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6457阅读:2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球类产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属于人类生活需要-运动-球类领域。

背景技术:
羽毛球一般分为天然毛片羽毛球和人造毛片羽毛球两大类,其中人造毛片羽毛球又分为两种,一种连体人造毛片羽毛球,俗称尼龙球,人造毛片一次注塑成型为一个整体;另一种为单体人造毛片羽毛球,即用16根单体人造毛片和球头组合成一个羽毛球,其外形和天然毛片羽毛球相近。多年前,曾有过树脂材料毛杆与发泡材料叶片组合的单体人造毛片羽毛球,因其毛杆刚性较差,叶片交叠顺序错乱等问题,没有实现大面积推广。近期,又出现一种碳纤维材料毛杆与发泡材料叶片组合的单体人造毛片羽毛球,毛杆刚性虽得以提高,但使用效果还是有些不尽如人意,且有潜在的改进空间。单体人造毛片羽毛球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人造毛片羽毛球产品,其飞行状态和打感已经同天然毛片羽毛球十分接近,只是叶片交叠顺序错乱,以及毛杆触碰硬物易折断等缺陷还有待改进,叶片材料档次也有待提高。为了给大众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人造毛片羽毛球,亟待推出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人造毛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该人造毛片毛杆刚韧性配置将更为合理,叶片外观档次也有明显提高,用其制得的羽毛球耐打性强,并保证其飞行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造毛片,包括毛杆和固定在毛杆一端的叶片,所述毛杆是用一种碳纤维复合片材冲切成的一根扁平条形体,所述叶片是一种外形与树叶相似的片状体,将其用粘结或热合工艺固定在毛杆一端,毛杆和叶片的组合体即为人造毛片。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毛杆所用碳纤维复合片材为层叠式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毛杆是一根扁平条形体,将以毛杆长度中点为基准分上、下两段说明,从基准处往上至顶端为上段,上段正面和背面均为等腰梯形,左、右两侧面均为长方形,故上段正面和背面互相平行,两侧面则不平行,顶端宽度小于基准处宽度;从基准处往下至底端为下段,下段正面和背面均为长方形,左、右两侧面也是长方形,故下段正面和背面互相平行,两侧面也互相平行,下段宽度即为基准处的宽度,底端处有两个对称倒角。毛杆上、下段长度相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毛杆上段正面与毛杆下段正面同为一个平面,同时,毛杆上段背面与毛杆下段背面也同为一个平面,毛杆正面和背面均为白色。毛杆上、下段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毛杆下段宽度设定为2±0.5毫米,毛杆厚度设定为0.4±0.05毫米、0.5±0.05毫米、0.6±0.05毫米、0.7±0.05毫米、0.8±0.05毫米、0.9±0.05毫米。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叶片是一种外形与树叶相似的片状体,将其用粘结或热合工艺固定在毛杆的上段部。叶片中心线和毛杆中心线重合,叶片平面与毛杆正面和背面平行,叶片下端头和毛杆基准处齐平,上端头则超出毛杆上段顶端,叶片长度比毛杆上段多出一截。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叶片两侧边均为一条相切多段弧曲线,两侧边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上宽下窄,叶片最宽处的宽度设定为:6±0.5毫米、7±0.5毫米、8±0.5毫米、9±0.5毫米、10±0.5毫米、11±0.5毫米、12±0.5毫米、13±0.5毫米、14±0.5毫米、15±0.5毫米。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羽毛球,即由上述人造毛片和球头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毛片适于工厂化批量生产,尺寸与重量一致性好,能有效改进上述人造毛片的缺陷,提高其耐用性,保证其飞行质量,同时,可替代鹅鸭毛片原料,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2实施例毛杆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图3为图3实施例毛杆下段的A-A剖面放大图;图4为图2实施例叶片的主视图。图中:1为毛杆;2为叶片;3为毛杆中点基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包括毛杆1和固定在毛杆1上段的叶片2,还有毛杆中点基准3。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图1实施例毛杆1的主视图及侧视图,毛杆1是一根扁平条形体,以其长度中点为基准3将毛杆1分上、下两段,两段长度相等,即A1=A2。从基准3处往上至顶端为上段,上段正面和背面均为等腰梯形,左、右两侧面均为长方形,故上段正面和背面互相平行,两侧面则不平行,顶端宽度B2小于基准3处宽度B1,厚度为C;从基准3处往下至底端为下段,下段正面和背面均为长方形,左、右两侧面也为长方形,故下段正面和背面互相平行,两侧面也互相平行,下段宽度为基准3处的宽度B1,厚度为C,底端处有两个对称倒角。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为图2实施例毛杆1下段的A-A剖面放大图,毛杆1下段的宽度为B1,毛杆1厚度为C,为层叠式复合结构。实施例4:如图2、图3所示,毛杆1上段正面与毛杆1下段正面同为一个平面;毛杆1上段背面与毛杆1下段背面也同为一个平面,毛杆1正面和背面均为白色,毛杆1上、下段厚度相等,同为厚度C。实施例5:如图2、图3所示,毛杆1下段宽度B1的数值设定为2±0.5毫米,毛杆1厚度C的数值设定为0.4±0.05毫米、0.5±0.05毫米、0.6±0.05毫米、0.7±0.05毫米、0.8±0.05毫米、0.9±0.05毫米。实施例6:如图1、图4所示,叶片2是一种外形与树叶相似的片状体,将其用粘结或热合工艺固定在毛杆1的上段部,叶片2下端头和毛杆1基准3处齐平,上端头则超出毛杆1上段顶端一截,超出部分为D,故而叶片2的长度为A1+D,叶片2中心线和毛杆1中心线重合,叶片2平面与毛杆1正面和背面平行。实施例7:如图4所示,叶片2两侧边均为一条相切多段弧曲线,并以中心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上宽下窄,叶片2最宽处宽度E的数值设定为:6±0.5毫米、7±0.5毫米、8±0.5毫米、9±0.5毫米、10±0.5毫米、11±0.5毫米、12±0.5毫米、13±0.5毫米、14±0.5毫米、15±0.5毫米。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对本实施例做出一些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将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