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427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模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



背景技术:

立体拼图,有各种各样的模型,日渐成为很多家长开发孩子智力的首选。在拼凑立体拼图的过程中,将各种造型的平面图案拼成立体模型,不仅让人趣味十足,成就感满满,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合理平面设计和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是整个立体拼图的关键,所以一个上等的拼图要在平面设计和部件的连接关系上做到合理化。

目前大多数的拼接玩具模型中,多个玩具结构拼接在一起,联接处往往会拼接不牢,或者拆装不方便,导致拼接玩具模型的可玩性降低。还有目前大多数拼接玩具都是通过粘合剂粘贴,一旦粘贴好,整个玩具模型就不能拆卸,不能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包括第一腔体结构,及与第一腔体结构联接的凹凸形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结构由第一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所述凹凸形结构由一凹凸形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所述凹凸形片状体包括中心部,对称设于中心部两侧的侧立部,及联接于中心部后端的斜面部;所述中心部、侧立部及斜面部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所述侧立部前侧设有带齿状行的切口,后侧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联接的卡接块;所述第一腔体结构设有与卡接块相匹配的卡接槽;所述中心部两侧的侧立部相互对折,且斜面部相对于中心部朝上折起,以形成凹凸形结构;所述斜面部与中心部形成有90-160°的夹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心部与斜面部之间还设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与中心部、斜面部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所述斜面部与过渡部联接处设有用于插接的固定凸起;所述固定凸起与中心部设有的固定槽口相匹配;所述斜面部相对于中心部朝上折叠并且固定凸起插接于固定槽口,以使过渡部与中心部相重合,斜面部与中心部形成夹角。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心部前侧还设有前挡部;所述前挡部与中心部的联接处设有折痕;所述前挡部两侧设有插接块,分别与所述的侧立部插接固定;所述斜面部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联接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固定联接的联接块;所述第一腔体结构设有与联接块相互匹配的联接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片状体包括第一折叠部,与第一折叠部联接的第二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与第二折叠部之间设有折痕;所述第一片状体沿折痕相互对折,形成折弯结构;所述第一腔体结构由二个折弯结构相对应的侧边互相固定而形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折叠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卡接槽设于第一开口的两侧,以使凹凸形结构联接于第一开口的外侧;所述第二折叠部设有门状开口;所述门状开口铰接有门状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外侧还联接有第二腔体结构;所述第二腔体结构通过设有卡接块与第一腔体结构设有的卡接槽联接;所述第二腔体结构由第二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片状体包括第一对折部,设于第一对折部一侧的第二对折部,及设于第一对折部另一侧的第三对折部;所述第一对折部与第二对折部、第三对折部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所述第二对折部、第三对折部分别向第一对折部对折,以形成第二腔体结构;所述卡接块均设于所述第二对折部、第三对折部的侧边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对折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两侧设有长形槽;所述长形槽用于安装设有的门形结构,以使门形结构上下移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门形结构由一门形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所述门形片状体包括门形片状块,及对称设于门形片状块两侧的卡紧块;所述卡紧块与门形片状块联接处设有折痕;所述卡紧块上端设有第一延伸部,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所述卡紧块与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联接处设有折痕;所述第一延伸部朝向门形片状块外侧设有第一卡接口,第二延伸部朝向门形片状块内侧设有第二卡接口;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朝向卡紧块对折,第一卡接口与第二卡接口相互卡紧,并且卡紧块朝向门形片状块对折,以形成卡紧腔体结构;所述卡紧腔体结构位于长形槽内侧,以将门形结构固定于第二腔体结构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腔体结构外侧还联接有第三腔体结构;所述第三腔体结构通过设有的卡接块与第一腔体结构设有的卡接槽联接;所述第三腔体结构由第三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通过将凹凸形结构、第二腔体结构及第三腔体结构卡接于第一腔体结构外侧,并且第一腔体结构分别与凹凸形结构、第二腔体结构及第三腔体结构相互联通,构成带有趣味性的冒险大本营玩具模型,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智力能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联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各腔体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进行相互匹配联接,无需使用粘合剂,可进行多次拆装,增加利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凹凸形片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凹凸形结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凹凸形结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一片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一腔体结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二片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二腔体结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门形片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卡紧腔体结构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二腔体结构与第一腔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三片状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第三腔体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图1-图4)包括第一腔体结构10,及与第一腔体结构10联接的凹凸形结构20。第一腔体结构10由第一片状体101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凹凸形结构20由一凹凸形片状体201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凹凸形片状体201包括中心部21,对称设于中心部21两侧的侧立部22,及联接于中心部21后端的斜面部23。其中,中心部21、侧立部22及斜面部23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侧立部22前侧设有带齿状行的切口221,后侧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10联接的卡接块222。第一腔体结构10设有与卡接块222相匹配的卡接槽102。中心部21两侧的侧立部22相互对折,且斜面部23相对于中心部21朝上折起,以形成凹凸形结构20。斜面部23与中心部21形成有90-160°的夹角。凹凸形结构20通过侧立部22后侧的卡接块222与第一腔体结构10的卡接槽102相互卡接固定,使二者联接与一起,方便拆装和拼接。

其中,中心部21与斜面部23之间还设有过渡部25。过渡部25与中心部21、斜面部23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斜面部23与过渡部25联接处设有用于插接的固定凸起26。固定凸起26与中心部21设有的固定槽口27相匹配。斜面部23相对于中心部21朝上折叠并且固定凸起26插接于固定槽口27,以使过渡部23与中心部21相重合,斜面部23与中心部21形成夹角。

