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05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包,其包括包主体及可拆下的包带,包主体上相对设有第一扣具,且包主体上设有第二扣具,所述包主体上设有可折叠的搭件,该搭件上设有第三扣具,包带两端均设有卡具,且当该卡具与相应的第一扣具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挎包用,且当该卡具与相应的第二扣具和第三扣具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背包用,通过上述结构,只需将包带分别与不同的扣具连接,就可实现背包和挎包之间的转换,方便了使用者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携带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了使用者的更高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多功能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长,包的款式也多种多样化。但是,按包的携带方式来分类的话,包主要为两大类:背包和挎包。
[0003]普通的背包和挎包是不能兼容的,但是人们在外出途中可能会去到不同的场合做不同的事,有时背包比较方便,而有时挎包又比较方便。比如出去旅游需长时间携带大量较重的物品,肯定是背包比较好,而如果是包里的物品不重且需要经常从包里取放物品,则肯定是挎包方便。
[0004]因而针对上述问题,本设计人设计了一款既可做背包用又可作挎包用的多功能包,方便了使用者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携带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了使用者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挎两用的多功能包。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主体及可拆下的包带,包主体上相对设有第一扣具,且包主体上设有第二扣具,所述包主体上设有可折叠的搭件,该搭件上设有第三扣具,包带两端均设有卡具,该卡具能够与相应的第一扣具卡接或能够与相应的第二扣具和第三扣具卡接。
[0008]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及第三扣具均为卡环,所述卡具为钩扣。
[0009]所述搭件包括一面层和一底层,且底层设有一开口,所述包主体上设有连接口,所述开口与连接口对接,且开口的边沿与连接口的边沿缝合。
[0010]所述开口的边沿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口的边沿与连接片缝合。
[0011 ] 所述面层上设有第一拉链。
[0012]所述底层上设有第二拉链。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包主体及可拆下的包带,包主体上相对设有第一扣具,且包主体上设有第二扣具,所述包主体上设有可折叠的搭件,该搭件上设有第三扣具,包带两端均设有卡具,且当该卡具与相应的第一扣具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挎包用,且当该卡具与相应的第二扣具和第三扣具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背包用,通过上述结构,只需将包带分别与不同的扣具连接,就可实现背包和挎包之间的转换,方便了使用者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的携带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了使用者的更高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挎包使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背包使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挎包与背包的转换状态示意图;
[0018]图4是包主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包,包主体I及可拆下的包带2,包主体I成长方筒状,包主体I上相对设有第一扣具3,第一扣具3具体位于包主体I的两端面上,且包主体I上设有第二扣具4,而第二扣具4位于包主体I侧面上,所述包主体I上设有可折叠的搭件5,该搭件5上设有第三扣具6,具体实例中,该搭件5两端均设有第三扣具6,包带2两端均设有卡具7,且当该卡具7与相应的第一扣具3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挎包用,且当该卡具7与相应的第二扣具4和第三扣具6卡接后,该包为可以做背包用,本具体实例中为单肩背包,当然上述只是具体实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如果采用两条包带2卡接上扣具,则可作为双肩包使用。
[0020]如图3所不,搭件5包括一面层8和一底层9,且底层9设有一开口,所述包主体I上设有连接口,所述开口与连接口对接,且开口的边沿与连接口的边沿缝合,因而搭件5的内腔与包主体I的内腔连成一体,从而在做背包使用时会有较大的空间。为了使包整体更牢固,开口的边沿设有连接片10,所述连接口的边沿与连接片10缝合。当作为挎包使用时,搭件5两边向下折,底层9紧贴包主体I,面层8向外,面层8上设有第一拉链11,从而可以通过拉开第一拉链11而向包内取放物品;当作为背包使用时,搭件5两边向上折并拢,底层9朝外,底层9上设有第二拉链12,从而可以通过拉开第二拉链12而向包内取放物品。
[0021 ] 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具3、第二扣具4及第三扣具6均为卡环,所述卡具7为钩扣,卡环与钩扣均为本领域常用卡接件,因而具体结构在此不详述,但是,上述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限制,扣具和卡具7也可分别是配合的公插扣与母插扣。
[00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主体及可拆下的包带,包主体上相对设有第一扣具,且包主体上设有第二扣具,所述包主体上设有可折叠的搭件,该搭件上设有第三扣具,包带两端均设有卡具,该卡具能够与相应的第一扣具卡接或能够与相应的第二扣具和第三扣具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具、第二扣具及第三扣具均为卡环,所述卡具为钩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搭件包括面层和底层,且底层设有开口,所述包主体上设有连接口,所述开口与连接口对接,且开口的边沿与连接口的边沿缝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沿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口的边沿与连接片缝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上设有第一拉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上设有第二拉链。
【文档编号】A45F3/04GK203505872SQ20132051668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2日
【发明者】李志华 申请人:中山日高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