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玩摇杆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游戏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以具有供使用者放置手腕的部件的设计架构提升游戏舒适度的电玩摇杆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般,进行电玩游戏时,使用者需借助键盘、摇杆或按 钮等指令输入装置控制游戏人物,以执行游戏中的各式动作及技能,因此,若使用者得以轻松操控上述输入装置则可提升游戏的顺畅度并增进娱乐效果。有鉴于此,为使使用者得以尽情于游戏中,各厂商陆续推出各式摇杆控制器,诸如,可吸附于桌面上的单杆摇杆、以双手握持的摇控器或平放于桌面的摇控平台等等。又,上述琳琅满目的摇杆控制器中有些以复合功能、便于握持、轻便携带或特殊造型等为产品设计导向,但有更多的摇杆控制器以人体工学为产品设计概念。请参阅图1,为习知电玩摇杆控制台的外观图。如图所示,该电玩摇杆控制台I具有一本体10、一摇杆11及多个按钮12,该本体10呈方型盒体结构,且其顶侧高于底侧而使该本体10的上表面由顶侧朝底侧向下倾斜,以期利用由该上表面的倾斜角符合使用者手势而支撑手腕,降低使用者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的不适感。然而,该等按钮12的其中一部分处于该上表面底侧,且该摇杆11及其余的该等按钮12则置于近该上表面的顶侧处,如此,实用时,底侧处的该等按钮12将干扰使用者操控,且为避免误触该等按钮12,使用者需悬空手腕方能灵活操控该摇杆11及该等按钮12,造成大量的体力耗费及降低舒适感,同时,使用者需分心注意是否误触而无法随意地放置手腕,降低使用顺畅度。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习知技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而提升游戏舒适度的电玩摇杆控制器,装设提供使用者放置手腕的部件,以避免使用者长时间进行电玩游戏后出现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包含一底座及一操控面板,该底座呈箱体结构而具有一开口,用以容置一信号处理模组;该操控面板封闭该开口且设有一杆孔及多个钮孔,分别用以容置一摇杆及多个操控钮,该摇杆及该多个操控钮电讯连接该信号处理模组,该电玩摇杆控制器的特征在于该电玩摇杆控制器的该底座一侧以一角度0朝该开口方向延伸弯折而形成一手托部,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腕,且该手托部与该杆孔的距离D1为60 130厘米,该手托部与该多个钮孔的距离D2为30 130厘米。其中该角度0为90 105度,该手托部的表面呈平面状,或者,该手托部的表面呈圆弧状且具有一弧角R,且该弧角R为50 155厘米。如此,倾斜平面的该手托部即可顺应使用者手势而稳定地支撑手腕,减少使用者的体力耗费,又进一步地,透过该手托部的倾斜弧面更可完全贴合手腕及手掌,以确实支撑而有效提升使用舒适度。并且,当手腕放置于该手托部时,为方便使用者操控该摇杆及该等操控钮,该手托部的前端至该杆孔的中心点的距离D1较佳为80 110厘米,而该手托部的前端至该多个钮孔的中心点的距离D2则较佳为60 100厘米。综上所述,该电玩摇杆控制器以具有一倾角的该手托部辅助支撑使用者的手腕,以提供使用者舒适的游戏环境,并且,该摇杆及该等操控钮邻近置于该手托部的设计理念更方便使用者无需大幅移动手腕即可轻松操控,提升操作顺畅度,进而使使用者尽情享受游戏的娱乐效果。
图I为习知电玩摇杆控制台的外观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玩摇杆控制台;10_本体;11_摇杆;12_按钮;2-电玩摇杆控制器;20-底座;200-手托部;201-座孔;21-操控面板;210-杆孔;211_钮孔;212~洞孔;22_信号处理模组;220_信号指示灯;23_摇杆;24_操控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谨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敬请参阅。请参阅图2 4,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分解图、外观示意图及使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进行电玩游戏时,使用者一般先将卡带或光碟装置入一游戏主机(图未示)以执行游戏软体,并透过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使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连结该游戏主机,如此,使用者即可藉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操控游戏角色而开始进行游戏动作。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包含可由金属或塑胶材料所制成的一底座20及一操控面板21。该底座20略呈矩形箱体结构而形成一容置空间及一开口,但该底座20的四边角缺角,故可称为略八边形箱体结构。该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一信号处理模组22,且该底座20 —侧以一角度9,例如角度90° 105°朝该开口方向延伸弯折而形成平面状的一手托部200,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腕,以避免使用者长时间游戏后出现手腕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顺带一提,该底座20相对于该手托部200的一侧设有多个座孔201,供以容置电源开关、连接器及连接线(图未示)等,使该信号处理模组22透过连接器及连接线耦接至该游戏主机或其他终端装置而传送信号资料。