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86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能力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对于肢体如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一般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作为患者康复治疗的训练手段。传统的,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若需要训练不同的项目,一般需要康复训练师在该设备上人工更换训练配件或使患者运动至另一项目对应的设备处,流程繁琐,费时费力,且各设备对空间占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节省时间与人力、空间占用小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台面和训练操控台,所述训练操控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面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台面旋转,所述训练操控台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至少两个训练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训练操控台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台面旋转的操控台本体,所述操控台本体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与所述训练配件对应的至少两个插接口,所述训练配件在所述插接口处与所述操控台本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上位机、控制模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训练操控台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的指令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包括主控器和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的人机界面,每个所述训练配件上设有对应的用于监测训练动作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和分析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训练动作信号,并将所述训练动作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场景切换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传输的训练动作信号,所述场景切换模块配置有与对应的训练配件匹配的训练场景,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切换成对应的训练场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包括场景声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场景形成对应的场景声音或/和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形成对应的提示声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包括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形成训练报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机界面为触摸式显示界面,所述主控器还包括认知训练模块,用于与患者实现互动认知训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万向支架,所述人机界面通过所述万向支架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上,所述人机界面位于所述训练操控台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保护罩体,所述保护罩体盖设在所述训练操控台外侧,所述保护罩体与所述支撑台面连接,所述保护罩体上开设有训练操作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训练配件为仿真配件,所述训练配件包括电梯按键操作配件、挤压牙膏操作配件、ATM机操作配件、拧紧瓶盖操作配件、水平杆门把手操作配件、圆形门把手操作配件、汽车方向盘操作配件、煤气炉操作配件、开水龙头操作配件以及拿被子操作配件中的至少两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能够相对于支撑台面旋转的训练操控台,并在训练操控台的旋转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训练配件,训练康复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在训练操控台上对应设置需要训练的训练配件,患者实际进行训练时,训练康复师仅需通过旋转训练操控台即可使得患者可以进行不同内容的康复训练,操作方便,可节省更换训练配件的时间,节省人力成本;此外,通过将至少两个训练配件集成在训练操控台上,空间占用小,可节省场地占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训练操控台与支撑台面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训练操控台与支撑台面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支撑台面,200、训练操控台,210、操控台本体,220、插接口,300、训练配件,400、保护罩体,410、训练操作口,500、上位机,510、人机界面,600、万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包括支撑台面100和训练操控台200,所述训练操控台200设置在所述支撑台面100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台面100旋转,所述训练操控台200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至少两个训练配件300。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通过设置能够相对于支撑台面100旋转的训练操控台200,并在训练操控台200的旋转方向上设置至少两个训练配件300,训练康复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在训练操控台200上对应设置需要训练的训练配件300,患者实际进行训练时,训练康复师仅需通过旋转训练操控台200即可使得患者可以进行不同项目的康复训练,操作方便,可节省更换配件的时间,节省人力成本;此外,通过将至少两个训练配件300集成在训练操控台200上,空间占用小,可节省场地占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训练操控台200包括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台面100旋转的操控台本体210,所述操控台本体210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与所述训练配件300对应的至少两个插接口220,所述训练配件300在所述插接口220处与所述操控台本体210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可以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训练配件300,训练配件300更换快速、方便,当训练配件300安装至操控台本体210上后,患者训练过程中无需更换即可训练多个项目,可节省人力成本和更换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训练配件300为仿真配件,所述训练配件300包括电梯按键操作配件、挤压牙膏操作配件、ATM机操作配件、拧紧瓶盖操作配件、水平杆门把手操作配件、圆形门把手操作配件、汽车方向盘操作配件、煤气炉操作配件、开水龙头操作配件以及拿被子操作配件中的至少两种。通过将训练配件300设置为仿真配件,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感受真实的训练,所训练得到的成果可以无缝转移到生活现实当中,进而避免患者在现实生活中需再经历一次适应过程,减少患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训练量;上述十种操作配件是通过专业康复训练师收集大量的生活必要训练场景数据后,分析并选取的主要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动作,涵盖了按、拧、捏、旋、握、压等训练动作,通过将训练配件300设置为上述操作中的至少两种,能够满足患者的训练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操控台200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6-10个训练配件300,对应的,所述插接口220也为6-10个。通过在训练操控台200上设置6-10个训练配件300,能够涵盖大多数的主要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动作,将生活中常见的家庭操作场景基本还原出来,康复训练时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十种不同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中选六至十个训练配件300,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案,此外,通过将6-10个训练配件300整合到一台能够旋转的训练操控台200上,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可完成大多数常见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项目,本实施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功能丰富,体积较小,空间占用小。