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轮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21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轮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单轮鞋结构,尤指鞋体下具有一加大直径的单一轮体,可增加滑行及旋转换向的灵活度并减少阻力,为可扩大轮鞋活动范围的单轮鞋。
背景技术
按,现在市面上的轮鞋,据说是荷兰人所创,为了不必等到冬天结冰的时候,也能享受到滑冰的乐趣,因此发明了轮鞋取代之,沿习至今,一般可分为直排轮鞋与双排轮鞋, 其结构在业界不断积极改良下,不但使各部功能更为完善,历年来也产生许多相关专利。譬如,已公开的中国台湾M 384050号专利案,所揭示的「直排轮鞋的轮架结构」就是一典型的代表例,主要在架体相对于鞋座底部设有一框架供轮体的轮轴穿设;再加上一些有效设计使中心轮的轮轴得以相对上下位移,以调整中心轮轮体底部的轮面高度,可藉由轴孔调整件延长轮子的使用寿命,让使用者可以调整最适当的高度差,来完成花式溜冰的转向动作,轮体能够与地面保持最佳的接触状态。又如已公开的中国TW公告编号第M0405号专利案所揭示的「轮式溜冰鞋收折结构」,其主要将该轮式溜冰鞋上的二轮组与阻尼组制作成可折收结构,使轮式溜冰鞋在收藏时,让二轮组与架体成一直线状,藉此将可减少轮式溜冰鞋在收藏时所需的空间,以改善习用轮式溜冰鞋在收藏时会占据较大空间的缺点。但无论直排轮鞋或双排轮鞋再如何改良创新,其两者的基本结构都存在一难以改变的共同缺点,就是其底下的轮子太小,导致滑行时阻力增大,而且轮鞋组成时又必须使用许多小轮子,因此造成更多阻力。另外,习知的轮鞋依轮径大小分成数种等级,相关国际轮鞋竞赛规则更对轮子的直径加以分类并限制参赛者使用,以目前可以使用的最大尺寸是IlOm m,而这尺寸却只适合室内场地使用,大大限制了习知轮鞋使用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因为国内专属场地寥寥无几,而且较好的场地收费上都不便宜,这便阻碍了青少年参与轮鞋运动的兴趣。有鉴于上述习用与前案轮鞋所存在的缺点,本创作人为改善上述习用与前案轮鞋所存在的缺失,经过多年的精心研究、设计及试验,而提供一种单轮鞋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轮鞋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使其可增加滑行比及旋转换向的灵活度并减少滑行阻力,足以容忍颠簸的路面,于一般脚踏车道上就可轻松顺畅的滑行,不必再局限于专门的场地,有效扩大轮鞋的休闲活动范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轮鞋结构,主要包括一轮架,其上方形成一接合台架,下方设有一叉口,该叉口的双臂前端设有剖接孔;一轮体,以中心轮轴穿过轮架下方的剖接孔及轮体的轮轴穿孔后以螺母锁固;以及,[0012]一鞋体,其底部与轮架的接合台架相接固定;藉此,使组成的轮鞋底下具有一加大直径的单一轮体。其中,该轮架双臂叉口的剖接孔边上设有限位孔,而该轮体于中心轮轴两边可串设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头部设有侧伸的L形定位钩,以插入前述限位孔中,使轮体获得良好的定位与稳固效果。其中,该轮架的接合台架上设有穿孔供螺丝穿锁固定于鞋体底下。其中,该鞋体与轮架间互设有活动的扣合或卡合机构。其中,该鞋体下方预设一开放承体以供鞋体踩踏组合,该承体可利用螺丝穿过轮架接合台架的穿孔与该接合台架锁固,而该承体前方设有承体头部,中间设有绑带,后方的后跟片设有扣件,使鞋体后跟与轮架扣合固定。其中,该鞋体枢连有可活动的稳定护套,该稳定护套设有系绑带与护带。其中,该轮架叉口的双臂呈镂空的倒三角架体。其中,该轮架为一体成型或两片式对组的π字型架体。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增加轮体滑行比及旋转换向的灵活度并减少滑行阻力,足以容忍颠簸的路面,于一般脚踏车道上就可轻松顺畅的滑行,不必再局限于专门的场地,有效扩大轮鞋的休闲活动范围。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他特点,兹举本实用新型较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以下所述。

图1 本实用新型固定式单轮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 本实用新型固定式单轮鞋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3 本实用新型单轮鞋结构上加设稳定护套的立体分解图。图4 本实用新型单轮鞋结构上加设稳定护套的立体组合图。图5 本实用新型活动可拆卸组合式单轮鞋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6 本实用新型活动可拆卸组合式单轮鞋结构的立体组合图。图7 本实用新型活动可拆卸组合式单轮鞋结构的另一立体组合图。图8 本实用新型鞋体与轮架组合的另一实施例分解图。图9 本实用新型鞋体与轮架组合的再一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单轮鞋结构,可分成固定式及活动可拆卸组合式两种,其中图1 图4所示者为固定式单轮鞋结构,主要包括一轮架1,其上方形成一接合台架11,于接合台架11上设有穿孔111,下方设有一叉口 12,该叉口 12的双臂13前端设有剖接孔14,于剖接孔14边上设有限位孔15,实施时该轮架1为一体成型的π字型架体(如图所示),另外也可用两片式对组而成(图未示), 又该轮架1叉口 12的双臂13呈镂空的倒三角架体,其两侧边均分别设有补强凸肋16及呈三角状的补强凸块17,以增加轮架1的强度;一轮体2,以中心轮轴21穿过轮体2的轮轴穿孔沈及轮架1下方的剖接孔14,该中心轮轴21 —端为轮轴扳把211,另端为锁固螺母25,而轮体2在中心轮轴21与螺母25 间可串设有一定位片对、一弹簧23,另在中心轮轴21与轮轴扳把211间则串设有一定位片 24、一弹簧23与一垫环22,其中该定位片M的头部设有侧伸的L形限位钩M1,使轮体2 组装时以中心轮轴21穿过轮体2的轮轴穿孔沈及剖接孔14后,两边可用L形限位钩241 插入轮架1叉口 12双臂13两边下方的限位孔15中,以获得良好的定位与稳固效果;以及,一鞋体3,其底部置在轮架1的接合台架11上,以螺丝18穿过接合台架11的穿孔 111而锁固于鞋体3底下,另外,如图3、4所示于鞋体3踝部的两侧枢连有可活动的稳定护套4,于该稳定护套4的另端则设有系绑带41与护带42,使穿着时可系绑于膝部及小腿部, 以增加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的稳定性及安全性。