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型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8897发布日期:2018-08-03 10:41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射型玩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时,由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且插入的发射体被装填而在第二形状下得到发射的发射型玩具。



背景技术:

通常,变形玩具包括由机器人形状或汽车形状等形成的玩具主体,并可从任意的形状变形成机器人或汽车形状以供玩乐,其优点在于,以一种玩具呈现多样的样态或形状,因此儿童们能够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娱乐。

然而,这种现有的变形玩具伴随着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执行变形的过程,因此存在的问题为,随着玩弄的时间持久化,通过变形得到的娱乐的乐趣减少。

另外,作为用于提高游戏的乐趣的方法,存在一种利用射击的游戏,其主要朝向放置于预定位置处的靶子发射弹珠、奖牌、圆盘等发射体而命中并击倒靶子。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第10-2014-0125462号(发明名称:弹丸发射玩具)中公开有如下的构造。具有:玩具主体;发射片,设置于所述玩具主体;推压部件,用于使放置于所述玩具主体上的弹丸朝向所述发射片的前沿端移动;约束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玩具主体,并由用户操作而约束所述发射片。其中,装填于所述玩具主体的弹丸借助于作用在所述发射片的约束力而从玩具主体弹出。

然而,如上所述的弹丸发射玩具却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用户预先将弹丸装填于玩具主体,并只执行发射上述装填的弹丸的功能,从而使游戏的乐趣容易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如下方式执行工作的发射型玩具: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时,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并使插入的发射体被装填而在第二形状下得到发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射型玩具,其特征在于,由多个部件构成的主体借助于闩部而被设置成锁定状态,从而维持第一形状,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到所述主体而位于发射部时,所述发射体使所述闩部解除锁定,从而使所述主体展开成第二形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射体位于发射部时,利用加压部而使所述发射体从变形为第二形状的主体中发射。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型玩具还包括:弹起(popup)部,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当所述闩部被解除锁定时展开。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还包括:支撑部,设置于主体,当所述闩部被解除锁定时,提供支撑以使所述主体向正向或逆向旋转,或者提供支撑以使所述主体朝向前侧、后侧、上侧或侧面弹起。所述支撑部优选包括多个滚轮,以使发射型玩具可沿任意方向行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体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发射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使插入的发射体得到安置而被约束;加压部,用于使所述发射体移动至所述发射部的前端,并施加压力以借助于所述发射部的弹性力而予以发射;闩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并借助于所述发射体而向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发生位移。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以如下方式构成:第一形状形成为面具(Mask)形状、头盔形状、盾牌形状、车辆形状、建筑形状、物体形状、动物的卵形状、动物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第二形状形成为动物形状、机器人形状、恐龙形状、任意的动画角色中的至少一种形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包括:主体部壳体,至少由一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并形成有当所述发射体插入时引导移动路径的引导部;杆件贯通孔,对所述主体部壳体钻孔而形成;多个铰链部,提供支撑而使弹起主体、支撑部及加压部可旋转地结合于所述主体部壳体。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部为一侧形成有开口的弧形弹性体。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包括:杆件,以所述杆件贯通孔为中心而可旋转地设置;撞击件,一侧连接于所述杆件,且当所述杆件执行工作时,另一侧末端加压所述发射体;撞击件弹簧,提供弹性力而使所述撞击件维持在预定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部借助于所述发射体和磁场所引起的引力而发生位移。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部通过与所述发射体之间的物理接触而发生位移。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部包括:多个锁定部,约束所述主体部和弹起部而使它们维持第一形状,且当所述闩部发生位移时,执行操作而使所述主体部及弹起部展开。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闩部还包括:发射体固定部,进行约束而使插入的发射体得到固定;固定部弹簧,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发射体固定部维持在预定位置。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由球形状、圆盘形状、多面体形状、多边形形状、环形状、圆筒形状、圆柱形状中的任意一种形状形成。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由磁性体或非磁性体构成。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在内部还包括用于发射光的发光单元。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在内部还包括动物、物体、文字、数字、图形、动画角色中的至少一种的部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包括:发射体壳体,在中央处形成有发射体贯通孔以使辅助发射体得到安置;发射体弹性部,设置于所述发射体壳体,并约束安置于所述发射体贯通孔的辅助发射体;辅助发射体,安置于所述发射体贯通孔,并利用所述发射体弹性部的约束力而得到发射。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由多个发射体壳体构成,且当被发射而与地面碰撞时,展开而使外部形状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射体由可分离地结合的发射体第一壳体和发射体第二壳体构成。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发射型玩具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加压部,结合于支撑部的一侧,并从外部对所述发射体加压而促使发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在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时,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从而具有可提高游戏乐趣的优点。

