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叠移动蹦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移动蹦床,属于蹦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蹦床作为一种休闲的体育运动器材,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一般的蹦床体积较大,较笨重,因此不使用时,不仅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而且搬移很费时间和人力。针对这些情况,市场上出现了既可折叠又可移动的蹦床,但由于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蹦床为圆形,不仅折叠效果不佳,而且移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效果好、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折叠移动蹦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移动蹦床,包括下端均设有脚支架的一组对称固定圆弧管和一组或多组对称活动圆弧管通过折叠件连接而成的圆形床架,固定圆弧管的脚支架上固设有升降滑轮组,圆形床架上设有通过弹性体连接的跳布,而活动圆弧管的折叠线系通过非二分之一圆。上述设置使蹦床的折叠和移动同时得到了实现。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折叠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叠件I、折叠件II,折叠件I、折叠件II的工作面为具互补角度的倾斜面,折叠件I、折叠件II分别上设有垂直于工作面且在同一轴线上的通孔,该两通孔间穿设紧固螺栓与之枢接;所述两工作面的底端均开设有让位倒角。折叠件的特殊结构解决了圆形蹦床利用非二分之一圆的折叠线进行折叠时,因折叠线两端的两个折叠件的转动轴与活动圆弧管的转动轴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存在对撞的让位角度问题,使圆形蹦床折叠自如,而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所述折叠件I上设有通孔;所述折叠件II上设有两个沉孔;定位固定件穿过通孔,而其拉销头可嵌入任意一沉孔内。定位固定件的设置有助于折叠件保持稳定的状态,保证了折叠件在蹦床上的安全使用。
所述折叠件I、折叠件II上的通孔之间设有连接销,连接销嵌入在折叠件I通孔的沉孔与折叠件II通孔的沉孔内。连接销的设置能抵挡较大的剪切力,提高了折叠件I与折叠件II之间的连接强度。
所述升降滑轮组包括带滑轮的轮架,轮架上固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弹销以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固接的两个连接件,其中一连接件上开设有与弹销配合使用的弹销定位孔,在该连接件上还开设有分别位于弹销定位孔上、下两端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引导槽。弹销与弹销定位孔的配合设置,简化了升降滑轮组的结构,使用也方便;引导槽有助于弹销尽快找到弹销定位孔进行定位,提高了升降滑轮组的升、降转换速度。
所述另一连接件上开设有定位孔,螺栓通过定位孔穿透该连接件,及脚支架上相对应的通孔,末端用自锁螺母紧固于脚支架上。该设置将升降滑轮组以最简单的方式固定到蹦床的脚支架上只需在脚支架上开设与定位孔相对应的通孔,再通过螺栓和自锁螺母,就可将升降滑轮组很快的安装上去。所述轮架顶端设有帽盖。一般情况下,轮架选用空心管为材料,因为既节约材料、节省成本,又减轻其自身的重量负担。但也存有缺点,就是会有异物掉落进去,而影响弹销的正常工作。因此,加设了一帽盖。
所述弹性体包括两端带有拉钩的弹性本体,其中一拉钩钩住圆形床架,另一拉钩钩住跳布上的连接环,钩住跳布的拉钩的末端沿着圆周以直径渐小的方式形成弯折部。拉钩的末端沿着圆周以直径渐小的方式形成弯折部后,可有效的避免刮伤及脱钩现象,使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所述钩住跳布的拉钩的开口端间距微大于连接环的直径。这样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刮伤现象,而且可最大限度的限制脱钩现象的发生。
所述活动圆弧管上的脚支架顶端固设有带定位固定件的转动件,转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转动件I和转动件II。带定位固定件的转动件的设置,使蹦床折叠后的体积进一步减小,方便了搬移和储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处于搬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折叠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折叠件I的平面图;图5为图3中折叠件II的平面图;图6为图3中定位固定件的平面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剖视图;图8为折叠件平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折叠件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图2中升降滑轮组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图11为升降滑轮组安装到脚支架上的过程示意图;图1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13为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14为图1中的C部放大图;图15为图14中弹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弹性本体与连接环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转动件平直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转动件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折叠移动蹦床,包括下端均设有脚支架38的一组对称固定圆弧管39和一组或多组对称活动圆弧管40通过折叠件连接而成的圆形床架,固定圆弧管39的脚支架38上固设有升降滑轮组,圆形床架上设有通过弹性体连接的跳布41,而活动圆弧管40的折叠线系通过非二分之一圆。
如图3、4、5、6、7所示,折叠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叠件I1、折叠件II2,折叠件I1、折叠件II2的工作面3、4为具互补角度的倾斜面,折叠件I1、折叠件II2上设有垂直于工作面3、4且在同一轴线上的通孔7、8,该通孔7、8间穿设紧固螺栓6与之枢接。工作面3、4的底端15、16均开设有让位倒角20、21。当然,也可选择在工作面3、4的前端18、19均开设让位圆弧。折叠件I1上还设有通孔5,折叠件II 2上设有沉10、11,定位固定件9穿过通孔5,而其拉销头17嵌入沉孔10或11内。通孔7与通孔8之间设有连接销12,连接销12嵌入在通孔7的沉孔13与通孔8的沉孔14内。
