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2195阅读:4073来源:国知局
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娱乐产品,特别是一种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



背景技术:

近年兴起的充气游乐产品--碰碰球,是指使用完全闭气的弹性薄膜制造,通过充气膨胀成型,在封闭气嘴后保持中间开洞的球状,人可以钻入洞中,穿着气球,进行自由行走或碰撞动作游玩的玩具。

现有碰碰球的结构大都为由多个气囊依次左右固定连接的环形体,并且各气囊均为独立气室和气嘴,相邻两气囊之间的连接采用高频熔接或者直接用胶粘接。这种碰碰球结构存在充放气操作麻烦及加工麻烦、破损率较高、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另外这种充气成型的可穿戴球形,要满足中间开洞,周围是厚壁气囊的形状,所以大都要通过中间的拉带来连结内外两个面,控制充气膨胀的对称形状,并起加固作用。通常碰碰球的拉带为绳状拉带,它是通过绳的两端的加强片与球的内外片连接,以绳的不同长度控制球的成型形状,整个球是一个气腔,这种结构的碰碰球,每个球需用几十条拉绳和双倍的加强片,成本高,所以也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既外形美观、充放气方便、加工简易,连接牢固、破损率较低,又在放气折叠后体积小,移动方便、生产成本低的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其特点是:包括内筒、连接于所述内筒周围的多个拉带片及球外片,所述球外片的上、下两端与内筒的上、下边缘密封连接,相邻两球外片的侧边密封连接而形成球体整个外表面,所述拉带片的内侧边与内筒密封连接,拉带片的外侧边与球外片的侧边连接,且所述拉带片的上、下两端中至少有一端与球外片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间隙形成通气口,所述内筒或一球外片上设有一气嘴。

为使本实用新型在充放气方便的同时,又结构可靠,且充气成型后外形美观,所述拉带片为一个长片状,其内侧边为直长边,其外侧边为外凸弧形长边,其上、下两端为内凹弧形短边,上述通气口是所述两条弧形短边的内凹处形成的开口或者是所述弧形短边与球外片端部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开口。这样从上述气嘴充气的气流可通过这两个开口分布,使整个球形成一个大气腔。上述球外片的上、下两边分别为水平线的叶片状,该球外片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弧形边。因是通过拉带片的弧线长边与球外片的弧形边连接,其直长边则与内筒垂直面连接,来完成对整个充气碰碰球的膨胀度控制的,所以充气成型后整个球体的外形美观。

为使内筒加工更简易,上述内筒由长方形内片的两短边相接形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将拉带片的上、下两端中至少有一端与球外片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拉带片的两头形成充气通道,球体变为一个大气腔,所以一个碰碰球只需一个气嘴充气,使用极为方便,且降低了成本,也大大缩短了充气成型的时间。同时由于拉带片的端部(具体说是端边)不再与球外片和内筒密封相连,避开了四片相连时的连接难点并降低了漏气风险,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碰碰球要用6-8个气嘴、充放气麻烦、充气时间长及破损率高等问题。并且因是通过拉带片的弧线长边与球外片的弧形边连接,其直长边则与 内筒垂直面连接,来完成对整个充气碰碰球的膨胀度控制的,所以充气成型后整个球体的外形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从上往下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筒与拉带片和球外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筒装上拉带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装上一部分球外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以穿戴的充气碰碰球,包括内筒1、连接于所述内筒1周围的多个拉带片2及球外片3,所述球外片3的上、下两端与内筒1的上、下边缘密封连接,相邻两球外片3的侧边密封连接而形成球体整个外表面,所述拉带片2的内侧边21与内筒1密封连接,拉带片2的外侧边22与球外片3的侧边31连接,且所述拉带片2的上、下两端23、24中至少有一端与球外片3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间隙形成通气口4,所述内筒1或一球外片3上设有一气嘴5。优选方案是拉带片2的两端都具有一定间隙,也就是说拉带片2的两端边均不与球外片3和内筒1连接。上述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高频熔接或者直接用胶粘接或车缝等等。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因拉带片2的两头均与球外片3的端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即形成充气通道,使得球体变为一个大气腔,所以一个碰碰球只需一个气嘴充气,使用极为方便,且降低了成本。也大大缩短了充气成型的时间。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碰碰球漏气的最大风险来自不同方向的多 片汇合连接部位和气嘴与球体的连接部位,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拉带片2的端边不再与球外片3和内筒1相连,避开了四片相连时的连接难点并降低了漏气风险,同时从通常的多气嘴进气,变为一气嘴进气,成本和漏气风险都降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碰碰球要用6-8个气嘴、充放气麻烦、充气时间长及破损率高等问题。为使本实用新型在充放气方便的同时,又结构可靠,且充气成型后外形美观,所述拉带片2为一个长片状,其内侧边21为直长边,其外侧边22为外凸弧形长边,其上、下两端23、24为内凹弧形短边,上述通气口4是所述两条弧形短边的内凹处形成的开口或是所述弧形短边与球外片3端部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开口。上述球外片3的上、下两边分别为水平线的叶片状,该球外片3的左、右两侧边31、31分别为弧形边。为进一步的使其充气更方便、快捷,上述拉带片2的上、下两端与内筒1的上、下两端相隔一定距离。为使内筒1加工更简易,上述内筒1由长方形内片的两短边相接形成。

如图3-图4所示,将长方形内片卷成圆筒状使其两短边相连接形成上述内筒1,然后将拉带片3围绕内筒1的周长均匀分布。拉带片2的直长边21与内筒1的外壁连接,上下居中。弧形长边(外侧边22)分别与其相邻的球外片3的两弧形边连接,上、下两端23、24不与其他构件连接,中间的间隙形成了气流的通道。球外片3,同样环绕球内筒1的筒状周长均匀分布。其上、下边分别与内筒1的上下边缘连接。相邻的两块球外片3的弧形边连接,并同时与拉带片2的弧形长边连接。至此,碰碰球主要构件连接成型。为使碰碰球在穿戴在身上娱乐时不易掉下及操作更方便,上述内筒1上连接有扶手6、背带7。使用时,加压空气从气嘴5进入,通过拉带片2的上、下端边处形成的气流通道,均匀充满球的内部空间。拉带片2控制着球膨胀的程度。成型后的碰碰球,其内筒1所形成的筒状空洞,可让游玩者身体穿过。 背上背带7,握住扶手6,即可做碰碰娱乐游戏,令使用者在娱乐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减压,而且气囊式结构可防止使用者受伤,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和操作极为简易,玩法也非常的新颖、刺激,趣味性很强,可以在室内、草地、雪地或铺有地毯、地板革之类无尖利物场地广泛使用。

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11月19日 23:25
    可以借用下你这个图纸吗?我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项目图画不来,想借用你这个图然后改一下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