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56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滚轮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尤其涉及一种将鞋底的厚度最小化,并且提供在鞋底下面 很容易滚动的滚轮鞋。
背景技术
一般所知的旱冰鞋是鞋底两侧前后两列或者一列有同样的滚柱,其中滚柱为一列 的直列型旱冰鞋,滑的比较快并且能滑多样的滑冰技术,很受欢迎。但是这些滚柱在 鞋底以固定的形式构成,除有目的性以外,别无他用。
与近期众所周知的典型旱冰鞋有所不同的是,左右个鞋底后跟部设置各一个滚柱 结构的改良旱冰鞋也有销售。这种改良的旱冰鞋可把滚柱轻易使歩行与滑冰同时享受, 也很受消费者欢迎,但鞋后跟部只设置一个滚柱时,初学者难以掌握平衡等安全方面 有很到问题。
直列型旱冰鞋的滚轮也提过,但这些滚轮结构上是将轴和鞋分离,把轴固定体设 置在鞋底内部,这样需将鞋底加固的比较厚,只能滑冰使用,不行就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和设计原理在该领域内的缺陷和不 足,设计一种将鞋底的厚度最小化,设置即可行走又可滑冰并且很容易滚动的滚轮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了一种滚轮鞋,由鞋底(1)、 滚轮固定球(2)、辅助底垫(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鞋底(1)前端和后端设
置凹槽(4),在凹槽(4)内设置磁铁,滚轮固定球(2)或辅助底垫(3)与凹槽(4) 相互耦合。
所述的滚轮固定球(2)底座呈柱体,其高度10-15 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体上设置向导凹槽(5)与弹性挂片(6),底座两侧设置支架(7)通过滚轴(8)与滚 球(9)连接。
所述的辅助底垫(3)呈柱体,其高度10-15 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体上设 置向导凹槽(10)。
所述的凹槽.(.4)深度为10-15mm,在凹槽(4)内设置向导凸起(11)。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减少鞋底厚 度,步行和滑冰两用,经济实用,适宜大量生产。


图l为滚轮鞋结构图2为鞋底凹槽示意图3为辅助底垫结构图4为滚轮固定球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l-图4,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滚轮鞋,采取如下歩骤
该滚轮鞋,由鞋底(1)、滚轮固定球(2)、辅助底垫(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
构成鞋底(1)前端和后端设置凹槽(4),在凹槽(4)内设置磁铁,滚轮固定球(2) 或辅助底垫(3)与凹槽(4)相互耦合。
所述的滚轮固定球(2)底座呈柱体,其高度10-15 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 体上设置向导凹槽(5)与弹性挂片(6),底座两侧设置支架(7)通过滚轴(8)与滚 球(9)连接。
所述的辅助底垫(3)呈柱体,其高度10-15 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体上设 置向导凹槽(10)。
所述的凹槽(4)深度为10-15mm,在凹槽(4)内设置向导凸起(11)。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味着被示意图及说明书所局限,在没有脱离设计宗旨及 其原理的前提下可以有所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滚轮鞋,由鞋底(1)、滚轮固定球(2)、辅助底垫(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鞋底(1)前端和后端设置凹槽(4),在凹槽(4)内设置磁铁,滚轮固定球(2)或辅助底垫(3)与凹槽(4)相互耦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固定球(2)底座呈柱体, 其高度10-15 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体上设置向导凹槽(5)与弹性挂片(6),底 座两侧设置支架(7)通过滚轴(8)与滚球(9)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底垫(3)呈柱体,其高 度10-15mm,在柱体内放置铁片,柱体上设置向导凹槽(1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4)深度为10-15 mm, 在凹槽(4)内设置向导凸起(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滚轮鞋,由鞋底、滚轮固定球、辅助底垫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构成鞋底前端和后端设置凹槽,在凹槽内设置磁铁,滚轮固定球或辅助底垫与凹槽相互耦合。该滚轮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减少鞋底厚度,步行和滑冰两用,经济实用,适宜大量生产。
文档编号A63C17/04GK201324497SQ200820226050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6日
发明者金相元 申请人:青岛三元鞋附件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