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44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竹蜻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蜻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竹蜻蜓、吹泡泡器一般只具有单独功能,由于生产数量大,外观雷 同,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儿童的娱乐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把吹泡泡与竹蜻蜓结合起来的新型 竹蜻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竹蜻蜓包括飞翼,所述飞翼下方设有棒状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两个圆形 吹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竹蜻蜓飞翔的阶段,同 时靠空气动力通过吹孔产生泡泡,由于不受场地限制,竹蜻蜓飞行轨迹和产生的泡泡形状 多变,大大增加了乐趣,从而为儿童提供了一款新颖、便捷、成本低的多功能玩具,同时也能 在大人陪同孩子娱乐的同时,唤回他们美好的儿时记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图中包括五片飞翼1,棒状骨架2,吹泡泡孔3。本实用新型包括飞翼, 所述飞翼下方设有棒状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两个圆形吹孔。五片飞翼1由不规则的棒状骨架2支撑,竹蜻蜓具有五片飞翼1,有利于增加上升 动力,骨架两头粗、中间细,呈不规则形状,下部较粗的部位为手持部位,有效的增大与手的 接触面积,有利于手来回旋搓用力。骨架上方按一定角度倾斜安装吹泡泡孔3,竹蜻蜓在飞 翔阶段更易产生泡泡。使用时,通过手来回旋搓棒状骨架2下部,放手后竹蜻蜓通过空气动力其五片飞 翼ι开始旋转,竹蜻蜓开始上升飞行,此时事先浸泡过肥皂水的吹孔3产生泡泡。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竹蜻蜓,其特征在于所述竹蜻蜓包括飞翼,所述飞翼下方设有棒状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两个圆形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竹蜻蜓。所述竹蜻蜓包括飞翼,所述飞翼下方设有棒状骨架,所述骨架上安装有两个圆形吹孔。本实用新型在竹蜻蜓飞翔的阶段,同时靠空气动力通过吹孔产生泡泡,由于不受场地限制,竹蜻蜓飞行轨迹和产生的泡泡形状多变,大大增加了乐趣,从而为儿童提供了一款新颖、便捷、成本低的多功能玩具,同时也能在大人陪同孩子娱乐的同时,唤回他们美好的儿时记忆。
文档编号A63H27/127GK201744173SQ201020516589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4日
发明者孙颖莹, 延鑫, 李听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