该操控面板21封闭该开口且设有一杆孔210、六个钮孔211及多个洞孔212,分别用以容置一摇杆23、六个操控钮24及多个信号指示灯220,且该多个信号指示灯220设于该信号处理模组22,以显示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的运作状态,而该摇杆23及该多个操控钮24电讯连接该信号处理模组22,以将使用者的动作指令透过该信号处理模组22转送至该游戏主机。并且,为方便使用者操控该摇杆23及该多个操控钮24,该手托部200的前端至该杆孔210的中心点的距离D1为60 130厘米,而该手托部200的前端至该多个钮孔211的中心点的距离D2为30 130厘米。再者,为配合使用者的手指型态,该多个操控钮24可呈三对三并排设置而形成具弧度的上下双排设计方式,且较邻近该手托部200前端的该下排操控钮24相对于该上排操控钮24设置于较接近该摇杆23的位置。又,该每一排的三个操控钮24中,较远离该摇杆23的第二、三颗操控钮24排列于同一水平位置,而较邻近该摇杆23的第一颗操控钮24则置于低于上述水平的位置,亦即,第一颗操控钮24的中心点至该手托部200前端的距离D2小于第二、三颗操控钮24的距离D2。如此,每一排的三个操控钮24即分别正确地置于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摆放位置而符人体工学,使用者得以轻松地按压该多个操控钮24。承上,请一并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为完全顺应使用者手势,该手托部200的表面可以呈圆弧状且具有一弧角R,例如弧角R为50 155厘米弯折而呈圆弧状,使该手托部200表面贴合手腕及手掌而稳定支撑人手,以大幅提升游戏时的使用者舒适度。又,为方便使用者在不移动手腕的情况下即可轻松操控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该手托部200的前端至该杆孔的中心点的距离D1较佳地为80 110厘米,而该手托部200的前端至该多个钮孔211的中心点的距离D2则较佳为60 100厘米。如此,使用者即可轻松地操控该摇杆23及该多个操控钮24,而得以顺畅执行游戏动作或技能,提升娱乐效果。于本实施方式中,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可设有一个摇杆23及八个操控钮24,以扩充指令种类及操作模式而强化该电玩摇杆控制器2的功能。该摇杆23配置于该操控面板21 一侧,而该多个操控钮24配置于该操控面板21另一侧,且该多个操控钮24呈具弧度的四对四双排设置,其中,较邻近该手托部200顶端的一排的该多个操控钮24较邻近该摇杆23。又每一排中,较远离该摇杆23的第二、三、四颗操控钮24排列于同一水平位置,而较邻近该摇杆23的第一颗操控钮24则置于低于上述水平的位置,使每一排的四颗操控钮24皆符合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摆放位置,以大幅减低使用者的体力耗费,提升游戏顺畅度。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的较佳实施例,而非为限制性。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多个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玩摇杆控制器,包括一底座及一操控面板,该底座呈箱体结构且具有一开口,用以容置一信号处理模组;该操控面板封闭该开口,且设有一杆孔及多个钮孔,分别用以容置一摇杆及多个操控钮,该摇杆及该多个操控钮电讯连接该信号处理模组,该电玩摇杆控制器的特征在于 该电玩摇杆控制器的该底座一侧以一角度Θ朝该开口方向延伸弯折而形成一手托部,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腕,且该手托部与该杆孔距离D1为60 130厘米,该手托部与该多个钮孔距离D2为30 130厘米。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角度Θ为90 105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手托部的表面呈平面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手托部的表面呈圆弧状且具有一弧角R。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弧角R为50 155厘米。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手托部的前端至该杆孔的中心点的距离D1优选为80 110厘米。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玩摇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手托部的前端至该多个钮孔的中心点的距离D2优选为60 100厘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玩摇杆控制器,其包含一底座及一操控面板,该底座呈箱体结构而具有一开口,且其一侧以一角度θ朝该开口方向延伸弯折而形成一手托部,用以承托使用者的手腕,使提升使用者舒适度。该操控面板封闭该开口并穿设有一摇杆及多个操控钮,且该手托部与该摇杆距离D1为60~130厘米,该手托部与该等操控钮距离D2为30~130厘米,如此,当使用者的手腕放置于手托部时即可直接轻松地操控摇杆及多个操控钮,提升实用顺畅度。
文档编号A63F13/02GK202538327SQ20122014035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5日
发明者黄仲农 申请人:黄仲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