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扣式拉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50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扣式拉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拉带,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角力游戏的轮扣式拉带。
背景技术
实体游戏中有一种拉力游戏,或称角力游戏,其由一人拉扯玩家身上所绑设的拉带比拼谁的腰力腿力较强,而这种游戏方式同样可用于足球、橄榄球员的训练上,因足球、 橄榄球对于拉人的规定不同,而使用拉带训练球员,不论是否规定可拉人皆可锻炼球员的脚力及腰力。如图1所示,拉带包含固定在玩家身上的横带10及多个直带12,横带10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魔鬼毡14,可利用魔鬼毡14将横带10系在使用者的腰部,并依据使用者的腰围选择粘贴哪一个位置的魔鬼毡14以调整松紧度,当要开始游戏或训练时,其他人拉扯直带12,和拉带的使用者比拼角力。由于两片魔鬼毡14分别布满细钩及抓毛,利用细钩抓住抓毛的部分,因此魔鬼毡14的粘性很强,若非直接垂直将其撕开,而是从其它处施力,例如从水平方向,由于细钩会紧抓住抓毛的部分,将很难把拉带扯下,无法达到游戏或训练的目的。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先前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轮扣式拉带,以有效克服上述的该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轮扣式拉带,其利用轮扣夹做为连接元件,让使用者拉扯直带时,横带较易于从使用者身上挣脱。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轮扣式拉带,其在横带上设置一轮扣夹,使横带环绕在使用者腰部时可依据腰围调整松紧度。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扣式拉带,包括一轮扣夹,包含一第一夹体,设有一第一延伸部,其具有一第一轴孔;一第二夹体,对应第一夹体,第二夹体设有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三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具有一对应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利用一第一轴杆穿设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而限位;一转轮,设于第三延伸部上,且可抵触第一夹体;至少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弹性件的中段处连接于第一轴杆,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分别卡合于第一夹体及第二夹体上,弹性件控制第一夹体与第二夹体的作动;一横带,其一端连接第一夹体的末端,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夹体及转轮间,以形成一可环绕于一使用者身上的环状;及至少一直带,垂直连接于横带,以供使用者拉扯,以进行游戏或训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使横带能够方便的从使用者身上拉开,而进行角力、拉力游戏或是橄榄球、足球员的训练。底下由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图1为先前技术的拉带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横带使用长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拉力游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横带;12直带;14魔鬼毡;16轮扣式拉带;18轮扣夹;20横带;22直带;24第一夹体;26第二夹体;28转轮;30弹性件;32第一延伸部;34第一轴孔;36第二延伸部;38 第二轴孔;40第一轴杆;42第三延伸部;44第三轴孔;46第四轴孔;48第二轴杆;50第一限位部;52第二限位部;54第一限位孔;56第二限位孔;58穿孔;60棘轮;62第一使用者;64
重量体;66第二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轮扣式拉带16包括一轮扣夹18、一横带20及至少一直带22,横带20连接轮扣夹18,以形成可环绕于一使用者身上的环状,容后介绍。直带22垂直连接于横带20,且位于横带20的中段处,当直带22的数目大于二时,相邻直带22间的间距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直带22的数目为三条,可以缝线方式缝在横带20上,或是任一种可使直带22与横带20相连接方式皆可,在此不加以限定。其中,轮扣夹18包含一第一夹体24、第二夹体26、转轮28及至少一弹性件30。第一夹体24的两侧中段处,垂直延伸设有一第一延伸部32,其具有一第一轴孔34。第二夹体 26对应第一夹体24,第二夹体26的两侧中段处,垂直延伸设有一第二延伸部36,其具有一对应第一轴孔34的第二轴孔38,且第一轴孔34与第二轴孔38为上下对应叠合,如第一轴孔34位于第二轴孔38上方。可利用一第一轴杆40对应穿设于第一轴孔34与第二轴孔中 38间而限位,同时第一轴杆40可作为连接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26的横向连接件,且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26。此外,第二夹体26的两侧前段处,垂直延伸设有一第三延伸部 42,其具有一第三轴孔44,转轮28的中间贯穿有一第四轴孔46,且位于第二夹体26的两侧前段处的第三延伸部42之间。可利用一第二轴杆48穿设于第三轴孔44与第四轴孔46 间,使转轮28能横向固定于第二夹体26上,且可抵触第一夹体24的前段处内侧。其中第四轴孔46的孔径略大于第二轴杆48的直径,可使转轮28于第二轴杆48上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0的数目为二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26的两侧,每一弹性件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部52及一第二限位部54,而每一弹性件30的中段处 对应且分别连接于第一轴杆40的两端,并位于第一延伸部34及第二延伸部36之间,二个弹性件30的第一限位部50及第二限位部52分别卡合于第一夹体24的一第一限位孔54及第二夹体26的一第二限位孔56上,利用二该弹性件调整夹扣力。