并且,本发明中插入的发射体被装填在发射型玩具并得到发射,从而具有可进一步提高射击游戏的乐趣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结构的侧剖面图。

图4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结构的正剖面图。

图5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过程的示例图。

图6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示例图。

图11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另一示例图。

图12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根据图1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根据图13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图16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根据图16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根据图16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1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21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体发射部的立体图。

图22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图2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4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5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示例图。

图26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另一示例图。

图27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图2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体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100e:发射玩具

110、110a、110b、110c、110d、110e:主体部

111:主体部壳体 112:杆件贯通孔

113:第一铰链部 114:第二铰链部

114b:第三锁定部贯通孔 115:支撑部结合孔

115a:第一锁定部贯通孔 116:第三铰链部

120、120d:支撑部 121:支撑部主体

121b:第一锁定部固定槽 122:旋转轴

123:支撑部弹簧 124:发射体插入口

125:辅助发射部紧固槽 126:支撑部贯通孔

130、130e:发射部 131、131e:发射部主体

131a、133e:发射部突起 132e:发射部链接件

140、140b:加压部 141:杆件

141b:凸块部 142:撞击件

142a:撞击件插槽 143:撞击件弹簧

150、150a:闩部 151、151′、151″:闩部主体

151a:第一接触部 151b:第二接触部

151c:第三接触部 151d:第四接触部

151e:第五接触部 152:闩锁驱动部

153:第一锁定部 154:第二锁定部

155:链接部 156:第三锁定部

157:闩部弹簧 158:发射体固定部

159:固定部弹簧 160:弹起部

161:弹起部第一主体 162:弹起部第二主体

162a:第二锁定部固定槽 170:辅助弹起部

171:辅助弹起部主体 171a:第三锁定部固定槽

172:辅助弹起部铰链 173:旋转轴

174:辅助弹起部弹簧 200、200a、200b、200c:发射体

210:发射体壳体 210′:发射体第一壳体

210″:发射体第二壳体 211:发射体第一贯通孔

211″:翼部 212:发射体第二贯通孔

220:发射体弹性部 230:辅助发射体

240:发射体撞击件 250:发射体基座

300:辅助加压部 310:辅助加压部主体

311:辅助加压部结合槽 320:辅助加压部杆件

330:辅助加压部撞击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参考附图而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结构的侧剖面图,图4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结构的正剖面图,图5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过程的示例图,图6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根据图1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旨在执行如下操作:使由多个部件构成的主体借助于闩部150而被设置成锁定状态,从而使外部形状维持第一形状,且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插入到所述主体而位于发射部130时,所述发射体200解除闩部150的锁定,从而使所述主体的外部形状展开而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当所述插入的发射体200位于设置在主体的发射部130时,利用加压部140而使所述发射体200、200a、200b从变形为第二形状的主体中发射。为此,所述发射玩具100包括:主体部110、支撑部120、发射部130、加压部140、闩部150、弹起部160、辅助弹起部170、发射体200。

即,所述发射玩具100布置于预定位置,且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被收容于所述发射玩具100时,通过与所述发射体200之间的接触而使发射玩具100的锁定状态解除,从而由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并使收容于所述发射玩具100的发射体200从变形为第二形状的发射玩具100中得到发射。

所述主体部110在内部形成收容空间而内置发射部130、加压部140、闩部150,并可旋转地支撑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如上所述的所述主体部110包括:主体部壳体111、杆件贯通孔112、第一铰链部113、第二铰链部114、支撑部结合孔115、第三铰链部116。

并且,对于所述主体部110而言,第一形状整体上由面具(Mask)形状、头盔形状、盾牌形状、车辆形状、建筑形状、物体形状、动物的卵形状、动物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形成,且当从所述第一形状展开而变形为第二形状时,所述第二形状由动物形状、机器人形状、恐龙形状、任意的动画角色中的至少一种形状形成。

所述主体部壳体111可由一个部件构成,或者由多个部件相互结合而构成。

而且,所述主体部壳体111在内部形成中空而使发射部130、加压部140和闩部150得到设置,所述主体部壳体111的底面一侧形成开口以使发射体200可插入到主体部110的内侧,在所述开口的一侧形成有:引导部111a,用于引导移动路径,以使插入的发射体200可向所述主体部壳体111的内侧移动。

并且,所述主体部壳体111包含如下要素而构成:杆件贯通孔112,通过在主体部壳体111的一侧以长方形的形状钻孔而成,以使加压部140的一部分向上部主体部壳体111的外部突出预定长度;第三锁定部贯通孔114b,使第三锁定部156的一部分贯穿;第一锁定部贯通孔115a,使第一锁定部153的一部分贯穿;第二锁定部贯通孔116a,使第二锁定部154的一部分贯穿。

