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94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



背景技术:

在体育教学中,助跳板是教学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重要的辅助跳跃器械。助跳板作为辅助起跳的重要器械,对增强教学和训练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有的助跳板一般采用的是弧形板与支撑板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且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助跳板的弹性能力、助跳板的安全性以及助跳板稳定性等方面。然而现有的助跳板存在这样的缺点:在教学过程中因频繁使用助跳板而多次搬运、收藏助跳板很困难;收藏助跳板时助跳板的占地空间比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拆卸、方便进行搬运、减少收藏占用空间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旨在解决或至少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包括弧形面板和位于所述弧形面板下方的支撑板,其中,所述助跳板还包括支撑条,所述弧形面板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弧形面板焊接固定的轴并且开设有至少两个开口,所述轴从所述开口外露;所述支撑条的后端设有套管,所述支撑条沿所述套管的径向焊接固定至所述套管,所述套管容纳于所述开口内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套接在所述轴上;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条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纳所述支撑条。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供所述支撑条嵌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后表面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供所述支撑条插入。

优选地,所述弧形面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二凸块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弧形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用于防滑的木质胶合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撑垫。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端设有防滑垫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整体式面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为多块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条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容纳所述支撑条,从而弧形面板与支撑板通过支撑条可拆卸地连接,因而使得助跳板能够被方便地拆卸,进而方便对助跳板进行搬运和收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跳板中,支撑条与弧形面板通过套管与轴的方式配合,这样在不使用助跳板时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收藏助跳板,从而减少收藏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撑条与支撑板通过插接/嵌接的方式连接,因而确保助跳板能够被方便地拆卸。

在另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贴合有用于防滑的木质胶合板,因而可以防止使用者在弧形面板上跌倒。

在还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支撑垫,从而使助跳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

在再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的前后两端设有防滑垫块,因而可以防止由于教学或训练过程使用者对助跳板造成的滑动。

在又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撑板为整体的面板,因而在使用时能够提供更加平稳的支撑。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弧形面板与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弧形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撑条的侧视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图5的支撑板沿A-A线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弧形面板与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而且,图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也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严格对应于实际产品。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的弧形面板与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弧形面板的俯视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撑条的侧视结构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支撑板的俯视结构图。图6是图5的支撑板沿A-A线的剖视图。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与方位相关的术语是参照使用者使用助跳板的情况进行定义的。举例来说,当使用者站在助跳板上时,位于使用者前方的端部称为“前端部”,并且位于使用者后方的端部称为“后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学生体育课用助跳板包括弧形面板10、位于弧形面板10下方的支撑板20以及支撑条30。支撑条30的后端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在弧形面板10的后端上,通过将支撑条30嵌入/插入支撑板20中从而将支撑板20连接至弧形面板10。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0为整体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支撑条30的数目选择使用多块支撑板并且将支撑条30分别嵌入多块支撑板中。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具有与所述弧形面板10焊接固定的轴101,即,轴101的纵向对应于弧形面板10的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所述弧形面板10的焊接所述轴101的后端部可以开设至少两个开口102,该至少两个开口102沿着所述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分布。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开设两个开口102,一个开口102位于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的左侧,另一个开口102位于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的右侧。开口102的开设使得轴101外露。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开口的具体数目应当以实际需要的支撑条30所确定,也即是说,根据支撑条30的数目设计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的开口102的数目,而支撑条30的数目也是根据助跳板的整体结构需求而定。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条30的后端带有套管301,套管301可以在容纳于开口102内的情况下以可枢转的方式套接在轴101上。图3示出了套管301位于弧形面板10的开口102内的情况。图4示出了套管301的形状以及在支撑条30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通过使套管301在容纳于开口102内的情况下以可枢转的方式套接在轴101上,支撑条30可以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至弧形面板10。当不使用助跳板时,可以将支撑条30从如图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弧形面板10枢转,从而将支撑条30收纳于弧形面板10的下方,以便更节约收藏空间,也方便了运输期间的搬运工作。

如图5所示,支撑板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条30对应的凹槽202。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支撑条30的使用数目,在支撑板20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202,两个凹槽202沿支撑板20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支撑板20的左右方向上对称分布。两个支撑条30可以嵌入或插入两个凹槽202中。当使用助跳板时,先将弧形面板10以及支撑条30设置为图2的状态,随后可以将两个支撑条30向上扶起,将支撑板20设置于弧形面板10下方,随后将两个支撑条30放下来分别嵌入(按入)两个凹槽202中,从而将支撑板20与弧形面板10连接在一起。可替换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图2的状态下,可以将支撑板20从两个支撑条30的前方以使得两个凹槽202对准两个支撑条30的方式向后推,从而将两个支撑条30分别插入两个凹槽202中,以便将支撑板20与弧形面板10连接在一起。支撑条30与支撑板2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根据支撑条30的形状以及两个凹槽202的形状确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弧形面板10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103,支撑板20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凸块103对应的第二凸块201,在第一凸块103和第二凸块201之间设置可以拆卸的弹簧40。当不使用助跳板时,抬起弧形面板10,取出弹簧40,在将支撑条30从支撑板20中抬起(在支撑条30嵌入支撑板20中的情况下)/抽出(在支撑条30插入支撑板20中的情况下)后,将支撑条30朝着弧形面板10旋转,从而将支撑条30折叠于弧形面板10的下方。这样,收藏助跳板时就可以对弧形面板10、支撑板20以及弹簧40分别收藏,从而节约了空间,而且方便了搬运。

在图4中,支撑条30的后端设有套管301,并且支撑条30沿套管301的径向固定至套管301。优选地,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套管301固定在支撑条30的后端。如上所述,套管301可旋转地套接在弧形面板10的后端部的轴上,并且容纳于所述的开口内。

如图5所示和图6所示,在支撑板20的上表面分布多个第二凸块201,本实施例中,第二凸块201在纵向和横向均分布三个,从而使置于弧形面板与支撑板之间的弹簧数目达到9个,这样能够有效增加助跳板的稳定性和弹性。同时,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0为一整体面板,可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支撑垫203,从而使助跳板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平稳。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20的前后两端设有防滑垫块,防止由于教学或训练过程使用者对助跳板造成的滑动。

如图7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弧形面板与支撑条的结构示意图。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弧形面板10的上表面上固定贴合有用于防滑的木质胶合板104,从而防止使用者在弧形面板10上因打滑而摔倒。应当理解,木质胶合板104通过粘胶方式粘合到弧形面板10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可以明白的是,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凹槽可以不形成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而是可以替代地形成在支撑板中,具体而言,这些凹槽可以在支撑板的后表面上开设并且在支撑板的前后方向上延伸,这样,支撑条只能采用插入的方式进入对应的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撑条与支撑板通过插接/嵌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弧形面板与支撑板通过支撑条可拆卸地连接,因而使得助跳板能够被方便地拆卸,进而方便对助跳板进行搬运和收藏。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助跳板中,支撑条与弧形面板通过套管与轴的方式配合,这样在不使用助跳板时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收藏助跳板,从而减少收藏占用的空间。再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助跳板中,支撑板为整体的面板,因而在使用时能够提供更加平稳的支撑。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