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械,是一种滑雪板,适用于高山滑雪的双板、单板、越野滑雪自由技术项目,提高高速滑行中回转大幅度减少侧向脱滑、跌倒,增加弧线滑行速度。
背景技术:
:高山滑雪设置小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速降和单板,其共同点是:运动中均需要在高速滑行时急转弯。现代高山滑雪的滑雪场地由以前的依靠自然降雪形成滑雪场进化到使用造雪机和压雪机人工造雪建设滑雪场,人工造雪湿度大、压雪机压雪密度大,冷冻后硬度高,其形成的滑雪场地相比于自然降雪的滑雪场,雪层呈冰状雪,表面硬度明显增加,有滑雪“高速公路”之称;而用于高山滑雪比赛的滑雪板改进到头宽、腰窄、尾略宽的卡宾板,并且在滑雪板的沿周设置金属边。现有技术的卡宾板其底面为光滑的平面,在这样的场地高速滑行中急转弯时,滑雪板的内侧立刃与地面呈45°夹角切入雪层,在冰状的雪道上产生横侧向脱滑距离长、减速大,严重影响比赛成绩,即使是在雪质较软的场地上也偶有冰面,滑行中立不住刃,突然的横侧脱滑不仅影响比赛成绩,而且会使滑雪者摔倒。在高速滑行中,在雪质坚硬的场地转弯时横侧向脱滑距离为“0”,获得最佳的弧线速度,是高山滑雪科研人员、教练员、运动员永远追求的目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滑雪板,有槽部分滑雪板的内侧立刃切入雪层的夹角为90°,能够有效的防止横侧向脱滑,增加弧线速度,从而提高比赛成绩。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滑雪板,它包括滑板和雪鞋固定器,其特征是:在滑板底面的两边各设置三组槽,其三组槽分别为设置在滑板底面头部的头端槽、腰部的腰部槽和尾部的尾端槽。所述三组槽的结构是:所述每个槽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圆弧形,槽的全长为:头端槽14-20cm,腰部槽24-33cm,尾端槽14-20cm。所述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槽的结构为:槽的高度为4mm,宽度为8mm。所述截面为圆弧形的槽的结构为:槽的高度为2mm,宽度为近似8mm。本实用新型的滑雪板适用于以人工造雪机进行人工造雪、以压雪机处理的滑雪场,并且用于高山滑雪设置的小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速降和单板项目,其优势与滑雪场的雪质硬度成正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滑雪板,其分别设置的三组槽,能够在滑雪板的内侧立刃45°切入雪层时,其有槽部分立刃呈90°,槽口同时切入雪层,使得滑雪板的内侧刃与地面呈90°夹角。同样立刃45°,本实用新型滑雪板有槽部分达到Sin90°的效果,现有技术的卡宾板只能达到Sin45°的效果。Sin90°-Sin45°=0.2929,其差为0.2929,Sin90°/Sin45°=√2,其商为√2倍,两种滑雪板的数学表达,反映两种滑雪板的区别程度为29.29%。将三组槽分别设置在滑板底面的头部、腰部和尾部的位置,能够最大限度防止横侧向脱滑,增加弧线滑行速度。具有结构简单、速度快、效果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滑雪板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的I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6的B-B剖视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3的III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8的C-C剖视放大示意图;图10为现有技术滑雪板和本实用新型滑雪板切入雪层的对比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2的头端槽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2的腰部槽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2的尾端槽的剖面放大示意图。图中:1头部,2滑板,3雪鞋固定器,4腰部,5尾部,6尾端槽,7腰部槽,8头端槽,9现有技术的卡宾板,10小回转滑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图10,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用于1.6米的小回转滑雪板10,它包括滑板2和雪鞋固定器3,在滑板2底面的两边各设置三组槽,其三组槽分别为设置在滑板2底面头部1的头端槽8、腰部4的腰部槽7和尾部5的尾端槽6,其三组槽的截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每个槽的全长为:头端槽8的长=14cm,腰部槽7的长=24cm,尾端槽6的长=14cm,槽的高度为4.0mm,宽度为8.0mm。参照图11~图13,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每个槽的截面为圆弧形,其高度为2mm,宽度为近似8mm。本实施例以现有技术的卡宾板9改制而成。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滑板2底面的头部1、腰部4和尾部5的一边各设置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头端槽8、腰部槽7和尾端槽6,在滑板2底面的头部1、腰部4和尾部5的另一边各设置截面为圆弧形的头端槽8、腰部槽7和尾端槽6。所述三组槽分别用于高山滑雪设置的小回转、大回转、超级大回转、速降项目时,其槽的全长见表一。表一槽的全长头端尾端腰部4小回转14cm14cm24cm大回转16cm16cm26cm超级大回转18cm18cm28cm速降20cm20cm30cm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