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6795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吊舱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旅游吊舱结构由氦气球通过上下牵引,将人员载入空中,观看远处风光使用,但是现有技术的旅游用吊舱结构,普遍采用一层围壁来形成吊舱,这种吊舱结构整体强度不高,影响整个吊舱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吊舱结构,它整体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从而提高了其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舱结构,它包括:环形围体,所述环形围体内围成一载人舱,所述环形围体具有多个承载框,并且所述承载框沿着环形围体的径向设置;吊接组件,所述吊接组件具有多根吊索,所述吊索的下端与相应的承载框的内侧相连。进一步,所述吊接组件还具有吊圈,所述吊索的上端与所述吊圈相连。进一步,所述吊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卸扣,所述吊索的上端通过卸扣与所述吊圈相连,所述吊索的下端通过卸扣与所述承载框相连。进一步为了避免吊索同时断裂的现象,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每根吊索中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长子吊索和短子吊索。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环形围体的具体结构,所述环形围体还具有内围壁、外围壁和底盘,所述内围壁连接在承载框的内侧,所述外围壁连接在承载框的外侧,所述底盘连接在承载框的底部。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内围壁的具体结构,所述内围壁具有内侧围管和连接在内侧围管上的内侧围栏。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外围壁的具体结构,所述外围壁具有外侧围管和外侧上围管以及连接在外侧围管上的外侧围栏。进一步为了方便进入载人舱,所述外围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开门。进一步,所述内开门上设置有门围栏;和/或所述外围壁的底部在内开门相应的部位上设置有踏步。进一步,所述承载框的内侧设置有承载轴,所述吊索的下端与相应的承载轴的顶部相连。进一步,所述承载框的底端还设置有万向脚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吊接组件用于连接整个环形围体和氦气球,人员进入载人舱后均匀分布在围栏内,氦气球通过吊接组件带动整个环形围体上升和下降;2、内侧围栏和外侧围栏以及底盘可以采用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结构刚性高,载重大,能承载31人,安全性高。3、内开门都只能往内开,不能往外开,提高整个吊舱的安全性。4、每根吊索中有两种类型,一种稍长为长子吊索,一种稍短为短子吊索,如果有一种吊索拉断后,还有另一种吊索能承载,提高了整个吊舱结构的安全性。5、吊舱下降过程中可以通过万向脚轮进行减震,整个吊舱都可以通过万向脚轮进行前后移动。6、整个吊舱结构都可以拆散,便于现场运输,同时现场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舱结构的立体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舱结构的立体图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索与吊圈的连接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索与承载轴的连接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吊舱结构,它包括:环形围体,所述环形围体内围成一载人舱,所述环形围体具有多个承载框2,并且所述承载框2沿着环形围体的径向设置;吊接组件,所述吊接组件具有多根吊索10,所述吊索10的下端与相应的承载框2的内侧相连,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的吊索设置有八个,相应的承载框2也设置有八个。如图1所示,所述吊接组件还具有吊圈11,吊索10的上端与所述吊圈11相连。如图3、4所示,所述吊索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卸扣,所述吊索10的上端通过卸扣与所述吊圈11相连,所述吊索10的下端通过卸扣与所述承载框2相连。每根吊索10中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长子吊索和短子吊索,如果有一种吊索10拉断后,还有另一种吊索10能承载,提高了整个吊舱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所述环形围体还具有内围壁、外围壁和底盘,所述内围壁连接在承载框2的内侧,所述外围壁连接在承载框2的外侧,所述底盘连接在承载框2的底部。如图1所示,所述内围壁具有内侧围管8和连接在内侧围管8上的内侧围栏,所述内侧围管8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的内侧围管8设置有32根,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所述外围壁具有外侧围管3和外侧上围管1以及连接在外侧围管3上的外侧围栏4,所述外侧围管3和外侧上围管1均可以设置多个,外侧上围管1较外侧围管3粗,本实施例的外侧围管3设置有32个,所述外侧上围管1设置有八个。内侧围栏和外侧围栏6以及底盘可以采用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制造,结构刚性高,载重大,能承载31人,安全性高。如图1所示,所述外围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内开门7,本实施例的内开门设置有两个,但是不限于此,本实施例的内开门7都只能往内开,不能往外开,提高整个吊舱结构的安全性。如图1所示,所述内开门7上设置有门围栏6;所述外围壁的底部在内开门7相应的部位上设置有踏步5。如图1所示,所述承载框2的内侧设置有承载轴9,所述吊索10的下端与相应的承载轴9的顶部相连。另外,所述承载框2的底端还设置有万向脚轮12,吊舱下降过程中可以通过万向脚轮12进行减震,整个吊舱都可以通过万向脚轮12进行前后移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