所述第一铰链部113通过在杆件贯通孔112的两侧形成贯通孔113a而设置,并提供支撑以使朝向主体部壳体111的外部突出的加压部140的一部分能够旋转。

所述第二铰链部114形成有贯通孔114a,且被设置于主体部壳体111的两侧面,从而提供支撑以使辅助弹起部170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铰链部114的轴向旋转。

所述支撑部结合孔115在主体部壳体111的两侧面钻孔而形成,从而使支撑部120的旋转轴122得到设置。

所述第三铰链部116被设置于主体部壳体111的一侧,从而提供支撑以使弹起部160能够沿所述第三铰链部116的轴向旋转。

所述支撑部120是如下的构成要素:以底面紧贴于地面的方式被设置于主体部110的两侧,且当借助于发射体200而使闩部150被解除锁定时,可旋转移动地支撑所述主体部110而使使发射玩具100的外形从第一形状变更为第二形状。所述支撑部120包括:支撑部主体121、旋转轴122以及支撑部弹簧123。

所述支撑部主体121通过与地面紧贴而提供支撑以使主体部110可得到放置,且包括:贯通孔121a,用于设置旋转轴122;第一锁定部固定槽121b,与第一锁定部153啮合。

所述旋转轴122通过支撑部结合孔115而与主体部110结合,并提供支撑以使所述主体部110可沿所述支撑部主体121的轴向旋转。

所述支撑部弹簧123在主体部110与支撑部120之间解除锁定而使第一锁定部153从第一锁定部固定槽121b分离的情况下,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主体部110以旋转轴122为中心进行旋转。

而且,所述支撑部120可在支撑部120的下部具有多个滚轮(未图示),,以在用户朝任意方向推动发射玩具100时,能够行驶。

所述发射部130被设置在主体部110,并由截面具有“∩”形状的一侧形成开口的弧形弹性体构成,据此发射部主体131使插入的发射体200在发射部130的内侧得到安置,上述得到安置的发射体200可借助于弹性力而从形成开口的一侧发射。

所述加压部140设置于主体部110而使发射体200向发射部130的形成有开口的前沿端移动,从而施加压力而使所述发射体200借助于发射部130的弹性力而被发射,如上所述的所述加压部140包括:杆件141、撞击件142、撞击件弹簧143。

所述杆件141作为被用户加压以发射所述发射体200的构成要素,通过形成于一侧的旋转轴141a而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铰链部113,并通过杆件贯通孔112而使一部分向主体部110的外侧突出,并在另一侧形成有凸块部141b而在所述杆件141以旋转轴141a为中心旋转的过程中,加压撞击件142以使其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撞击件142以如下方式构成:一侧连接到杆件141的凸块部141b,且当所述杆件141工作时,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使形成于另一侧末端的发射体接触部142b加压发射体200。

并且,所述撞击件142沿着撞击件主体的长度方向形成被一侧开口的撞击件插槽142a而使撞击件弹簧143得以设置,并在所述撞击件14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防止与发射部130发生碰撞。

所述撞击件弹簧123的一侧连接到发射部主体131的发射部突起131a,另一侧布置于撞击件插槽142a,从而提供弹性力以使撞击件142维持在预定位置。

所述闩部150被设置于主体部110,并借助于发射体200移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如上所述的所述闩部150包括:闩部主体151、闩锁驱动部152、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链接部155、第三锁定部156及闩部弹簧157。

所述闩部主体151被设置于主体部110的下部,并借助于发射体200而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从锁定状态得到解除锁定,如上所述的所述闩部主体151包括:第一接触部151a、第二接触部151b、第三接触部151c。

所述第一接触部151a作为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侧面两侧而使第一锁定部153能够移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的构成要素,向所述闩部主体151的侧面突出预定长度。

即,所述第一接触部151a以与第一锁定部153的末端接触的方式得到设置,从而在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锁定部153的一侧末端啮合,于是让所述第一锁定部153的另一侧末端以第一锁定部旋转轴153a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接触部151b被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一侧,并以使第二锁定部154向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发生位移的方式工作,如上所述所述第二接触部151b形成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面。

即,所述第二接触部151b的倾斜面被设置为接触于第二锁定部154的末端,于是当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时,使所述第二锁定部154的末端沿着所述第二接触部151b的倾斜面移动,并使所述第二锁定部154可沿垂直方向执行操作。

所述第三接触部151c通过贯穿闩部主体151而得到设置,从而与链接部155啮合,当所述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时,驱使所述链接部155工作,从而可以使第三锁定部156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闩锁驱动部152被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另一侧,并通过与发射体200形成由磁场所引起的引力而提供驱动力,以使所述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如上所述的所述闩锁驱动部152优选由磁铁构成。