其中,中心部21前侧还设有前挡部28。前挡部28与中心部21的联接处设有折痕。前挡部28两侧设有插接块281,分别与所述的侧立部22插接固定。斜面部23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10联接的固定部24,并且固定部24也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10插联接的联接块241,相应的第一腔体结构10设有联接口103。

如图5至图6所示,第一片状体101包括第一折叠部11,与第一折叠部11联接的第二折叠部12。第一折叠部11与第二折叠部12之间设有折痕。第一片状体101沿折痕相互对折,形成折弯结构13。第一腔体结构10由二个折弯结构13相对应的侧边互相固定而形成。优选的,为了有更好的强度,两个折弯结构13的相互固定的侧边通过粘合剂固定。

具体的,第一折叠部11设有第一开口111。卡接槽102设于第一开口111的两侧,以使凹凸形结构20联接于第一开口111的外侧。第二折叠部12设有门状开口121。门状开口121铰接有门状部122。

如图7至图11所示,第一腔体结构10外侧还联接有第二腔体结构30。第二腔体结构30通过设有卡接块222与第一腔体结构10设有的卡接槽102联接。第二腔体结构10由第二片状体301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

其中,第二片状体301包括第一对折部31,设于第一对折部31一侧的第二对折部35,及设于第一对折部31另一侧的第三对折部33。第一对折部31与第二对折部35、第三对折部33的联接处均设有折痕。第二对折部35、第三对折部33分别向第一对折部31对折,以形成第二腔体结构30。卡接块222均设于所述第二对折部35、第三对折部33的侧边上,并与第一腔体结构10的卡接槽102相互匹配固定。

具体的,第一对折部31设有第二开口311。第二开口311两侧设有长形槽312。长形槽312用于安装设有的门形结构32,门形结构32能上下移动,以使将第二开口311关闭或打开。第二开口311还设有门状块体313。

更具体的,门形结构32由一门形片状体321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门形片状体321包括门形片状块322,及对称设于门形片状块322两侧的卡紧块333。卡紧块333与门形片状块322联接处设有折痕。卡紧块333上端设有第一延伸部334,下端设有第二延伸部335。卡紧块333与第一延伸部334、第二延伸部335的联接处设有折痕。第一延伸部333朝向门形片状块322外侧设有第一卡接口336,第二延伸部335朝向门形片状块322内侧设有第二卡接口337。第一延伸部334、第二延伸部335朝向卡紧块333对折,第一卡接口336与第二卡接口337相互卡紧,并且卡紧块333朝向门形片状块322对折,以形成卡紧腔体结构36。卡紧腔体结构33位于长形槽312内侧,以将门形结构32固定于第二腔体结构30上。

还有,第二腔体结构30上端设有用于将封盖的盖板34。

此外,如图12至13所示,第一腔体结构10外侧还联接有第三腔体结构40。第三腔体结构40通过设有的卡接块222与第一腔体结构10设有的卡接槽102联接。第三腔体结构40由第三片状体401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

具体的,第三片状体401包括第一连接部41,设于第一连接部41一侧的第二连接部42,设于第一连接部41另一侧的第三连接部43,及设于第一连接部41顶侧的第四连接部44。第一连接部41与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均设有折痕,且三个连接部形成一品字形结构。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朝向第一连接部41折叠,形成第三腔体结构40。第二连接部42、第三连接部43、第四连接部44侧边均设有与第一腔体结构的卡接槽102相互匹配联接的卡接块222,以将第三腔体结构40联接于第一腔体结构10上。

具体的,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1均铰接有活动板45,第三连接部43铰接有封板46。活动板45、封板46均用于联通第三腔体结构40内部,增加本玩具模型的趣味性。

如图14,凹凸形结构20、第一腔体结构10、第二腔体结构30、第三腔体结构40联接于一起,形成冒险大本营的玩具模型。凹凸形结构20设于第一腔体结构10的第一开口111的外侧,第三腔体结构40设于第一腔体结构10相对一侧的第一开口111,第二腔体结构30设于第一腔体结构10的门状开口121外侧,以使三个腔体结构相互联通,增加玩具的趣味性,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于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是本拼接玩具更具有趣味性,另外还设有头盔腔体结构。头盔腔体结构包括一头盔片状体沿设有的折痕折叠而成。头盔片状体为弧形结构,一侧设有封板,且设有若干折痕,沿折痕折叠形成桶状体结构,然后一侧的封板固定于桶状体一侧,以形成头盔腔体结构。头盔腔体结构还设有头盔带,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需求。

于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是本拼接玩具更具有趣味性,另外还设有剑体机构。剑体机构包括剑身本体,固定于剑身本体一端的剑柄本体,及用于卡接剑身本体与剑柄本体的固定块。剑身本体由两块弧形片状体对折而成,然后将剑柄本体包裹在剑身本体一端的外侧,最后采用固定块将剑身本体与剑柄本体固定成一体。

此外,各个片状体均采用瓦楞纸,有利于回收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有凹凸形入口的腔体折叠玩具结构,通过将凹凸形结构、第二腔体结构及第三腔体结构卡接于第一腔体结构外侧,并且第一腔体结构分别与凹凸形结构、第二腔体结构及第三腔体结构相互联通,构成带有趣味性的冒险大本营玩具模型,有利于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智力能力。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联接方式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同时,各腔体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进行相互匹配联接,无需使用粘合剂,可进行多次拆装,增加利用率。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