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2074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它主要包括机架、多个支架,转轴、带传动机构、飞轮、曲柄、脚部训练机构、手部训练机构、座椅、脚踏;其中各支架固定在机架上,两根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架上,大带轮和小带轮、飞轮分别安装在转轴上,曲柄一端连接转轴,一端连接脚部训练机构连杆组件,脚踏安装在脚部训练机构连杆组件上。手部训练机构连杆组件分别与脚部训练机构连杆组件和支架铰接成转动副。座椅安装在机架上,且能前后移动。该机器能保证人在坐姿下进行健身时,手部和脚部能同时得到训练,增强了肢体的协调性能,提高了锻炼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大众健身活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健身器材走进了人们的家庭,使得人们在家就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已有的健身器材如椭圆机,卧式健身车等健身器材虽然在人们健身运动中做出较大贡献,但是这些健身器材均存在一些缺点,如椭圆机需要人站立训练,会使训练时不够舒适。健身车虽能够在坐姿下训练,但其轨迹为单一的圆周运动,幅度不可调节,且不能实现手部脚部同时训练。

【发明内容】
: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综合了椭圆机椭圆高效率训练轨迹的优点和健身车坐姿下舒适训练的特点,创造了一种新型坐式健身车。实现人在坐姿状态下进行手部,脚部同时训练。提高人体锻炼效率。
[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包括:
[0006]水平设置的机架,在所述机架轴线上依次竖立固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在所述第三支架上固设有椅面;
[0007]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为载体设有左脚训练机构、右脚训练机构、左手训练机构以及右手训练机构;
[0008]所述左脚训练机构包括:
[0009]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一滑块、左脚踏以及倾斜设立的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构成回转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构成回转副,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所述左脚踏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
[0010]所述左手训练机构包括:
[0011]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第一手柄,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左脚训练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构成回转副,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末端铰接构成回转副,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三连杆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手柄固定连接;
[0012]在所述机架的轴线上,所述左脚训练机构与所述右脚训练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左手训练机构与所述右手训练机构对称分布。
[0013]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大带轮、同轴设置的小带轮和飞轮,所述大带轮与小带轮之间以皮带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大带轮轴铰接构成回转副。
[0014]所述椅面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0015]所述飞轮或为磁控阻尼轮以调节阻力大小。
[0016]所述左脚踏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上。
[0017]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8]本发明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左脚/右脚训练机构能使腿部训练呈椭圆形,且轨迹可以调节,其导轨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保证了人在坐姿状态下腿部训练的舒适度。增加了飞轮,可以使整个训练过程更加平稳。本发明能使人在坐姿状态下具有手部和脚部同时训练的功能,提闻了训练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发明的左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右侧视图。
[0020]图中标号:1机架,2左脚踏,3第一支架,4第一导轨,5第一曲柄,6大带轮,7第四连杆,8第一连杆,9右脚踏,10第三连杆,11第五连杆,12椅面,13第三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一手柄,16第六连杆,17第一滑块,18小带轮,19小带轮轴,20第二连杆,21第二曲柄,22第二导轨,23飞轮,24第二手柄,25大带轮轴,26皮带,27第二滑块。
[0021 ]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结合图1、2,本实施例的坐式健身器,其包括:
[0023]水平设置的机架1,在机架上沿其轴线依次竖立固设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3,在第三支架上固设有椅面12 ;具体设置中,为减少占地面积,机架I可设置为一根长的方管形状结构,在两端设置支腿以提高稳定性,整个机架呈工字型。
[0024]以上述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14为载体设有左脚训练机构、右脚训练机构、左手训练机构以及右手训练机构;其中,手部训练机构更靠近椅面所在处。
[0025]具体设置中,左脚训练机构包括:
[0026]第一曲柄5、第一连杆8、第一滑块17、左脚踏2以及倾斜设立的第一导轨4,其中,第一导轨朝向椅面所在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以提高使用者坐着锻炼的舒适度。上述第一曲柄5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杆8的一端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17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一滑块17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轨4上,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14上;左脚踏2设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杆8上,调节脚踏的位置可改变运动轨迹。
[0027]左脚训练机构与右脚训练机构以机架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右脚训练机构包括:第二曲柄21、第二连杆20、第二滑块27、右脚踏9以及倾斜设立的第二导轨22,右脚训练机构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与左脚训练机构中各部件的连接方式相同,不再赘述。具体设置中,第一曲柄5与第二曲柄21的一端均与传动装置的大带轮轴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曲柄5与第二曲柄21具有180°的相位角。
[0028]左手训练机构包括:
[0029]第三连杆10、第四连杆7以及第一手柄15,第四连杆7的一端与左脚训练机构的第一连杆8的中部铰接构成回转副,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0的末端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三连杆的中部与第二支架14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三连杆的首端与第一手柄15固定连接;[0030]同样地,左手训练机构与右手训练机构以机架的轴线呈轴对称分布,右手训练机构包括:第五连杆11、第六连杆16以及第二手柄24,右手训练机构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与左手训练机构中各部件的连接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0031]具体设置中,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架3上的大带轮6、同轴设置的小带轮18和飞轮23,其中,大带轮6和小带轮18分别通过大带轮轴25和小带轮轴19架设在第一支架3上,飞轮装配在小带轮轴19上。大带轮6与小带轮18之间以皮带26连接;第一曲柄5的一端与大带轮轴25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飞轮23或采用磁控阻尼轮以调节阻力大小,为提高摩擦力,椅面12上设置有凹凸纹理,此外,椅面在第三支架上可以前后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者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平设置的机架(I ),在所述机架轴线上依次竖立固设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14)以及第三支架(13),在所述第三支架上固设有椅面(12); 以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为载体设有左脚训练机构、右脚训练机构、左手训练机构以及右手训练机构; 所述左脚训练机构包括: 第一曲柄(5)、第一连杆(8)、第一滑块(17)、左脚踏(2)以及倾斜设立的第一导轨(4),所述第一曲柄(5)的一端与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传动装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铰接构成回转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17)铰接构成回转畐0,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4)上,所述第一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上;所述左脚踏(2)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8)上; 所述左手训练机构包括: 第三连杆(10)、第四连杆(7)以及第一手柄(15),所述第四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左脚训练机构的第一连杆的中部铰接构成回转副,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10)的末端铰接构成回转副,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架(14)铰接构成回转副,第三连杆的首端与所述第一手柄(15)固定连接; 在所述机架的轴线上,所述左脚训练机构与所述右脚训练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左手训练机构与所述右手训练机构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3)上的大带轮(6)、同轴设置的小带轮(18)和飞轮(23),所述大带轮(6)与小带轮(18)之间以皮带(26)连接;所述第一曲柄(5)的一端与大带轮轴(25)铰接构成回转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12)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23)或为磁控阻尼轮以调节阻力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坐式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脚踏(2)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杆(8)上。
【文档编号】A63B22/06GK103611264SQ20131064808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勇, 伍保华, 刘正士, 陈恩伟, 陆益民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