如图10、11所示,升降滑轮组包括带滑轮24的轮架25,轮架25上固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弹销26a、26b以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固接的连接件22和连接件23,连接件23上开设有与弹销26a、26b配合使用的弹销定位孔27,在连接件23上还开设有分别位于弹销定位孔27上、下两端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引导槽28a、28b。连接件22上开设有定位孔29,螺栓30通过定位孔29穿透连接件22,及脚支架38上相对应的通孔44,末端用自锁螺母31紧固于脚支架38上。轮架25顶端设有帽盖32。
如图11所示,升降滑轮组的安装方式如下①螺栓30穿过定位孔29以及脚支架38上相对应的通孔44后用自锁螺母31锁紧,这样就通过连接件22将整个连接装置固定到脚支架38上了;②将带滑轮24的轮架25从连接件23的下端插入,直到弹销26a沿引导槽28b进入连接件23内,最终嵌入到弹销定位孔27内,这样就使轮架25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到了脚支架38上;此时的滑轮24低于脚支架38的位置,即滑轮24着地、脚支架38离地,实现蹦床的轻便推移,如图2、图13所示;
③将帽盖32盖到轮架25顶端。
如图14、15、16所示,弹性体包括两端带有拉钩33a、33b的弹性本体34,拉钩33a钩住圆形床架,拉钩33b钩住跳布41上的连接环35,拉钩33b的末端36沿着圆周以直径渐小的方式形成弯折部37。拉钩33b的开口端间距H1、H2微大于连接环35的直径。
如图17、18所示,活动圆弧管40与脚支架38之间通过带定位固定件9的转动件连接,转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转动件I42和转动件II43。
如图1所示,当要使用蹦床时,先将蹦床面展开,即使折叠件处于平直如图8,启动定位固定件9的定位功能,使定位固定件9上的拉销头17嵌入沉孔11内,使折叠件保持水平稳定状态,防止蹦床面因弹性体拉力自动折叠;接着使转动件I42和转动件II43处于平直如图17,启动定位固定件9的定位功能;最后将弹销26a压进,同时将轮架25向上推,使弹销26a完全脱离弹销定位孔27,接着继续向上推动轮架25,直到弹销26b沿引导槽28b进入连接件23内,最终嵌入到弹销定位孔27内,使滑轮24高于脚支架38的位置,即滑轮24离地、脚支架38着地,如图12。这时蹦床就可正常使用了。
如图2所示,当不使用时,先解除定位固定件9的定位功能,即将拉销头17拉离沉孔11,将活动圆弧管40折叠至垂直状态如图9,接着再次启动定位功能,使定位固定件9上的拉销头17嵌入沉孔10内,将折叠面保持住,以防止在搬移过程中折叠面翻下伤人;然后解除转动件上定位固定件9的定位功能,将活动圆弧管40的脚支架38折叠至垂直状态如图18,接着再次启动定位功能;最后将弹销26b压进,同时将轮架25向下拉,使弹销26b完全脱离弹销定位孔27,接着继续向下拉轮架25,直到弹销26a沿引导槽28a进入连接件23内,最终嵌入到弹销定位孔27内,使滑轮24低于脚支架38的位置,即滑轮24着地、脚支架38离地,如图13。这时蹦床就可以被安全、方便的搬移了。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均设有脚支架(38)的一组对称固定圆弧管(39)和一组或多组对称活动圆弧管(40)通过折叠件连接而成的圆形床架,固定圆弧管(39)的脚支架(38)上固设有升降滑轮组,圆形床架上设有通过弹性体连接的跳布(41),而活动圆弧管(40)的折叠线系通过非二分之一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折叠件I(1)、折叠件II(2),折叠件I(1)、折叠件II(2)的工作面(3)、(4)为具互补角度的倾斜面,折叠件I(1)、折叠件II(2)上设有垂直于工作面(3)、(4)且在同一轴线上的通孔(7)、(8),该通孔(7)、(8)间穿设紧固螺栓(6)与之枢接;所述工作面(3)、(4)的底端(15)、(16)均开设有让位倒角(20)、(21)。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件I(1)上设有通孔(5);所述折叠件II(2)上设有沉孔(10)、(11);定位固定件(9)穿过通孔(5),而其拉销头(17)嵌入沉孔(10)或(11)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与通孔(8)之间设有连接销(12),连接销(12)嵌入在通孔(7)的沉孔(13)与通孔(8)的沉孔(14)内。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轮组包括带滑轮(24)的轮架(25),轮架(25)上固设有两个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弹销(26a、26b)以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相互固接的连接件(22)和连接件(23),连接件(23)上开设有与弹销(26a、26b)配合使用的弹销定位孔(27),在连接件(23)上还开设有分别位于弹销定位孔(27)上、下两端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引导槽(28a、28b)。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上开设有定位孔(29),螺栓(30)通过定位孔(29)穿透连接件(22),及脚支架(38)上相对应的通孔(44),末端用自锁螺母(31)紧固于脚支架(38)上;所述轮架(25)顶端设有帽盖(3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两端带有拉钩(33a、33b)的弹性本体(34),拉钩(33a)钩住圆形床架,拉钩(33b)钩住跳布(41)上的连接环(35),拉钩(33b)的末端(36)沿着圆周以直径渐小的方式形成弯折部(37)。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钩(33b)的开口端间距(H1、H2)微大于连接环(35)的直径。
9.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折叠移动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圆弧管(40)与脚支架(38)之间通过带定位固定件(9)的转动件连接,转动件包括相互铰接的转动件I(42)和转动件II(4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移动蹦床,属于蹦床技术领域,包括下端均设有脚支架的一组对称固定圆弧管和一组或多组对称活动圆弧管通过折叠件连接而成的圆形床架,固定圆弧管的脚支架上固设有升降滑轮组,圆形床架上设有通过弹性体连接的跳布,而活动圆弧管的折叠线系通过非二分之一圆。本发明折叠效果好、移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3B5/11GK101032658SQ20071006809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1日
发明者莫志平, 金洪梁 申请人:莫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