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连接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637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连接棒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尤其是一种多功能连接棒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儿童玩具非常多。大玩具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价格昂贵;精致小玩具虽小巧,但是比较贵,容易损坏。复杂的结构,必须要使用很多模具、采用多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加大,大体积玩具的销售成本也会加大。而用简单的元件能组装成多种多样的结构造型、花样模型,既能开发小孩智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花最少的钱,给孩子更多的快乐,实属最受家长欢迎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市场空缺,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成本低廉的可拆卸可多样变换组合的连接棒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创新点:

1、采用承插接入方式,增强各模型元件的通用性;

2、抓手上的矩形槽、转向杆、万向转套都是为增加模型元件的可变性和可拓展性,可结合第三方玩具配合玩法;

3、转向杆拐角部位外侧设置凹孔,旨在增大转向功能,比如两支路可以变成平面正三支路,也可以变成空间正三支路、空间正四支路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连接棒组件,连接杆一端连接抓手,另一端连接直角转向杆,直角转向杆的另一端连接非等臂钝角转向杆,非等臂钝角转向杆的另一端连接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钝角转向杆连接环形转套,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钝角转向杆之间的任意组合连接都是采用承插方式连接;抓手C形槽可以卡住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C形槽的反方向侧可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承插连接;环形转套可以套住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环形转套的凸出部分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承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凸台;

或者,所述连接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凹孔;

或者,所述连接杆一端中间有个凸台,另一端中间有个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直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凹孔;

或者,所述直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凸台;

或者,所述直角转向杆一端中间有个凹孔,另一端中间有个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凹孔,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或者,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凸台,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或者,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一端中间有个凹孔,另一端中间有个凸台,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进一步地,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凹孔,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或者,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两端正中间都有凸台,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或者,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一端中间有个凹孔,另一端中间有个凸台,所述钝角一般为135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转套的转动部位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环形转套的凸出圆柱正中心有一个凹孔;

或者,所述环形转套的转动部位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环形转套的凸出圆柱正中心有一个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抓手设有C形槽,所述C形槽内侧直径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相同,其开口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所述C形槽另一侧有凸出圆柱,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心有一个凸台;

或者,所述抓手设有C形槽,所述C形槽内侧直径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相同,其开口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所述C形槽另一侧有凸出圆柱,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心有一个凹孔;

或者,所述抓手设有C形槽,所述C形槽内侧直径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相同,其开口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所述C形槽另一侧有凸出圆柱,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心有一个凹孔;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间设有与C形槽平行的矩形槽;

或者,所述抓手设有C形槽,所述C形槽内侧直径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相同,其开口尺寸小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环形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外径;所述C形槽另一侧有凸出圆柱,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心有一个凹孔;所述凸出圆柱头正中间设有与C形槽垂直的矩形槽。

进一步地,一种多功能连接棒组件,连接杆一端连接抓手,另一端连接直角转向杆,直角转向杆的另一端连接非等臂钝角转向杆,非等臂钝角转向杆的另一端连接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钝角转向杆连接万向转套,其特征在于:连接杆、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钝角转向杆之间的任意组合连接都是采用承插方式连接;抓手C形槽可以卡住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万向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C形槽的反方向侧可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万向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承插连接;万向转套可以套住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万向转套的凸出部分与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承插连接;所述转向杆拐角部位外侧设置0~2个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万向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凸台的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转套上的环形转盘的转动部位设有一个通孔;

或者,所述万向转套上的环形转盘设置设有一个0~10mm的圆柱。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转套的连接头设有一个用于插入所述连接杆、所述抓手、所述直角转向杆、所述非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等臂钝角转向杆、所述万向转套其中的任意一种元件凸台的凹孔;

或者,所述连接头转动部位呈半圆柱状,半圆柱上设有一个0~10mm的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弯曲变向模型中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直杆加长模型中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八段码模型中的使用情况示意图;

图4为承插口是凹孔的抓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承插口是凸台的抓手剖面示意图;

图6为万向转套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承插口是凸台的环形转套剖面示意图;

图8为承插口是凹孔的环形转套剖面示意图;

图9为承插口是凹孔且有通过凹孔正中心设矩形槽的抓手示意图,C形槽与矩形槽平行;

图10为承插口是凹孔且有通过凹孔正中心设矩形槽的抓手示意图,C形槽与矩形槽垂直;

图11为万向转套的轴侧图;

图12为环形转盘的构造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两端都有凸台的连接杆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两端都有凹孔的连接杆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端有凹孔、一端有凸台的连接杆剖面示意图;

