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94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器材领域,涉及在运动过程中可随时配合使用者脚掌角度而同步偏摆,以充分保护使用者脚踝关节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经常在使用诸如踏步机或椭圆机等上、下踩踏式运动器材时,使用者的脚掌都会随其踏板连杆的高、低而自然产生不同踩踏角度的些许变化,比如,脚位较高时,其脚掌角度将成些许上扬态势,而脚位较低时,则其脚掌角度将成些许下倾的必然运动姿势。
然而,现今的此类运动器材在其踏板的设计上,并未对该脚掌的踩踏角度变化予以任何的对应设计,使得使用者在运动全程中,均只能被迫地去适应固定角度的踏板。当然,若该使用者只是短时间且并非长期使用该等运动器材,则此等设计并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伤害,但对长期使用者而言,则将会因其脚踝关节长时间遭到机械性的强制压迫(即非自然的相对关节角度位置),而产生必然的运动伤害,尤其严重的是,使用者在使用时并不会知道这个必然事实及其日后所可能造成的伤害,此点,显然是此类运动器材制造者的明显疏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其主要是利用一个以上的软质弹性连结件,以将踏板连结于运动器材的踏板连杆上,使该踏板随使用者的施力而随之遂行相对的偏摆及归复动作,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关节。利用该软质弹性元件具有可被延展,压缩及归复弹力特性的软性材质(如橡胶等),使踏板在受力时能因受力情况而产生适度的同步变形状态,因此全程配合使用者的脚掌角度变化,当然,当外力消除,则又可通过该软质弹性连结件的基本效能使踏板归位,从而充分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关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于椭圆健身机10的一较佳实施例图,由图可知,其主要是利用一个软质弹性连结件20,以将踏板12连结于椭圆健身机10的踏板连杆14上,使该踏板12能随使用者的施力而随之遂行相对的偏摆及归复动作,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关节。
又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二较佳实施例图,以说明其亦可利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软质弹性连结件20,以将踏板12连结于运动器材(未示于图)的踏板连杆14上,使其达到相同的预期效能;当然,软质弹性连结件20与踏板12及踏板连杆14间,均是利用锁固件30以达成锁固效果。
权利要求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以上的软质弹性连结件,将踏板连结于运动器材的踏板连杆上。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器材的可偏摆踏板结构,其主要是利用一个以上的软质弹性连结件,以将踏板连结于运动器材的踏板连杆上,使该踏板随使用者的施力而随之遂行相对的偏摆及归复动作,从而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脚踩关节。利用该软质弹性元件具有可被延展,压缩及归复弹力特性的软性材质(如橡胶等),使踏板在受力时能因受力情况而产生适度的同步变形状态,因此全程配合使用者的脚掌角度变化,当然,当外力消除,则又可通过该软质弹性连结件的基本效能使踏板归位,从而充分保护使用者的脚踝关节。
文档编号A63B22/04GK2885327SQ20062003947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5日
发明者王国梁, 吴凉舟 申请人:王国梁, 吴凉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