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28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是指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
技术背景电动玩具飞行器从面世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玩具厂商 不断开发各种电动玩具飞行器模型并进行不断的改进,以制造出更具玩赏性的电动玩具飞 行器。目前,市场上的电动玩具飞行器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就是电动玩具飞行器只有 飞行功能,而无法在地面上跑动,其玩赏性比较有限。而实用直升机虽然配备有车轮,但基 本是作为辅助支撑作用,当需要实用直升机在陆地上行驶时,需要靠拖车的拖动才行。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73279Y公开了一种电动玩具直升机,包括机体和遥控 器,机体由螺旋桨单元、机身和着陆装置构成。该电动玩具直升机的着陆装置为轮式着陆装 置。而该电动玩具直升机不能在陆地上行走,只能用作飞行玩赏,其玩赏性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地上自行行走 的陆空两用飞行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遥控器、机身及设置于机身内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顶 部设有带转轴的螺旋桨,机身尾部设有螺旋尾翼,机身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设置于 机身底部的前轮和中轮,其中,中轮位于螺旋桨的下方;所述前轮最低点和中轮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夹角a小于90度。其中,所述前轮的数目为一个,中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中轮对称布置于机身底部 的两侧。其中,所述前轮、中轮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前轮及两个中轮分别对称设置于机身 底部两侧。其中,所述车轮还包括设置于机身尾部底端的后轮,所述后轮最低点和中轮最低 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夹角0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遥控器、机身及设置于机身内的驱 动机构,所述机身顶部设有带转轴的螺旋桨,机身尾部设有螺旋尾翼,机身底部设有车轮, 所述车轮包括设置于机身底部的前轮和中轮,其中,中轮位于螺旋桨的下方;所述前轮最低 点和中轮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夹角a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 飞行器在地面行驶时,用遥控器控制机身顶部的螺旋桨以较慢的速度转动,使陆空两用飞 行器不能飞离地面,在螺旋尾翼的作用下,机身顶部的螺旋桨会稍微向前倾,利用螺旋桨产 生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就可实现陆空两用飞行器在地面行走的功能,而不需要另外 增加水平方向的动力系统,可减轻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重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利用机身顶部螺旋桨转向功能也可实现在地面左右转弯;此外,使用遥控器控制机身顶部的螺旋桨 以较快的速度转动,使陆空两用飞行器飞离地面,即可实现在空中的所有飞行功能。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是通过对现有飞行器进行简单的改装,使所述陆空两用 飞行器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地上行走,并容易实现由地上行走转换到空中飞行,或由空 中飞行转换到地上行走,玩法多样,玩赏性更强。


[00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视图[00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001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二的立体结构视图[0016]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三的立体结构视图[001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三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附图1 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遥控 器、机身1及设置于机身1内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1顶部设有带转轴的螺旋桨2,机身1尾 部设有螺旋尾翼3,机身1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设置于机身1底部的前轮5和中轮 4,其中,中轮4位于螺旋桨2的正下方;所述前轮5最低点和中轮4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 轴的夹角a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在地面行驶时,用遥控器 控制机身1顶部的螺旋桨2以较慢的速度转动,使陆空两用飞行器不能飞离地面,在螺旋尾 翼3的作用下,机身1顶部的螺旋桨2会稍微向前倾,利用螺旋桨2产生的升力在水平方向 的分力,就可实现陆空两用飞行器在地面行走的功能,而不需要另外增加水平方向的动力 系统,可减轻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重量,还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利用机身1顶部螺旋桨2转向 功能也可实现在地面左右转弯;此外,使用遥控器控制机身1顶部的螺旋桨2以较快的速度 转动,使陆空两用飞行器飞离地面,即可实现在空中的所有飞行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 种陆空两用飞行器,是通过对现有飞行器进行简单的改装,使所述陆空两用飞行器既能在 空中飞行,又能在地上行走,并容易实现由地上行走转换到空中飞行,或由空中飞行转换到 地上行走,玩法多样,玩赏性更强。本实施例的所述前轮5的数目为一个,中轮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中轮4对称布置 于机身1底部的两侧;前轮5的数目为一个,以减小陆空两用飞行器的重量,降低陆空两用 飞行器的功耗。如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前轮5、 中轮4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前轮5及两个中轮4分别对称设置于机身1底部两侧,所述前 轮5和中轮4的数目均为两个可以使本实用新型所述陆空两用飞行器在陆地上行走时更加平稳。如附图4 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 车轮还包括设置于机身1尾部底端的后轮6,所述后轮6最低点和中轮4最低点的连线与所
4述转轴的夹角0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除具备有本实新型实施例一、二在地面 前行的功能外,还增加了在地面向后行走的功能。当用遥控器控制机身1顶部的螺旋桨2 以较慢的速度转动时,使陆空两用飞行器不能飞离地面,在螺旋尾翼3的作用下,机身1顶 部的螺旋桨2会稍微向后倾,利用螺旋桨2产生的升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就可实现陆空两 用飞行器在地面向后行走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中的几种,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 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遥控器、机身(1)及设置于机身(1)内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1)顶部设有带转轴的螺旋桨(2),机身(1)尾部设有螺旋尾翼(3),机身(1)底部设有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包括设置于机身(1)底部的前轮(5)和中轮(4),其中,中轮(4)位于螺旋桨(2)的下方;所述前轮(5)最低点和中轮(4)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夹角α小于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5)的数目为 一个,中轮(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中轮(4)对称布置于机身(1)底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5)、中轮(4) 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前轮(5)及两个中轮(4)分别对称设置于机身(1)底部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还包括设置于 机身⑴尾部底端的后轮(6),所述后轮(6)最低点和中轮⑷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 夹角0小于9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尤其是指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包括遥控器,机身及设置于机身内的驱动机构,所述机身顶部设有带转轴的螺旋桨,机身尾部设有螺旋尾翼,机身底部设有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设置于机身底部的前轮和中轮,其中,中轮位于螺旋桨的下方;所述前轮最低点和中轮最低点的连线与所述转轴的夹角α小于90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陆空两用飞行器,是通过对现有飞行器进行简单的改装,使所述陆空两用飞行器既能在空中飞行,又能在地上行走,并容易实现由地上行走转换到空中飞行,或由空中飞行转换到地上行走,玩法多样,玩赏性更强。
文档编号A63H27/133GK201684421SQ20102010577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8日
发明者张学元 申请人:张学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