本实施例中,所述训练操控台200上沿其旋转方向设有8个训练配件300,另外2个训练配件300可在选择相应的训练时再进行更换操作,既能够将生活中常见的大多数的家庭操作场景还原出来,又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操作灵活性强,且可节省训练配件300的配置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保护罩体400,所述保护罩体400盖设在所述训练操控台200外侧,所述保护罩体400与所述支撑台面100连接,所述保护罩体400上开设有训练操作口410。采用上述结构,保护罩体400能够对所述训练操控台200起来遮挡保护作用,训练操作口410可供患者的上肢伸入,方便患者操作相应的训练配件300进行训练;此外,通过设置保护罩体400,本实施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的整体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上位机500、控制模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训练操控台200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上位机500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500的指令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旋转。采用上述结构,康复训练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并在上位机500中设置对应的训练方案,如可制定患者需要进行训练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训练配件300,训练每个训练配件300时需要训练的时间等,然后通过上位机500下发指令至控制模块中,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机构的旋转,使得所述训练操控台200根据患者的训练方案自动旋转,进而实现训练配件300的自动切换,有效降低康复训练师的工作量,节省人力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为驱动马达,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操控台本体210的内部,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台面100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位机500包括主控器和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的人机界面510,每个所述训练配件300上设有对应的用于监测训练动作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采集和分析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训练动作信号,并将所述训练动作信号传输至所述主控器,所述主控器包括数据接收模块和场景切换模块,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模块传输的训练动作信号,所述场景切换模块配置有与对应的训练配件300匹配的训练场景,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切换成对应的训练场景。训练配件300上的传感器可以监测患者的训练动作,控制模块采集和分析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并传输至上位机500,所述数据接收模块接收训练动作信号,所述场景切换模块根据对应的训练动作信号切换成对应的场景并显示在人机界面510上。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康复训练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训练场景,并将与训练场景对应的训练配件300置于预定训练位置,患者在一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训练场景可根据患者的操作对应变换;而患者在不同项目的综合训练过程中,训练场景自动切换后,训练配件300也会对应变更切换,实现与患者的互动,训练生动形象,有利于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本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训练场景能随着患者的训练需求进行自动切换,患者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可完成大多数常见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项目,训练过程中无需不断人工更换训练配件300的繁琐流程,实现旋转式自动切换场景与训练配件300,能够有效降低训练师工作量,自动化程度高。本实施例中,所述场景切换模块为3D场景,患者的训练体验好,可进一步提高患者训练感受的真实性,使患者训练的成果能够无缝转换到现实生活中。所述上位机500为一体电脑机,所述主控器位于所述人机界面510内部,体积较小,结构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包括场景声音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场景形成对应的场景声音或/和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形成对应的提示声音。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场景声音模块能够形成场景声音或/和提示声音,进一步与患者形成互动,进而能够让患者在视觉、触觉和听觉方面都有真真实实的反馈,给患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患者沉浸于训练的过程之中,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患者训练体验好,可加强训练效果。本实施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采用视觉、触觉和听觉相接合的方式,反馈还原出来的家庭场景或者家庭用具不再是冷冰冰的训练器械,可实现与患者的有效互动,提高患者的训练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器还包括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动作信号形成训练报告。通过设置报告生成模块,本实施例的上位机500能够自动记录患者的训练过程数据,待患者完成每一个训练后生成一个评估量表,有利于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训练情况,同时康复训练师也可查询上一次或训练者全部训练情况,方便康复训练师定期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做出更好更科学的训练方案。本实施例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通过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在患者训练的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过程数据,便于患者与康复训练师获取训练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界面510为触摸式显示界面,所述主控器还包括认知训练模块,用于与患者实现互动认知训练。通过设置认知训练模块,患者能够通过触摸式显示界面实现人机互动,进行图片匹配等认知训练,可用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还包括万向支架600,所述人机界面510通过所述万向支架600安装在所述支撑台面100上,所述人机界面510位于所述训练操控台200的上方。采用上述结构,人机界面510安装、移动方便,并且通过将人机界面510设于训练控制台的上方,患者上肢在训练操控台200上操作时,患者头部刚好位于人机界面510前方,患者体验好。

本实施例所述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通过将日常生活必要的多个不同的训练配件300设于一个可旋转的训练操控台200上,涵盖按、拧、捏、旋、握、压等仿真训练配件300,让训练者在模拟日常活动场景下进行训练,在有限的空间内就可完成大多数常见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项目;通过配套设置仿真训练配件300,能让训练者通过模拟日常生活训练提高各种生活能力;通过配备上位机500自动控制训练操控台200的旋转,上位机500能够模拟日常生活场景(3D场景),可实现旋转式自动切换训练场景与训练配件300,实现手眼协调、反应力和注意力的综合训练,使训练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达到更好的康复训练效果。所述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装置,通过将电脑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应用于康复医疗领域,体积小、功能丰富、自动化程度,尤其适用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的康复训练。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