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上环保海绵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986阅读:19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上环保海绵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代体操训练用防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地上环保海绵坑。

(二)

背景技术:

海绵坑类别有多种,坑深约1.50米,一般设置在专用体操训练馆里的地面以下。坑底以及四壁垒砌约20厘米水泥防水层,外加缓冲层;坑底以上约50厘米处固定带紧绳器铁丝网,铁丝网上至海绵坑上表面填满海绵块;坑上沿两侧安装单杠、高低杠、吊环等体操训练器械。运动员训练时会在器材接触面和手上涂镁粉,起到吸湿作用。但是由于长期的训练,会有大量镁粉落入海绵坑,运动员落坑时会吸入坑内的镁粉,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海绵坑安装过程复杂,安装完成后其位置及外形尺寸很难改变,且施工费用较高,上述弊端急需解决。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环保、安装省时、移动灵活的地上环保海绵坑。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上环保海绵坑,包括通过粘扣交错粘合组成海绵坑四周的缓冲层墙体A和缓冲层墙体B,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坑四周底部粘合有形成海绵坑底面的底布,海绵坑内由下往上依次为支撑架、带孔板和防火海绵块,支撑架最底部插装有吸风管,吸风管伸出海绵坑并连接吸风机,吸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积尘箱。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缓冲层墙体A和缓冲层墙体B均由XPE和海绵材料制成,外部包覆有PVC经编布。

所述底部经粘扣粘合在海绵坑四周的底部,材料为单层PVC经编布。

所述支撑架为环保XPE纵横交错层层粘合的蜂巢结构;支撑架铺设在缓冲层墙壁内部最底端,取代了原有铁丝网+弹簧支架结构。

所述带孔板由环保XPE材料制成,表面均匀阵列打孔,带孔板铺设在支撑架的上表面,均匀打孔实现了镁粉的无障碍下落。

所述吸风管为PVC管,穿过缓冲层墙体小孔,插入支撑架最底部,位于海绵坑内部的管壁上等距均匀打孔,便于更快收集镁粉。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在场馆内挖坑,安装及拆卸方便,其大小尺寸及深度等技术参数可根据需要定制;吸风机可以把落入坑中的镁粉及其他细小灰尘有效排出,避免运动员落坑时对运动员眼睛和呼吸系统的伤害。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积尘箱,2吸风机,3吸风管,4缓冲层墙体A,5支撑架,6带孔板,7防火海绵块,8缓冲层墙体B。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通过粘扣交错粘合组成海绵坑四周的缓冲层墙体A4和缓冲层墙体B8,所述海绵坑四周底部粘合有形成海绵坑底面的底布,海绵坑内由下往上依次为支撑架5、带孔板6和防火海绵块7,支撑架5最底部插装有吸风管3,吸风管3伸出海绵坑并连接吸风机2,吸风机2的出风口连接积尘箱1;所述缓冲层墙体A4和缓冲层墙体B8均由XPE和海绵材料制成,外部包覆有PVC经编布;所述底部经粘扣粘合在海绵坑四周的底部,材料为单层PVC经编布;所述支撑架5为环保XPE纵横交错层层粘合的蜂巢结构;所述带孔板6由环保XPE材料制成,表面均匀阵列打孔;所述吸风管3为PVC管,位于海绵坑内部的管壁上等距均匀打孔。

本实用新型缓冲层墙体为新型地上海绵坑四周粘扣连接部分,分为A、B两部分,外端用粘扣搭接;底布经粘扣粘合在缓冲层墙体的底部,支撑架5铺设在缓冲层墙壁内部最底端,带孔板6铺设在支撑架的上表面,吸风管3穿过缓冲层墙体小孔,插入支撑架5最底部,吸风机2则根据海绵坑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功率,其位置根据体操场馆确定,积尘箱1连接吸风机2的出风口;防火海绵块为新型地上海绵坑中的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坑不需要在场馆内挖坑,安装及拆卸均方便,其尺寸带下及深度等技术参数可根据需要定制。吸风机2的风力作用,将海绵坑中沉积的镁粉及其他细小灰尘通过吸风管3吸出,并收集在积尘箱1中,有效边运动员落坑时对运动员眼睛和呼吸系统的伤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