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轮滑压韧带训练器。
背景技术:轮滑运动是一项集艺术与运动结合为一体并广受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初学阶段或者对于没有受过专业的拉韧带训练的人员而言,对轮滑动作的练习是非常吃力的,尤其是对花样轮滑的各种高级动作的练习,比如外蟹步、内蟹步、天鹅蟹、变态马丽、茶壶、单轮茶壶以及单轮天国等等,韧带的过紧不但会使练习人员很难做出以上的动作,而且很容易出现韧带拉伤等肌体损伤的问题。同时,由于缺少有效地压韧带装置,也造成动作练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滑压韧带训练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滑压韧带训练器,它包括第一轮卡和第二轮卡,所述第一轮卡和第二轮卡上均开设有“一”字形的卡轮槽,所述第一轮卡的左侧边沿开设有一第一榫槽并设置有一与第一榫槽并行分布的第二榫卯,所述第二轮卡的右侧边沿开设有一对位咬合在第一榫槽内的第二榫卯并设置有一与第一榫卯对位咬合的第二榫槽。优选地,它还包括一调角器,所述调角器为一扇形的板状结构体,所述调角器的右侧边沿和左侧边沿均开设有对位咬合在第一榫槽和第二榫槽内的第三榫卯,所述调角器的右侧边沿和左侧边沿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榫卯和第二榫卯对位咬合的第三榫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榫槽、第二榫槽和第三榫槽以及第一榫卯、第二榫卯和第三榫卯均为燕尾型。优选地,所述第一轮卡通过调角器与第二轮卡拼装为一体后,所述第一轮卡与第二轮卡之间的最小夹角为160°。优选地,所述第一轮卡和第二轮卡均为由塑胶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板状结构体,所述第一轮卡的底面上和第二轮卡的底面上、环绕相应的卡轮槽均形成有缺位凹槽,所述缺位凹槽内形成有加强肋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对应的榫槽和榫卯的咬合关系将两个轮卡拼装为一体,练习人员可将轮滑的滚轮置于相应的卡轮槽内,即可对韧带进行相应的下压或拉伸练习,能够有效满足花样轮滑中诸如外蟹步、内蟹步、天鹅蟹、变态马丽、茶壶、单轮茶壶以及单轮天国等高级动作对韧带张紧度的练习要求并能够为基本动作的姿势进行不断的矫正;同时,由于利用榫接结构,极大地方便了练习人员对训练器进行装配、拆卸及携带,能够不受任何场所的限制,布置及使用存在极大地灵活性,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装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装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装配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装配实施例的角度关系示意图(一);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装配实施例的角度关系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滑压韧带训练器,它包括第一轮卡a和第二轮卡b,在第一轮卡a和第二轮卡b上均开设有“一”字形的卡轮槽c,同时在第一轮卡a的左侧边沿开设有一第一榫槽1并设置有一与第一榫槽1并行分布的第二榫卯2,相应地,在第二轮卡b的右侧边沿开设有一对位咬合在第一榫槽1内的第二榫卯3并设置有一与第一榫卯2对位咬合的第二榫槽4。以此,可利用对应的榫槽和榫卯的咬合关系将第一轮卡a和第二轮卡b拼装为一体,使第一轮卡a上和第二轮卡b上的卡轮槽c呈现两段一字形槽体结构,练习人员可将轮滑的滚轮置于相应的卡轮槽c内,即可进行双脚之间的相向180度(近似于内八字)、相背180度(近似于外八字)、同向180度等放置,以对韧带进行相应的下压或拉伸练习,能够有效满足花样轮滑中诸如外蟹步、内蟹步、天鹅蟹、变态马丽、茶壶、单轮茶壶以及单轮天国等高级动作对韧带张紧度的练习要求并能够为基本动作的姿势进行不断的矫正;同时,由于利用榫接结构,极大地方便了练习人员对训练器进行装配、拆卸及携带,能够不受任何场所的限制,布置及使用存在极大地灵活性。为能够满足花样轮滑高级动作中对韧带训练形式的不同要求,本实施例的训练器还包括一调角器d,调角器d采用扇形的板状结构体,在调角器d的右侧边沿和左侧边沿均开设有对位咬合在第一榫槽1和第二榫槽4内的第三榫卯5,同时在调角器d的右侧边沿和左侧边沿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榫卯2和第二榫卯3对位咬合的第三榫槽6。以此,调角器d也可通过榫槽与榫卯的对位咬合关系与两个轮卡进行拼装,从而利用调角器d本身的扇形结构形式,使两个轮卡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以满足花样轮滑的高级动作对韧带以及动作姿势的常规训练要求。为保证整个训练器装配后的结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第一榫槽1、第二榫槽4和第三榫槽6以及第一榫卯2、第二榫卯3和第三榫卯5均设置为燕尾型,以此,当对训练器进行装配时,以调角器d与第一轮卡a为例,可只需将调角器d上的榫槽与榫卯与第一轮卡a上的榫槽和榫卯进行对位,然后下压调角器d后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拼装,从而可避免两者在水平方向出现脱离。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为其他形状,如采用T形等等。在满足花样轮滑的各种高级动作对韧带形式以及姿势要求的基础上,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工学的设计要求,本实施例的第一轮卡a通过调角器d与第二轮卡b拼装为一体后,第一轮卡a与第二轮卡d之间的最小夹角可设置为160°;以此,练习人员可练习160度、200度等角度动作(如图4和图5所示),在无调角器d的情况下则可进行180度的训练,其具体可根据具体训练的阶段以及效果,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由小角度渐变为大角度进行练习。另外,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训练器的成本,在保证其结构稳固性的同时,降低其重量以便于携带,本实施例的第一轮卡a和第二轮卡b以及调角器d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由塑胶等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的板状结构体,在第一轮卡a的底面上和第二轮卡b的底面上、环绕相应的卡轮槽c均形成有缺位凹槽,在缺位凹槽内形成有加强肋板e。当然,调角器d也可参考轮卡的结构形式进行设置,而各个组成部件也可选用其他材料制成,如金属等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