所述第一锁定部153的一侧接触于第一接触部151a,另一侧以通过第一锁定部贯通孔115a而啮合于支撑部120的第一锁定部固定槽121b的方式设置,从而根据闩部主体151的位移而使第一锁定部153以第一锁定部旋转轴153a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第二锁定部154的一侧接触于第二接触部151b的倾斜面,另一侧以通过第二锁定部贯通孔116a而啮合于弹起部160的第二锁定部固定槽162a的方式设置,并根据闩部主体151的位移而使第二锁定部154以第二锁定部旋转轴154a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使卡接突起154b与弹起部160分离。

而且,所述第二锁定部154包括:第二锁定部弹簧154c,当闩部150沿着水平方向发生位移而移动到解除锁定位置时,提供弹性力而使所述第二锁定部154的卡接突起154b向下方移动。

所述链接部155在两侧形成旋转轴155a而使链接部155可随着闩部主体151的位移进行旋转,向所述链接部155的一侧延伸预定长度的第一突出部155b结合于闩部主体151的第三接触部151c,从而与向所述链接部155的另一侧延伸预定长度的第二突出部155c第三锁定部156啮合。

所述第三锁定部156在两侧端部形成有卡接突起156a,所述卡接突起156a以穿过第三锁定部贯通孔114b而与辅助弹起部170的第三锁定部固定槽171a啮合的方式设置。

并且,所述第三锁定部156连接于设置在链接部155的第二突出部155c,从而随着所述链接部155的操作而与辅助弹起部170相互固定或者分离。

所述闩部弹簧157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一侧,并提供弹性力而使所述闩部主体151维持预定位置。

即,在闩部主体151因闩锁驱动部152与发射体200之间的引力而发生位移并移动之后,如果发射所述发射体200,则闩部主体151回归到原位。

所述弹起部160通过第三铰链部116而可旋转地结合于主体部110,且当闩部150被解除锁定时,从所述主体部110展开而使发射玩具100的外形由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如上所述的所述弹起部160为了在从主体部110分离而展开的过程中实现更生动的展开动作,而包含弹起部第一主体161、弹起部第二主体162、弹起部弹簧163而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则由头部形状构成。

所述弹起部第一主体161通过在一侧形成旋转轴161a而与第三铰链部116结合,并在另一侧设置有弹起部第二主体162。

所述弹起部第二主体162的一侧结合于弹起部第一主体161,另一侧则通过第二锁定部固定槽162a而与第二锁定部154结合,从而使固定于主体部110的状态得以维持。

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弹起部160分离自弹起部第一主体161和弹起部第二主体162的情形为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由单个主体构成,或者由三个以上的主体构成。

所述弹起部弹簧163被设置于弹起部第一主体161的旋转轴161a,从而在弹起部第二主体162与第二锁定部154分离的情况下,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弹起部第一主体161以第三铰链部116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辅助弹起部170通过第二铰链部114而可旋转地结合于主体部110,且当闩部150被解除锁定时,从所述主体部110展开,从而使发射玩具100的外形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如上所述的所述辅助弹起部170包括:辅助弹起部主体171、辅助弹起部铰链172、旋转轴173、辅助弹起部弹簧174。

所述辅助弹起部主体171为形成由翅翼形状的部件,并形成有与第三锁定部156啮合的第三锁定部固定槽171a,并在一侧末端设置有辅助弹起部铰链172。

所述辅助弹起部铰链172通过第二铰链部114和旋转轴173而结合,从而使辅助弹起部主体171以所述第二铰链部114的轴向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辅助弹起部弹簧174被设置于旋转轴173,从而在辅助弹起部主体171与第三锁定部156分离的情况下,提供弹性力而使所述辅助弹起部主体171以第二铰链部114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发射体200借助于用户的力而以手动方式移动,或者在任意的发射装置中得到发射,并可以形成为球形状、圆盘形状、多面体形状、多边形形状等多样的形状,而且可以由铁等磁性体构成或者内置磁性体而构成,以与由磁铁构成的闩部150的闩锁驱动部152一起形成磁场。

即,所述发射体200在构成塑料树脂之类的非磁性体外形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所述发射体200的内部设置可用于形成磁场的金属材料的部件而构成。

而且,在所述发射体200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情况下,可在发射体200的内部额外配备用于发射光的发光单元(未图示),从而以进一步提高视觉效果的方式构成。

并且,在所述发射体200由非磁性体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使发射体200的内部还包括动物、物体、文字、数字、图形、动画角色中的至少一种的部件,从而得以作为多样的游戏工具被灵活利用。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发射玩具100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将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紧贴固定于主体部110,使所述主体部110则以支撑部120的旋转轴122为中心而旋转并固定,从而使发射玩具100的外形得以维持在第一形状。

