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94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体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部充气的运动或游戏用球,尤指一种具有较佳的柔软性 及弹性的球体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习知的球体结构,如图l,由内而外共有四层,其最内层为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气囊10,该气囊10外覆一加强层11,该加强层11外结合一缓' 冲层12,该缓冲层12外结合一外皮层13。该气囊10为承受球体内部气压的主要 结构,并相对形成球体的主要外形,其主要材料为丁基合成橡胶(synthetic butyl rubber)及天然橡胶按预定比例配制。该加强层11是藉一缠纱机于气囊10的外表 面缠绕线绳所构成,线绳可为尼龙(nylon filament)、聚酯(polyester thread)、 单丝聚合束(monofilament polyremic strand);该加强层11用以限制该气囊10 于充气时不致向外过度膨胀,保持气囊10以及球的形状稳定性,并降低内部充气 对该缓冲层12及外皮层13的压力。通常该加强层11的内面会施加一层黏胶剂, 以强化其和气囊10的结合强度。该缓冲层12是一种具有微小气室的海棉状发泡物 或者是生橡胶层,其可使球体具有较佳的弹性、柔软性、撞击缓冲性及吸震效果。 该外皮层13是外表面具有纹理的皮革,可为合成皮革或真皮。该缓冲层12表面预 先打粗及上胶,而后将切割为复数片体且边缘经削薄的外皮层13 —片片地贴覆该 缓冲层12表面,最后再置于一外胎模具中固定其形状而得一球的成品。上述球体各层结构是非常紧密的,因此球体充气后变得很硬,反弹时会发生过 度弹跳、不容易掌控弹球方向的问题,而柔软性差的球体不仅触感不好,更可能让 使用者的触击部位受伤。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体的柔软性、弹性及缓冲性的球体结构改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体结构改良,该球体结构包含 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气囊;包覆固定于该气囊外表面的加强层,该加强层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 固着于该加强层外表面的缓冲层,该缓冲层为发泡物; 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外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以及包覆固定于该覆盖层外表面并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 其中,该缓冲层渗透入该加强层的密集细孔中。 其中,该覆盖层以黏着剂固定于该缓冲层外。 其中,该外皮层以黏着剂固定于该覆盖层外。一种球体结构改良,包括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气囊,以及一藉 缠纱机于该气囊的外表面缠绕线绳所构成的加强层;该球体结构更包含 固着于该加强层外表面的缓冲层,该缓冲层为发泡物; 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外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以及 包覆固定于该覆盖层外表面并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 其中,该覆盖层以黏着剂固定于该缓冲层外。 其中,该外皮层以黏着剂固定于该覆盖层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包括灌入球体内部的气压可以在适 度的范围内降低,而球体仍可产生良好的、适当的、可预期的弹跳,且弹跳方向可 被掌控;本实用新型使触球手感变得更好,球体可吸收冲击力,减少作用于使用者 触击部位的冲击力。


图l:是习知球体结构的外观暨立体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的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外观暨立体剖面,主要表现球体局部的气囊、加 强层、缓冲层、覆盖层以及外皮层。图4:是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的剖面图,主要表现气囊、加强层、缓冲层、覆 盖层和外皮层。图5:为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球体结构由内而外共有五层,依序为气囊20、覆于该 气囊20外表面的加强层21、结合于该加强层21外表面的缓冲层22、结合于该缓冲层 22外表面的覆盖层23、以及黏合于该覆盖层23外表面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24。为便于说明,兹以排球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结构。但在不违反本实用 新型精神与范畴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实施于其他球种,特此声明。本实用新型的气囊20为承受球体内部气压的主要结构,并相对形成球体的主要 外形,其主要材料为丁基合成橡胶(synthetic butyl rubber)及天然橡胶按预定 例配制。该加强层21以具有密集细孔的薄层布料例如棉、合成纤维等以黏着剂包覆 固定于该气囊20外表面。该加强层21用以限制该气囊20于充气时不致向外过度膨 胀,保持气囊20以及球体的形状稳定性,并降低内部充气对该缓冲层22的压力。