请参见图5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成活动可拆卸组合式的实施例,其主要是在该鞋体3与轮架1间互设有活动的卡合扣件35或卡合机构5,包括于该鞋体3下方预设一开放承体31以供鞋体3踩踏组合,该承体31可利用螺丝18穿过轮架1接合台架11的穿孔111与接合台架U锁固,而该承体31的前方设有承体头部32,承体31的中间具有绑带 33,承体31的后跟片34设有扣件35,藉此,使用时,可将鞋体3头部插入承体31的承体头部32,并令鞋体3后跟的扣件35与轮架1的固定件扣紧固定(如图5、6所示);并用反向动作将鞋体3的承体31与轮架1分离,而达到活动拆卸组合的实用功能。又如图7所示,鞋体3与轮架1的组合固定方式,可采用固定件36与固定带37的扣接方式来达成;另如图8、9所示,鞋体3与轮架1的组合亦可藉鞋体3的承体31底部所设的卡合机构5锁定的卡合螺丝51与轮架1的卡合孔112的互相卡合来达成。藉此,如图1 9所示,无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固定式或活动拆卸组合式,使其组成的轮鞋底下均可具有一加大直径的单一轮体2,故可增加轮体2滑行及旋转换向的灵活度并减少滑行阻力,足以容忍颠簸的路面,让使用者不必再局限于专门的场地,于一般脚踏车道上就可轻松顺畅的滑行,有效扩大轮鞋的休闲活动范围,从事有益身心的活动,既不必花钱租场地,又可以在户外吹吹风,呼吸新鲜空气,欣赏沿路美景。事实上,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单轮鞋在结构思想上源自国外风行的单轮车,对平衡感的训练很有助益,初学者只要经过适当的教导与训练不久即可熟练,更何况其使用时左右脚各有一轮,结构设计上已足以让前后脚稳定站立,在竞速时的加速可用习知的八字形左右交替蹬推,而停止的方法是沿用滑冰刀常用的侧身煞车法来达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突破先前的技术下,确实已达到所欲增进的功效,且也非熟悉该项技艺者所易于思及;再者,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曾公开,具进步性、新颖性,显已符合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的申请。上述具体的实施例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但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类技艺的人仕根据上述说明,及依以下申请专利范围所载的结构装置特征及在功效上所作等效性的变换或修改,其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者,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一轮架,其上方形成一接合台架,下方设有一叉口,该叉口的双臂前端设有剖接孔;一轮体,以中心轮轴穿过轮架下方的剖接孔及轮体的轮轴穿孔后以螺母锁固;以及,一鞋体,其底部与轮架的接合台架相接固定;藉此,使组成的轮鞋底下具有一加大直径的单一轮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架双臂叉口的剖接孔边上设有限位孔,而该轮体于中心轮轴两边串设一定位片,该定位片的头部设有侧伸的以插入前述限位孔中,使轮体获得良好定位与稳固效果的L形定位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架的接合台架上设有穿孔供螺丝穿锁固定于鞋体底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体与轮架间互设有活动的扣合或卡合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体下方预设一开放承体以供鞋体踩踏组合,该承体利用螺丝穿过轮架接合台架的穿孔与该接合台架锁固,而该承体前方设有承体头部,中间设有绑带,后方的后跟片设有扣件,使鞋体后跟与轮架扣合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体枢连有活动的稳定护套,该稳定护套设有系绑带与护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架叉口的双臂呈镂空的倒三角架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轮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架为一体成型或两片式对组的 π字型架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轮鞋结构,主要包括一轮架,其上方形成一接合台架,下方设有一叉口,叉口的双臂前端设有剖接孔;一轮体,以中心轮轴穿过轮架下方的剖接孔及轮体的轮轴穿孔后以螺母锁固;以及,一鞋体,其底部与接合台架相接固定;藉此,使组成的轮鞋底下具有一加大直径的单一轮体,可增加滑行比及旋转换向的灵活度并减少滑行阻力,足以容忍颠簸的路面,于一般脚踏车道上就可轻松顺畅的滑行,不必再局限于专门的场地,有效扩大轮鞋的休闲活动范围。
文档编号A63C17/08GK202096691SQ201120185790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陈晓邨 申请人:陈晓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