将处于第一形状的发射玩具100布置于任意位置,然后用户使发射体200朝向所述发射玩具100而移动。

当所述发射体200被插入到主体部110的形成开口的一侧而沿着引导部111a移动并位于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0的内部的发射部130时,在闩部150的闩锁驱动部152与发射体200之间发生基于磁场的引力,从而使所述闩部150朝发射体200方向移动。

当所述闩部150借助于由磁场引起的引力而在图3所示的附图中朝左侧方向移动时,闩部150的第一至第三接触部151a、151b、151c也一起朝左侧方向移动,从而使通过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以及链接部155而联动的第三锁定部156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除锁定位置。

当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的位置发生位移时,与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啮合而处于固定状态的主体部110、弹起部160及辅助弹起部170旋转并展开,从而使发射玩具100的外形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即,当第一锁定部153解除锁定时,如图5所示,主体部110借助于支撑部弹簧123的弹性力而以支撑部120的旋转轴122为中心进行旋转,且当第二锁定部154解除锁定时,弹起部160借助于弹起部弹簧163的弹性力而以第三铰链部116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展开,并在第三锁定部156被解除锁定的情况下,辅助弹起部170借助于辅助弹起部弹簧174的弹性力而以第二铰链部114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展开。

另外,当发射玩具100借助于所述发射体200而变形为第二形状时,所述插入的发射体200借助于与闩锁驱动部152之间的磁力而在安置于发射部130的状态下得到约束,并如图4所示,发射部130在将发射体200的周围包围2/3左右的位置处沿水平方向加以约束。

当用户按压加压部140的杆件141时,所述杆件141以第一铰链部113为中心进行旋转,形成于所述杆件141的一侧的凸块部141b加压撞击件142而使其沿水平方向移动。

在所述撞击件14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而加压发射体200的情况下,曾约束所述发射体200的发射部130的形成有开口的两侧末端张开,并借助于所述发射部130的弹性力而使发射体200被发射。

因此,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到玩具时,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并在插入的发射体被装填到发射型玩具中后,通过操作而使其发射,据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游戏的乐趣。

(第二实施例)

图8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示例图,图11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另一示例图,图12为表示根据图8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首先,省略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的重复性说明则,并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8至图12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a旨在执行如下操作:主体借助于闩部150a被设置成锁定状态,从而使外部形状维持第一形状,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插入到所述主体而解除所述闩部150a的锁定时,所述主体展开而使外部形状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且上述插入的发射体200被设置于主体的发射部130所约束,当加压部140加压所述发射体200时,利用作用于所述发射部130的约束力而促使发射。为此,所述发射玩具100a包括:主体部110a、支撑部120、发射部130、加压部140、闩部150a、弹起部160、辅助弹起部170、发射体200。

对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a而言,在通过与发射体200之间的物理接触方式而使闩部150a进行操作的构成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利用与发射体200的磁场所引起的引力使闩部150执行操作的发射玩具100存在差异。

即,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a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发射体200由非磁性体构成,或者所述发射体200由磁性体构成,也能够通过物理接触方式而使闩部150a执行工作。

所述主体部110a在内部形成有收容空间而内置发射部130、加压部140及闩部150a,并提供支撑以使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能够旋转。

而且,所述主体部110a由一个部件或多个部件相互结合而构成,并包括:主体部壳体111,外形由整体上形成为面具(Mask)形状、头盔形状、盾牌形状、车辆形状、建筑形状、物体形状、动物的卵形状中的至少一种形状;杆件贯通孔112;第一铰链部113;第二铰链部114;支撑部结合孔115及第三铰链部116。

所述主体部壳体111在内部形成中空而使发射部130、加压部140、闩部150a得到设置,所述主体部壳体111的底面一侧被开口而使发射体200可被插入到主体部110a的内侧,上述形成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引导移动路径的引导部111a以使插入的发射体200可向所述主体部壳体111的内侧移动,所述引导部111a形成有能够设置发射体固定部158的固定部设置槽111b。

所述闩部150a作为设置于主体部110a并借助于发射体200移动到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的构成要素,包括:闩部主体151′、闩锁驱动部152a、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链接部155、第三锁定部156、闩部弹簧157、发射体固定部158、固定部弹簧159。

所述闩部主体151′被设置于主体部110a的下部,并借助于发射体200而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在锁定状态下被解除锁定,发射体固定部158进行操作而从解除锁定状态成为锁定状态,所述闩部主体151′包括:第一接触部151a、第二接触部151b、第三接触部151c及第四接触部151d。

所述第四接触部151d作为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另一侧而使发射体固定部158移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的构成要素,在末端形成有具备预定角度的倾斜面。

即,所述第四接触部151d的倾斜面被设置成与发射体固定部158的末端接触,从而在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使所述发射体固定部158的末端沿着所述第四接触部151d的倾斜面发生位移,并使所述发射体固定部158能够以旋转轴158a为中心进行旋转操作。