图16为等臂长,两端都有凸台,拐角处外侧一端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的角转向杆剖面示意图;

图17为等臂长,一端有凹孔,一端有凸台,拐角处外侧一端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的直角转向杆剖面示意图;

图18为非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拐角处外侧短臂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的直角转向杆剖面示意图;

图19为非等臂长,两端有凸台,拐角处外侧长臂端设有与长臂轴线垂直的凹孔13的钝角转向杆剖面示意图;

图20为等臂长,有一凸一凹,拐角处外侧长臂端设有与凸台臂轴线垂直的凹孔13的钝角转向杆剖面示意图;

图21为非等臂钝角转向杆和连接杆承插变成平面三支路的示意图;

图22为等臂直角转向杆和连接杆承插变成平面三支路的示意图;

图23为等臂直角转向杆和连接杆承插变成平面三支路的侧视图;

图24为等臂直角转向杆和连接杆承插变成空间三支路的侧视图;

图25为等臂直角转向杆和连接杆承插变成空间四支路的侧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在蹦床模型中的使用实物造型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在荡秋千模型中的使用实物造型图;

图28为用四种元件组合而成的房屋模型图;

其中:

1-1抓手,有凸台;

1-2抓手,有凹孔;

1-3抓手,有通过凹孔中心且与C形槽平行的矩形槽;

1-4抓手,有通过凹孔中心且与C形槽垂直的矩形槽;

2-1连接杆,凸凹同杆;

2-2连接杆,两端有凹孔;

2-3连接杆,两端有凸台;

3-1非等臂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

3-2非等臂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都有凸台;

3-3非等臂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拐角处外侧长臂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

3-4非等臂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一凸一凹;

3-5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一凸一凹;

3-6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拐角处外侧一端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

3-7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都有凸台;

3-8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都有凸台,拐角处外侧一端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

3-9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一凸一凹,拐角处外侧一端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

3-10非等臂直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拐角处外侧短臂轴线方向设有凹孔13;

3-11等臂直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有一个通孔的轴线穿过其交叉点且与两杆连线平面垂直;

4-1非等臂钝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有凸台,两杆轴线夹角角度为135度;

4-2非等臂钝角转向杆,非等臂长,两端有凸台,拐角处外侧长臂端设有与长臂轴线垂直的凹孔13,两杆轴线夹角角度为135度;

5-1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长,两端都有凹孔,两杆轴线夹角角度为135度;

5-2等臂钝角转向杆,等臂长,一端有凸台,另一端有凹孔,拐角处外侧长臂端设有与凸台臂轴线垂直的凹孔13,两杆轴线夹角角度为135度;

6-1万能转套;

6-2环形转套,有凸台;

6-3环形转套,凹孔;

7环形转盘;

8连接头,一端端头正中间有个用于承插的凹孔;

9矩形槽,矩形槽居中穿过凹孔且与C形槽平行,矩形槽的宽度比所穿过的孔要小,深度与凹孔相同,槽长度贯穿圆柱体;

10矩形槽,矩形槽居中穿过凹孔且与C形槽垂直,矩形槽的宽度比所穿过的孔要小,深度与凹孔相同,槽长度贯穿圆柱体;

11通孔,与环形转盘7同轴;

12连体转轴;

14非本实用新型的片状圆形元件;

15非本实用新型的片状矩形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所有元件的通用技术:材料一般为儿童玩具塑料,所述杆类件均为实心圆杆形;杆类件直径Φ5~Φ20mm,所有凸台直径是所属杆直径的一半,所有凹孔直径是所属杆直径的一半。所述各杆长度都设一个固定整数值,无论杆件如何转接变换,最终都可以整数对接收尾。各边角都有适当的工艺倒圆角,所述的凸台和凹孔都是各元件相互连接必备特征,所述凸台插入凹孔后可在其内360度旋转,所述凹孔直径与所述凸台外径相同;一般地,所述凹孔深度大于所述凸台高度一个倒角半径;所述凸台端头有倒角,凹孔入口处也有倒角,旨在便于相互插入组合。所述各类抓手都可以卡住所述各类杆类元件外径;所述各类转套都可套住所述各类杆类元件外径;模型改变方向可以选用合适的转向杆转向,重复添加连接杆可以延展杆件长度;抓手C形槽设计可以随便卡住所述各类元件,增强了结构搭建的随意性;万能转套可以使所述各类杆件朝任意方向延伸、变换;各类元件之间的连接都必须有一定的摩擦力,方可确保儿童搭建结构时,不松散不滑落。各转向杆拐角处的凹孔13最多只能设置两个,以免孔洞多造成结构不结实,一般是0~2个凹孔13。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这是选用几种典型的元件来是说明其功能结构的。连接杆2-1的凹孔连接抓手1-1的凸台,连接杆2-1的凸台插入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1凹孔,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1的另一个凹孔连接非等臂转向杆4-1,非等臂转向杆4-1另一端的凸台插入等臂钝角转向杆5-1的凹孔中,环形转套6-2插入臂钝角转向杆5-1的另一个凹孔中。其中,所有的凹孔与凸台连接都是可以360旋转反向的。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这是选用几种典型的元件来进行八段码拼接演示,属于平面模型拼接。为展示元件具体结构,故选9种模型来拼接,现实拼接的时候也可只用3-9和2-1两种模型首尾相接也可以拼接八段码图形,但大小会有点出入。更换相关元件后,0~9的数字变换可以轻松完成;