该 缓冲层22是一种具有微小气室的海棉状发泡物,其可使球体具有较佳的弹性、柔软 性、撞击缓冲性及吸震效果。该覆盖层23以具有密集细孔的薄层布料例如棉、合成 纤维等以黏着剂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22的外表面。该外皮层24是外表面具有纹理的 皮革,可为合成皮革或亦可为真皮,其为边缘削薄的数片体藉由黏着剂一片片地贴 覆于该覆盖层23表面,片与片之间自然形成沟25 (Seams)。与先前技术所述的球体结构相较,本实用新型与习知技术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本 实用新型加强层21为具有密集细孔的薄层布料例如棉、合成纤维等以黏着剂包覆固 定于该气囊20外表面;以及,在缓冲层22与外皮层24之间多了一层以具有密集细孔 的薄层布料例如棉、合成纤维所构成的覆盖层23。本实用新型加强层21的施作方法是先将气囊20充气,再以黏着剂将加强层21 贴覆固定于该气囊20外表面。而先前技术的施作方法是先将气囊10充气,再以缠纱 机于气囊的外表面缠绕线绳构成加强层ll。就施作方法相较之,本实用新型加强层 21的施作方法较为简单,所需时间较短。先前技术所述的习知发泡物所构成的缓冲层12藉由硫化而固着于加强层11上, 但因加强层ll是以纱线缠绕而成,其以纱线之间的空间做为发泡物固着之处,固着 点不足,以至于影响了缓冲层12的固定性,而因外皮层13直接固定于缓冲层12,所 以外皮层13的固定性也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加强层21以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例如 棉、合成纤维等取代习知的纱线缠绕(Thread Wound Type),该加强层21具有更为 密集的细孔做为缓冲层22的发泡物的固着点,固着点充足,扩大固着面积,因此可 提升缓冲层22的固定性,如此也间接地提升了本实用新型覆盖层23以及外皮层24 的固定性,整个球体的各层结构得紧密结合。本实用新型覆盖层23的主要作用是使外皮层24与缓冲层22之间有一区隔, 此一区隔的覆盖层23是具有弹性及软柔性的实体物,因此可确保球体各层有稳定 的连接固着,又可使该缓冲层22的缓冲及弹性作用获得加乘的效果,所以可提升 整个球体的弹性、柔软性及缓冲性。而其衍生的功效包括灌入球体内部的气压可以 在适度的范围内降低,而球体仍可产生良好的弹跳,且弹跳方向可被掌控;柔软性 佳的球体具有较好的触球手感,且可减少作用于使用者触击部位的冲击力。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 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球体结构包含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气囊(20);包覆固定于该气囊(20)外表面的加强层(21),该加强层(21)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固着于该加强层(21)外表面的缓冲层(22),该缓冲层(22)为发泡物;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22)外的覆盖层(23),该覆盖层(23)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以及包覆固定于该覆盖层(23)外表面并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24)。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22)渗透入该加 强层(21)的密集细孔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23)以黏着剂固 定于该缓冲层(22)夕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外皮层(24)以黏着剂固 定于该覆盖层(23)夕卜。
5. —种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 气囊(20),以及一藉缠纱机于该气囊(20)的外表面缠绕线绳所构成的加强层(21); 该球体结构更包含固着于该加强层(21)外表面的缓冲层(22),该缓冲层(22)为发泡物; 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22)外的覆盖层(23),该覆盖层(23)为具有密集细 孔的布料;以及包覆固定于该覆盖层(23)外表面并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24)。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覆盖层(23)以黏着剂固 定于该缓冲层(22)夕卜。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球体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该外皮层(24)以黏着剂固 定于该覆盖层(23)夕卜。
专利摘要一种球体结构改良,该球体结构包含一中空而可于充气后膨胀呈一球形的气囊;包覆固定于该气囊外表面的加强层,该加强层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固着于该加强层外表面的缓冲层,该缓冲层为发泡物;包覆固定于该缓冲层外的覆盖层,该覆盖层为具有密集细孔的布料;以及包覆固定于该覆盖层外表面并构成该球体外观的外皮层。据此,本实用新型可提升整个球体的弹性、柔软性及缓冲性。
文档编号A63B41/00GK201042592SQ20072015476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杨惟超, 涂存敬 申请人:百洲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