所述闩锁驱动部152a被设置于闩部主体151′的另一侧,并通过与发射体200之间的物理接触而使所述闩部主体151′沿水平方向发生位移,如上所述的所述闩锁驱动部152a由突起构成,该突起以可通过与所述发射体200之间的碰撞而使闩部主体151′移动预定距离的方式突出。

所述发射体固定部158的一侧接触于第四接触部151d的倾斜面,另一侧则通过固定部设置槽111b而暴露,从而设置成与发射体200紧贴,且根据闩部主体151′的位移而使发射体固定部158以旋转轴158a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与所述发射体200相互紧贴或者分离。

所述固定部弹簧159被设置于发射体固定部158的旋转轴158a,并提供弹性力而使所述发射体固定部158维持在预定位置。

以下,对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将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紧贴固定于主体部110a,并使所述主体部110a以支撑部120的旋转轴122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固定,据此使发射玩具100a的外形维持第一形状。

将处于第一形状的发射玩具100a布置于任意位置,并由用户将发射体200发射,从而使所述发射体200移动至所述发射玩具100a。

如果所述发射体200插入到主体部110a的形成有开口的一侧并沿着引导部111a移动,并位于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0a的内部的发射部130,则闩部150a的闩锁驱动部152a将会因与发射体200之间的物理接触及碰撞而向所述发射体200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

当所述闩部150a移动时,闩部150a的第一至第四接触部151a、151b、151c、151d也一起移动,从而使通过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以及链接部155而联动的第三锁定部156从锁定位置向解除锁定位置发生位移,并使发射体固定部158与发射体200紧贴而被固定在发射部130。

在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的位置发生位移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啮合而处于固定状态的主体部110a、弹起部160及辅助弹起部170将会以支撑部120为中心进行旋转,或者以所述主体部110a为中心而展开,从而使发射玩具100a的外形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另外,当发射玩具100a借助于所述发射体200而变形为第二形状时,上述插入的发射体200借助于发射体固定部158而在被安置于发射部130的状态下得到约束。

然后,如果用户按压加压部140的杆件141,则所述杆件141以第一铰链部113为中心而转动,形成于所述杆件141的一侧的凸块部141b施加压力而使撞击件14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发射体200借助于发射部130的弹性力而被发射。

因此,即使从外部移动而至的非磁性体的发射体插入到玩具,发射玩具也可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插入的发射体可借助于发射体固定部而在固定到发射型玩具后被发射。

(第三实施例)

图1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为表示根据图1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立体图,图15为表示根据图13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如图13至图15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b是一种如下的构成要素:在通过与发射体200的接触及碰撞而使外形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的过程中,使可旋转地结合有多个部件的主体部110b发生变形。所述发射玩具100b在主体部110b的变形构成方面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100a存在差异。

即,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b将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构成于主体部110b本身,据此在闩部的锁定被解除的情况下,主体部110b自身朝前侧、后侧左侧及右侧方向展开并发生变形。

并且,加压部140b在主体部110b的一侧根据发射玩具100b的形状而可旋转地设置。

因此,如果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插入到玩具,则发射玩具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插入的发射体可以借助于发射体固定部而固定在在发射型玩具后被发射。

(第四实施例)

图16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7为表示根据图16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图18为表示根据图16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体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6至图18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c在主体部110c和发射体200a的构成方面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100a、100b存在差异。

即,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c的主体部110c形成有比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100a、100b更宽阔的的引导部111a′以使圆盘形状的发射体200a能够插入,并可包括发射体固定部158以使插入到所述引导部111a′的发射体200a可得到固定。

所述发射体200a作为圆盘形状的部件,包括:发射体壳体210、发射体弹性部220、辅助发射体230。

所述发射体壳体210形成有发射体第一贯通孔211和发射体第二贯通孔212以使辅助发射体230被安置于中央。

所述发射体第一贯通孔211形成为具有比内置的辅助发射体230直径的更小直径,所述发射体第二贯通孔212则形成为具有比辅助发射体230直径更大的直径。

所述发射体弹性部220被设置于发射体壳体210的发射体第二贯通孔212,从而使被安置于发射体第一、第二贯通孔211、212的辅助发射体230得到约束。

所述辅助发射体230为如下的构成要素:安置于发射体第一、第二贯通孔211、212,且当加压部向所述辅助发射体230施加从发射体第一贯通孔211方向朝发射体第二贯通孔212方向的压力时,利用所述发射体弹性部220的约束力而被发射。所述辅助发射体230由球形状的珠子构成。

