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人形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324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教学人形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人形靶,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用于武术散打和武道搏击教学训练的辅助器具主要有吊沙袋、吊沙球、 木人桩、梨形速度球、拳靶、脚靶、人形不倒翁练习靶等器具。这些辅助器具在教学训练踢打 攻击法时,都有各自不同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辅助教学训练、武术散打及武道搏击 踢打攻击法的教学人形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人形靶的头顶部、双肩部、腰部设有吊耳,连接带穿过 吊耳。所述的人形靶由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还可制成头上端有充气孔的,弹性形变的空腔 人形上体,还可用皮类或革类或帆布类制成一体性的人形靶,还可制成头上端开口并能用 拉锁式或穿带式或扣盖式封闭的,袋内可充填泡沫类或海绵类或锯沫类物。吊耳与人形靶 的材质相同。连接带可制成粘连式连接带或捆绑连接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和弥补了现有器具在辅助教学训练武术散打及武 道搏击踢打攻击法过程中,不能同时兼顾可握持性,可捆绑性、可悬挂性,击打人体各部位 准确性,定位攻击性,人为移动组合攻击性等问题,用于教学训练武术散打和武道搏击中各 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的定位攻击及移动组合攻击动作技术,并能用于大众健身娱乐活 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教学人形靶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教学人形靶侧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教学人形靶背面连接带使用示意图。图中1、连接带,2、吊耳,3、人形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
图1-图3,人形靶3的头顶部、双肩部、腰部设有吊耳2,连接带1穿过吊耳 2。所述的人形靶3由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还可制成头上端有充气孔的,弹性形变 的空腔人形上体,还可用皮类或革类或帆布类制成一体性的人形靶,还可制成头上端开口 并能用拉锁式或穿带式或扣盖式封闭的,袋内可充填泡沫类或海绵类或锯沫类物。所述的吊耳2可选用与人形靶3的材质相同的材料制成。[0014]所述的连接带1可制成粘连式连接带或捆绑连接带。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由单臂或双臂握持其背后粘连带或捆绑吊带,供他人定位和移 位踢打组合练习;也可以捆绑在树桩、立柱等物体上,供个人或他人定位踢打组合练习;还 可以拴挂在墙壁上,供他人或个人定位踢打组合练习;本实用新型既能悬挂垂吊在空中,供 个人或他人定位移闪踢打练习;也能单人套挂捆绑在身体前,供他人进行定位和移位踢打 组合练习;还能双人套挂捆绑在身体前,供双方相互定位和移位踢打攻防组合练习。本实用 新型的多功能使用方法,为个人、他人、双人教学训练定位或移位踢打攻防组合动作技术提 供了方便条件。
权利要求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人形靶(3)的头顶部、双肩部、腰部设有吊耳(2),连接带(1)穿过吊耳(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形靶3由软橡胶或 软塑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还可制成头上端有充气孔的 弹性形变的空腔人形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还可用皮类、革类或帆布类制 成一体的人形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还可制成头部上端开口并用 拉锁、穿带、扣盖封闭的体内可充填泡沫、海绵或锯沫人形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带(1)可制成粘 连式连接带或捆绑连接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人形靶,属于体育器械技术领域,人形靶的头顶部、双肩部、腰部设有吊耳,连接带穿过吊耳。所述的人形靶由软橡胶或软塑料制成,还可制成头上端有充气孔的、弹性形变的空腔人形上体,还可用皮类、革类或帆布类制成一体性的人形靶,还可制成头上端开口并能用拉锁式或穿带式或扣盖式封闭的袋内可充填泡沫类或海绵类或锯沫类物的人性靶。其吊耳与人形靶的材质相同。弥补了现有器具在辅助教学训练武术散打及武道搏击踢打攻击法过程中,不能同时兼顾可握持性,可捆绑性、可悬挂性,解决了击打人体各部位准确和定位攻击性、人为移动组合攻击性等问题,用于教学训练并能用于大众健身娱乐活动。
文档编号A63B69/00GK201632006SQ201020110630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日
发明者贺春林 申请人:贺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