如图3所示的模型是这样拼接出来的: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2插入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3的长臂端的凹孔,连接杆2-3插入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3的短臂端的凹孔,连接杆2-3另一端的凸台插入等臂直角转向杆3-6凹孔,等臂直角转向杆3-7的凸台插入等臂直角转向杆3-6另一端的凹孔,最后用连接杆2-2把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2和等臂直角转向杆3-7连接起来,此时的模型是一个封闭的矩形。

再将连接杆2-1的凸台插入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3拐角处的凹孔13进行延伸,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4的凸台插入连接杆2-1的凹孔,另一个连接杆2-1插入非等臂直角转向杆3-4的短臂凹孔中,等臂直角转向杆3-5的凸台插入连接杆2-1,最后用连接杆2-3将等臂直角转向杆3-5和等臂直角转向杆3-6连接起来。此时的图形是八段码中的一个8字字样。此平面模型利用两次2支路变3支路。

实施例3:

如图24和图25所示,等臂直角转向杆3-11的拐角处,有一个通孔穿过其交叉点且与两杆连线平面垂直。此通孔设计后,可以将两支路增加三支路或四支路。如图24是连接杆2-3插入等臂直角转向杆3-11的凹孔13的情形,若再将另一个连接杆2-3插入等臂直角转向杆3-11另一侧的凹孔13,即构成如图25所示的空间四支路结构图。等臂直角转向杆3-11的通孔可视为由两个凹孔13对向加工而得。

实施例4:

如图26所示,本拼接模型中,连接杆2-1和连接杆2-2做为连接和支撑作用,配合各类元件完成预定功能。与模型立柱呈45度角相接的连接杆被万能转套6-1套住,方向角度可以适当调整。万能转套6-1上的环形转盘7可以在立柱上轴向移动,也可以360度旋转,而连接头8可以套入环形转盘7上的连体转轴12自由转动。抓手1-1和抓手1-2用于支撑造型变换,卡住的部位可以适当沿轴线方向调整。图中所有等臂钝角转向杆5-2用于杆件变向。图中编号14的元件不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元件,此类元件呈片状圆形状,可以插入抓手1-4的矩形槽中;为解释抓手1-4在造型中的作用,特取圆形花片来举例说明。圆形花片插入抓手1-4的矩形槽中后,将抓手1-4依次交错安装在模型顶部,用于美化模型。

实施例5:

如图27所示,本拼接模型中,抓手1-1和抓手1-2可以互相插入使用,其旋转

角度可以任意变化,模型中抓手1-1和抓手1-2处于平行相接和垂直交错。图中编号14和编号15的元件不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元件,此类元件呈片状结构,编号14为片状圆形状,编号15为片状矩形状。为说明抓手1-3和抓手1-4有不同功用,特在此模型图例展示。抓手1-3卡住立柱后,编号14圆形花片是垂直于立柱的,而抓手1-4卡住立柱后,编号14圆形花片是平行于立柱的。编号15矩形片可插入抓手1-1中,为秋千的坐板。等臂钝角转向杆5-2用于转向支撑秋千坐板,环形转套6-2可以在秋千横杆上转动。

实施例6:

如图28所示,本模型看似非常复杂,但只需抓手1-1、抓手1-2、连接杆2-1、等臂直角转向杆3-9四种元件就可以拼接出来。其功能性、通用性可想而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凡是巧用本实用新型思路在其表面增加凸点、凸块、凹点、凹面等非必要特征进行申请新的专利保护,均为侵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