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气囊帮助仿真真实游泳状态的一种快速学习游泳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899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U型气囊帮助仿真真实游泳状态的一种快速学习游泳装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学习游泳的装备,可以使游泳初学者快速的学会游泳;年老体弱游泳爱好者使用它,可以节省体力,提高安全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于游泳初学者而言,并没有真正帮助学习游泳的辅助装备,最常见的游泳辅助装备是救生圈类装备。救生圈类装备把游泳初学者托离水面,使游泳初学者不能与水充分接触。

使用救生圈类辅助设备,游泳初学者在水中的身体吃水深度及姿态,与会游泳者在水中的身体吃水深度与姿态截然不同。

使用救生圈类辅助设备初学者很难学会游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1、身体吃水深度:初学者在水中的身体吃水深度,要与会游泳者游泳时的身体吃水深度完全相同。

2、脑袋在水中位置:脑袋要能完全露出水面。脑袋露出水面,初学者可以自由呼吸,还能降低初学者在水中的初始恐惧感。当然脑袋是否露出水面,由游泳者自己决定。

3、初学者水中要达到的状态:初学者仅脑袋露出水面,身体其它部分浸入水中,初学者四肢舒展,不做任何划水动作,要能平稳浮在水面;当然也能自由的划行。

4、该实用新型只给初学者微小的托力。初学者手脚配合,做正确的游泳动作。可以学习各种泳姿,包括仰游(两个气囊也须从初学者腋下对称穿过)。

使用该实用新型,能为初学者仿真真实的游泳环境及游泳姿态,初学者可以轻易地按正确的游泳动作自由的划水。能使游泳初学者迅速适应水中环境,快速的学会游泳。提高初学者在水中的安全性。

游泳是男女老幼都喜爱的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有很多游泳爱好者,因为缺乏培训及安全考虑,没有学会游泳而放弃这项运动。本实用新型正是这类爱好者的福音,能帮助他们快速学会游泳,提高游泳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初学者使用本实用新型在水中的姿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囊A、气囊B充气后,平放在在水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称穿过初学者腋下,在水中的前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气囊A: 1 ; 气囊B:2 ; 浮力带:3 ;调节扣:4 ;游泳池水: 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实用新型由2个气囊(1、2)以及可以调节长度的浮力带(3)构成,浮力带(3)两端分别与两气囊(1、2)连接。见图2、图3。

1、气囊A(1)、气囊B(2)提供浮力:气囊直径13cm左右,气囊长度50cm左右。气囊顶端为圆弧形,气囊底端为楔形。在水中,两个气囊位于初学者腋下两胳膊后方,丝毫不影响初学者的划水动作。

2、浮力带(3):宽度8cm左右;浮力带(3)的长度可以通过调节扣(4)调整。浮力带(3)自身并不为初学者提供浮力,它只是把两个气囊的浮力传导给初学者。

3、 浮力带(3)的长度应略小于初学者的胸宽,但需根据初学者实际情况微调:如果身体吃水过深,就缩短浮力带(3);如果身体吃水过浅,就放长浮力带(3)。身体吃水深度调整到位的标准:初学者使用该实用新型时,手脚不动、四肢舒展、只有脑袋露出水面,能平稳地浮在水面上。

具体实施步骤:

1、将A、B两气囊(1、2)充满气体。

2、调节浮力带(3)的长度,使其略小于初学者胸宽。因为个体差异,如果身体吃水不合适,可以微微调整浮力带长度。

3、浮力带(3)长度调整完毕后,把该实用新型平放在水面,游泳者爬伏在浮力带上,让两个气囊从初学者两个腋下对称穿过并置于两胳膊后方。此时,初学者脑袋露出水面,手脚不动,四肢舒展,能平稳浮在水面上。初学者不用担心会沉入水中,可以在水中自由划行。

4、浮力带(3)须穿过胸部区域(女士从胸部上方区域),两气囊须从腋下并从两胳膊后方对称穿过。浮力带与两气囊在水中形成“U”形,这时游泳者会感觉很平稳。

5、初学者应用本实用新型,配合正确的泳姿划水,能很快熟悉游泳环境及游泳姿态。解除本实用新型,便能自行游泳。

见图1、图2、图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