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模型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944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赛车模型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赛车模型飞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
技术背景目前高速赛车类模型有不可控和可控两种。
不可控赛车跑道十分狭小,所拼装的跑道总长不过十几米,赛车在轨道上只能作一维运动,而且拼装时间长、价格高。
可控赛车跑道占地面积极大,国外一般借用大面积停车场(无车时用),或专用泥土模拟赛道等等。这样的大面积空地或者赛道在国内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经济等诸多原因很难实施。因此,这种高速赛车要在中国推广是不现实的。
另一方面,赛车通常只是一种平面运动,是一种常规的被既定轨道束缚的人所皆知的运动,它不能创造超乎常规、令人惊异,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面积困境,突破传统地面跑道概念,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使赛车在“空间三维立体跑道”中成为空中飞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赛车模型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气球胆和其上布设的标准、顺畅的球形跑道,其中所述的可充气球胆是由透明塑膜球体和在其上设置的充气嘴、拉链式赛车出入口所组成。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还包括由若干单瓣塑片组合而成的呈桔瓣状组合的加强壳,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钢质极圈。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单瓣塑片由透明塑片和弹性钢带加劲边组成,其中,透明塑片紧贴所述球胆,并由钢带加劲边压紧。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单瓣塑片的截面呈U形。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极圈与每一单瓣塑片铰接,在上下两端向极圈施压之后,塑片向外鼓起,形成球形。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还包括左、右两个起固定作用的半圆环,各半圆环的上下端分别拉住上下极圈。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还包括配套设置的充气立体多环跑道,它提供给第二赛车绕球环形飞驰,以便于球内赛车追击对抗,它为立体多环首尾相通的充气塑膜长圆筒,其上设有充气嘴和拉链式出入口。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在多环跑道的底部并联一供备用赛车充电的充电通道。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在充电通道上设有控制赛车进入口的拨叉和让赛车充电定位的电磁铁。
在上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中,在电磁铁上方的塑膜的底部设有和赛车底部金属片相接合进行充电的预埋金属片。
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可折叠球形跑道和多环立体充气管形跑道把直线运动变成三维圆周运动,把需要长距离运动的场地变成了短距运动场地,可以在有限地面面积获得很大空间跑道,也提高了可观赏性,同时可将赛车追击对抗转化为飞机追击对抗这样一种空间概念,又避免了高速赛车同在球内追击易引发相撞事故。本实用新型跑道在充气后,可任由赛车模型在经纬两个方向飞驰。而在泄气后,又可压缩成很小体积便于储存、运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球胆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充气球胆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显示赛车出入口);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桔瓣状透明弹性塑片壳正视图;图5是图4中单瓣塑片壳侧视图;图6是图4中单瓣塑片壳主视图和A-A剖面图;图7是桔瓣状弹性透明塑片壳体仰视图;图8是图4中上下极圈的固定环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即球形跑道和立体三环跑道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即球形跑道和立体双环跑道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环跑道底部与充电跑道并联方式和进口拔叉开合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通道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包括可充气球胆1和其上布设的标准、顺畅的球形跑道(图中未示),其中可充气球胆1是由透明塑膜球体11和在其上设置的充气嘴13、塑料密封拉链和赛车出入口12所组成。
充气嘴与普通充气嘴类似,但直径较大,以便为大体积球胆快速充气。
出入口12由拉链封闭,拉链由自封口塑料条相互嵌合组成,以便密封气体。
可充气球胆一般为可充气的塑膜球,单独使用时,仅适用于小质量赛车模型,当车模质量或速度增大,都必须使球壳刚度得到增强。
参见图4~8,可充气球胆可与桔瓣状的加强壳,组合成一套便于收放的球体跑道供赛车飞驰。该加强壳2包括若干单瓣塑片21和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的钢质极圈22、23。
为加强刚度,单瓣塑片21由透明塑片211和弹性钢带加劲边212组成,其底边是塑片211,两旁是弹性钢带加劲边212。参见图5和图6,单瓣塑片21的截面呈U形。
透明塑片211紧贴所述球胆1,并由钢带加劲边212压紧。
极圈22、23与每一单瓣塑片21铰接,在上下两端向极圈施压之后,塑片向外鼓起,形成球形。
由于塑片211紧贴所述球胆1,而又有钢带加劲边212压紧,用此有很高刚度。
