装置及座椅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台前端位置处直设有主架杆,主架杆顶端的左右两侧分别枢设有把手握杆,在机台适当位置处设有立杆以固设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由两传动轮所组成,两传动轮形成连动,且于其中一传动轮的中轴两侧分别轴设芯轴,两芯轴固设有连杆装置;连杆装置延伸至把手握杆的底侧,在两长杆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踏板,且两长杆间以一连接杆连结;连接杆上直设一立杆,立杆的顶端设有一座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立杆形成适当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传动轮间以皮带联结的方式构成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中的一传动轮可与重力装置连结,以增加运动时的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装置的连接杆可以为ㄇ型杆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握杆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调整件,以调整把手握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马机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与连接杆间设有一调整件,以调整座椅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骑马机结构改良,该结构主要由机台、把手握杆、传动装置、连杆装置及座椅组成,操作者双手握持于把手握杆而骑乘在座椅上,双脚踩踏踏板使长杆带动芯轴及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惯性运动形成连杆装置摆动的重力,而长杆推引把手握杆及连接杆前后起伏,从而使把手握杆以其与主架杆的枢接点为支点呈前后起伏摆动,同时立杆上的座椅也相对应呈前后上下起伏摆动,进而使操作者感受如骑马般运动的效果,达到锻炼人体的目的。
文档编号A63B22/00GK2678711SQ20042001460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廖学金 申请人:廖学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