因此,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a插入到发射玩具100c的主体部110c时,主体部110c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并在插入的发射体200a借助于发射体固定部158而被固定在主体部110c之后,以使辅助发射体230发射的方式工作。

(第五实施例)

图19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0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的立体图,图21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体发射部的立体图,图22为表示根据图19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如图19至图22所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d的主体部110d朝向前侧、后侧、上侧或侧面弹起,并包括:支撑部120d,具有闩部,以用于在发射体200a插入的情况下使所述主体部110d弹起;辅助加压部300,用于发射被插入到所述支撑部120d的发射体200a。

即,对于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d而言,当云板形状的发射体200a插入到一侧形成有开口的支撑部120d时,解除锁定而使主体部110d弹起,插入到所述支撑部120d的发射体200a通过结合于所述支撑部120d的另一侧的辅助加压部300而被发射。

如上所述的展开主体部110d的构成方式将第一、第二实施例的弹起部和辅助弹起部的构成要素构成于主体部110d,而当闩部的锁定被解除时,使所述主体部110d本身朝向前侧、后侧、左侧、右侧及上部方向展开而变形。

在所述支撑部120d中,一侧形成有以可供发射体200a插入的方式形成开口的发射体插入部124,并在内部设置有闩部,从而通过由与所述发射体200a之间的接触或碰撞引起的位移而解除锁定,从而使主体部110d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

而且,所述支撑部120d在另一侧形成有辅助发射部紧固槽125和支撑部贯通孔126,以与辅助加压部300结合而使发射体200a被发射。

所述辅助加压部300作为一种结合于支撑部120d的一侧并对从外部插入到所述支撑部120d的发射体200a进行加压而使其发射的构成要素,包括:辅助加压部主体310;辅助加压部杆件320,被设置于所述辅助加压部主体310而检测来自用户的加压力;辅助加压部撞击件330,根据所述辅助加压部杆件320的操作而执行操作,从而对发射体200a施加压力或给予撞击。

即,所述辅助加压部300通过与形成于支撑部120d的一侧的辅助发射部紧固槽125及辅助加压部结合槽311啮合而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20d,当用户按压辅助加压部杆件320时,辅助加压部撞击件330贯穿支撑部贯通孔126而对发射体200a进行加压或予以撞击,从而使所述发射体200a被发射。

在本实施例中,以圆盘形状的发射体作为示例,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变更为球形状、多边形形状、多面体形状、环形状等发射体而被实施。

因此,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a插入到发射玩具100d的支撑部120d时,主体部110d从第一形状弹起展开成第二形状,插入的发射体200a则通过结合于支撑部120d的一侧的辅助加压部300而被发射。

(第六实施例)

图2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发射型玩具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4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25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示例图,图26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操作过程的另一示例图,图27为表示根据图23的发射型玩具的发射操作的立体图。

首先,省略对相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构成要素的重复的说明,并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23至图27所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e旨在执行如下操作:主体借助于闩部150e而被设置成锁定状态,从而使外部形状维持第一形状,当从外部移动而至的发射体200b插入到所述主体而解除所述闩部150e的锁定时,所述主体展开而使外部形状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所述插入的发射体200b被设置于主体的发射部130e所约束,当加压部140对所述发射体200b加压时,利用作用于所述发射部130e的约束力而使所述发射体被发射。所述发射玩具100e包括:主体部110e、支撑部120、发射部130e、加压部140、闩部150e、弹起部160、辅助弹起部170、发射体200b。

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发射玩具100e在发射部130e、闩部150e、发射体200b的构成方面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射玩具存在差异。

所述发射部130e被设置于主体部110e,并由一侧形成开口的弧形或半圆形的弹性体构成,并使发射体200b得以被固定于主体部110e的内侧,并使上述固定的发射体200b能够借助于发射部130e的弹性力而向形成有开口的主体部110e发射,并构成为包括:发射部主体131e、发射部链接件132e、发射部突起133e。

所述发射部主体131e作为圆弧形状的具有弹性力的部件,在一侧形成有发射部链接件132e,并在另一侧形成有发射部突起133e,在所述发射部链接件132e侧形成有发射部旋转轴131e′,从而被设置成使发射部主体131e以所述发射部旋转轴131e′为中心进行旋转。

而且,所述发射部主体131e可以与发射体200b接触,并加压发射体200b而使其紧贴于主体部110e′内侧面,从而使所述发射体200b得到固定。

所述发射部链接件132e被设置为与闩部150e的第五接触部151e啮合,从而根据所述闩部150e的水平位移而使发射部130e的末端以发射部旋转轴131e′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发射部突起133e通过与紧贴于发射部主体131e的内表面的发射体200b接触,而使所述发射体200b能够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并在所述发射体200b被发射的过程中,可通过使发射部主体131e的位移量增大而使针对发射体200b的弹性力进一步增加。