其传力路线为赛车离心力——轮胎——塑膜球面——塑片——钢带加劲边。
为了维持两极圈压力,用一双固定功能之半圆环24、25予以连接,各半圆环的上下端分别拉住上下极圈。该环为钢质,无弹性,左右各一个半圆环框,拉住上下极圈,使各单瓣塑片呈压缩鼓起桔瓣状。放开固定环,组成桔瓣的钢带及塑片均可恢复直线状。
因此,本实施例利用球胆具有完好的球形和其上的标准、顺畅的球形跑道,而桔瓣状加强壳则有良好的刚度,两者组合,则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球形内胆,又有刚性外壳,具有普遍适应性。另外,钢带加劲边有较大弹性恢复力,在自然状态下,它会恢复成直线状。因此加强壳也易于压缩存储、运输。
另一方面,为了不仅能让赛车高速运动,还能相互追赶射击,有必要设计与球形跑道相并列的跑道,以供两赛车在不同跑道间追击而不令撞车。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立体多环充气跑道供第二赛车行驶,而可控赛车则在球形跑道内追击。
参见图9~10,本实用新型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的外侧还设有充气多环立体跑道3,它是立体多环首尾相通的充气塑膜长圆筒。其每一圆环与另一圆环相连通,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空间平面。
多环立体跑道3的特点是由透明塑膜焊接而成的多个圆环的立体组合,环环相通,首尾相连,它有充气嘴和拉链式出入口。如将相互连接的多个圆环形充气通道以不同角度折叠,它能做成首尾相接,环环相扣,其细节结构相当于每半个或一个救生圈环环相接,焊接在一起,每环相连之后,再把头尾也连接起来,就可供赛车循环运动。
多环循环跑道走向应该是用“一笔画”原理循环,不管双环、三环、四环,均可用“一笔画”方法循环,见图中一笔画顺序。它们既能在内部贯通供第二赛车作循环运转,又可作为充气球静态托架。
该通道也有赛车进出口和塑料自封口拉链,该部件和球体拉链一样。
参见图11~12,本实用新型充气多环跑道底部31并联有充电通道4,供备用赛车充电。
充电通道4由拨叉41控制赛车进入口,由电磁铁44定位让赛车充电。
充电通道4用于备用赛车模型充电,它并联于循环通道底部,由磁控拨叉41控制赛车进入不同通道。由电路闭路后的电磁铁44定位赛车,然后由金属片42充电。
为了让耗完电的赛车能及时退出充电,让备用充完电的赛车能够不断相互替换工作,将底部充气圈的一部分做成2倍宽度,中间由长条隔膜45分成内圈和外圈,内圈为正常通道,外圈为充电通道。在隔膜顶端有轨道拨叉41,在隔膜末端有卷璜活瓣43。正常时用内圈作为循环往复通道,在额定时间,赛车电量接近耗完,用拨叉41封闭内圈,让赛车进入充电通道。
此前先让电磁铁电路44开路消磁,已充完电的赛车启动进入赛道,赛车通过后卷璜活瓣43自动归位。
拨叉41由外部磁铁(图中未示)拔动端部铁片411来控制,磁场可以穿透塑膜起作用,不必影响充气道开合泄气。在充气道内另有电磁铁44,电路闭路给赛车定位,以便定位后顺利充电。充电由塑膜底部预埋金属片42和赛车底部金属片相接合完成。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球形跑道和多环立体充气管形跑道把直线运动变成三维圆周运动,把需要长距离运动的场地变成了短距运动场地,可以在有限地面面积获得很大空间跑道,也提高了可观赏性。此时赛车追击对抗转化为飞机追击对抗这样一种空间概念。另外,本实用新型可折叠球形跑道则实际使用体积很大,又便于储存运输。
以上诸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内,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而纳入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赛车模型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充气球胆和其上布设的标准、顺畅的球形跑道,其中所述的可充气球胆是由透明塑膜球体和在其上设置的充气嘴、拉链式赛车出入口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若干单瓣塑片组合而成的呈桔瓣状组合的加强壳,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钢质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瓣塑片由透明塑片和弹性钢带加劲边组成,其中,透明塑片紧贴所述球胆,并由钢带加劲边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瓣塑片的截面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圈与每一单瓣塑片铰接,在上下两端向极圈施压之后,塑片向外鼓起,形成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两个起固定作用的半圆环,各半圆环的上下端分别拉住上下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套设置的充气立体多环跑道,它为立体多环首尾相通的充气塑膜长圆筒,其上设有充气嘴和拉链式赛车出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环跑道的底部并联一供备用赛车充电的充电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通道上设有控制赛车进入口的拨叉和让赛车充电定位的电磁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铁上方的塑膜的底部设有和赛车底部金属片相接合进行充电的预埋金属片。
专利摘要一种赛车模型的可充气立体球形跑道,包括可充气球胆和其上布设的标准、顺畅的球形跑道,可充气球胆是由透明塑膜球体和在其上设置的充气嘴、拉链式赛车出入口所组成。还可包括由若干单瓣塑片组合而成的呈桔瓣状组合的加强壳;或配套设置的充气立体多环跑道,它为立体多环首尾相通的充气塑膜长圆筒。本实用新型将可折叠球形跑道和多环立体充气管形跑道把直线运动变成三维圆周运动,把需要长距离运动的场地变成了短距运动场地,可以在有限地面面积获得很大空间跑道,也提高了可观赏性,同时可将赛车追击对抗转化为飞机追击对抗这样一种空间概念。本实用新型跑道在充气后,可任由赛车模型在经纬两个方向飞驰。而在泄气后,又可压缩成很小体积便于储存、运输。
文档编号A63H18/00GK2892220SQ20062003995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7日
发明者韩朔明 申请人:韩朔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