第一限位孔54及第二限位孔56分别位于接近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26的末端处。二个弹性件38控制第一夹体 24与第二夹体26的作动,第一夹体24的末端设有一穿孔58,如为矩形穿孔,便于横带20的一端穿设穿孔58,再弯折穿出穿孔58,并将横带20的一端以缝线方式缝在接近末端的横带20上,即可将横带20固定于第一夹体24的末端上。接续,横带20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夹体24的前段处及转轮28之间而定位,即可使横带20于使用者身上环绕成圈。其中,当使用者欲依据腰围尺寸而调整松紧度时,请同时配合图4所示,可同时按压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26的末端,二个弹性件30因受压而让第一夹体24及第二夹体 26的末端间的距离更为接近,甚至相抵触;相对的,第一夹体24的前段处及第二夹体26的转轮28间的距离变大,便于横带20快速置入且选择置入长度。当使用者放开第一夹体24 及第二夹体26的按压动作时, 二个弹性件30即弹性复位,使横带20夹设固定第一夹体24 的前段处及第二夹体26的转轮28之间。其中转轮28上更包含有等距的棘轮60,以增加棘轮60、横带20及第一夹体24间的摩擦力。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进行角力游戏的实施方法,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将横带20环绕一第一使用者62的腰部,选择最适合的松紧度使本实用新型的轮扣式拉带16不会松垮,而直带22则垂挂于使用者的腰际,其中横带20及直带22为非弹性长条带体。每一直带22的末端更设有一重量体64,使直带22下垂,以供一使用者抓握。此重量体64 为盛装有沙子、棉、塑料、石头或其它重量物的袋体,例如重量体64为球状,或是可将沙子、 棉、塑料、石头或其它重量物内置于直带22中,并将直带22末端缝合以形成重量体64。当要开始游戏或训练时,至少一第二使用者66拉扯直带22,即可与第一使用者62比拼腰力、 腿力,直到将轮扣式拉带16扯下为止。由于夹设于第一夹体24的前段处及第二夹体26的转轮28之间的横带20,由转轮28上的棘轮60而增加相接触的摩擦力,当拉扯力大于摩擦力时,转轮28即根据拉扯力的方向转动,以卸除横带20的卡掣状态,以解决习知无法将横带拉开的问题,如横带上的两片魔鬼毡因细钩紧抓抓毛,以致发生无法将横带从使用者身上拉开的窘境,进而无法确实的进行角力、拉力游戏或是橄榄球、足球员的训练。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的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轮扣夹,包含一第一夹体,设有一第一延伸部,其具有一第一轴孔;一第二夹体,对应该第一夹体,该第二夹体设有一第二延伸部及一第三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具有一对应该第一轴孔的第二轴孔,利用一第一轴杆穿设于该第一轴孔与该第二轴孔中而限位;一转轮,设于该第三延伸部上,且抵触该第一夹体;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该弹性件的中段处连接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分别卡合于该第一夹体及该第二夹体上, 该弹性件控制该第一夹体与该第二夹体的作动;一横带,其一端连接该第一夹体的末端,另一端穿设于该第一夹体及该转轮间,以形成一能够环绕于一使用者身上的环状;及至少一直带,垂直连接于该横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直带位于该横带的中段处,且该直带的数目大于二时,相邻该直带间的间距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分别垂直延伸于该第一夹体及该第二夹体的两侧中段处,且该第一延伸部的该第一轴孔与该第二延伸部的该第二轴孔为上下对应叠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延伸部垂直延伸于该第二夹体的两侧前段处,该第三延伸部设有一第三轴孔,该转轮的中间贯穿有一第四轴孔,利用一第二轴杆穿设于该第三轴孔与该第四轴孔间,使该转轮固定于该第二夹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转轮与该第二夹体呈横向设置,且该第四轴孔的孔径大于该第二轴杆的直径,使该转轮于该第二轴杆上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转轮上更包含有等距的棘轮,以增加该棘轮、该横带及该第一夹体间的摩擦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的数目为二时,其中段处对应且分别连接于该第一轴杆的两端,并位于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之间,二该弹性件的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分别卡合于该第一夹体的一第一限位孔及该第二夹体的一第二限位孔上,利用二该弹性件调整夹扣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直带的末端更设有一重量体使该直带下垂,以供一使用者抓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重量体为盛装有棉、塑料、沙子或石头的袋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扣式拉带,其特征在于,该重量体将棉、塑料、沙子或石头内置于该直带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扣式拉带,利用一条横带以环绕使用者身上,横带一端连接于轮扣夹的末端,另一端穿设于轮扣夹的第一夹体及第二夹体的转轮间,第一夹体及第二夹体间设有至少一弹性件,第一夹体及第二夹体的按压与否,能由弹性件的复位弹力特性而产生开合状态,因此随着使用者期望的松紧度调整横带穿设于轮扣夹内的位置。于横带上设有至少一条垂挂的直带,其他人拉扯直带,让使用者进行锻炼腰力和腿力的训练或角力、拉力游戏,且由于横带、第一夹体及转轮间具有摩擦力,当拉扯力大于摩擦力时,转轮即根据拉扯力的方向转动,以卸除横带的卡掣状态,并由弹性件调整夹扣力以适合使用者对象,以解决因无法将横带拉开,而无法达到游戏或训练的问题。
文档编号A63B21/16GK202028102SQ201020694349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4日
发明者吴宗圣 申请人:资新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