所述闩部150e作为设置于主体部110e并借助于发射体200b而移动至锁定位置或解除锁定位置的构成要素,包括:闩部主体151″、闩锁驱动部152a、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链接部155、第三锁定部156及闩部弹簧157。

所述闩部主体151″被设置于主体部110e的下部,并在与发射体200b碰撞的情况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从锁定状态下被解除锁定,发射部130e则作为以紧贴于发射体200b的方式执行操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接触部151a、第二接触部151b、第三接触部151c、第五接触部151e。

所述第五接触部151e作为设置于闩部主体151″而使发射部130e以旋转方式工作的构成要素,由长方形贯通孔或长方形插槽形成,所述长方形贯通孔沿着所述闩部主体151″的长度方向而形成,所述长方形插槽用于使发射部链接件132e插入。

即,所述第五接触部151e以可供发射部链接件132e插入的方式设置,于是当闩部主体15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时,所述发射部链接件132e移动,从而使发射部130e以发射部旋转轴131e′为中心进行旋转。

所述发射体200b作为环形状的部件,当由用户驱使而滚动或者被任意的发射装置(未图示)所发射时,滚动到发射玩具100e,并可以由金属材料或塑料树脂材料等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发射体200b的形状限定为环形而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可变更为圆盘(或者圆板)形状、圆筒形状、圆柱形状等可以滚动的形状的发射体而实施,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言而喻。

以下,对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发射玩具的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将弹起部160和辅助弹起部170紧贴固定在主体部110e,并使所述主体部110e以支撑部120的旋转轴122为中心而进行旋转并固定,从而使发射玩具100e的外形维持第一形状。

将处于第一形状的发射玩具100e布置于任意的位置,并由用户将发射体200b发射,从而使所述发射体200b移动到所述发射玩具100e。

所述发射体200b从主体部110e的开口的一侧插入并沿着引导部移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10e的内部的闩部150e的闩锁驱动部152a因与发射体200b之间的物理接触及碰撞而向所述发射体200b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发生位移。

如果所述闩部150e移动,则闩部150e的第一至第三接触部151a、151b、151c也一起移动,从而使通过第一锁定部153、第二锁定部154、链接部155而联动的第三锁定部156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除锁定位置,发射部130e则进行旋转而与发射体200b的外表面紧贴,从而被固定于发射部130e。

当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的位置改变时,通过与所述第一至第三锁定部153、154、156啮合而使固定状态的主体部110e、弹起部160及辅助弹起部170以支撑部120为中心进行旋转,或者以所述主体部110e为中心而展开,从而使发射玩具100e的外形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另外,在借助于所述发射体200b而使发射玩具100e变形为第二形状时,上述插入的发射体200b借助于发射部130e而在安置于主体部壳体及发射部130e的状态下得到约束。

然后,当用户按压加压部140的杆件141时,所述杆件141以第一铰链部113为中心而转动,形成于所述杆件141的一侧的凸块部141b加压撞击件142而使其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发射体200b借助于发射部130e的弹性力而得到发射。

并且,图28为表示发射体200c的另一实施例的图,所述发射体200c由发射体第一壳体210′和发射体第二壳体210″构成,并在被发射而与地面碰撞的情况下展开,而使外部形状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即,所述发射体200c构成为包括可分离地结合的发射体第一壳体210′和发射体第二壳体210″。

所述发射体第一壳体210′和发射体第二壳体210″作为半球形状的部件,通过相互之间的插接而结合并维持球形状,且当借助于发射部而被发射时,在与地面之间的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碰撞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结合解除而分离,从而变形为第二形状。

而且,所述发射体第一壳体210′的内部设置有:发射体撞击件240,当发生碰撞时发生位移,从而借助于弹性力而对发射体第二壳体210″施加冲击或加压。据此,可以使所述发射体第一壳体210′与发射体第二壳体210″的分离更加容易地实现。

并且,在所述发射体第二壳体210″中,多个翼部211″以发射体基座250为中心而可旋转地设置,且当所述发射体基座250被发射体撞击件240所撞击时,通过与发射体第一壳体210′分离而使所述翼部211″被展开,从而使外部形状从第一形状变形为第二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发射体200c描述成完全分离的两个部件,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变形实施为如下的形态:所述发射体200c可以不完全分离,而在结合的状态下使局部旋转或分离而展开。

因此,即使从外部移动而至的非磁性体的发射体插入到玩具,发射玩具也可从第一形状展开成第二形状,而且插入的发射体可在借助于发射体固定部而在被固定于发射型玩具之后得到发射。

如上所述,已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范围的限度内对本发明加以多样的修改及变更,这一点想必可以理解。

而且,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图示于附图中的线条的厚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可能为了说明的便利而被夸大示出,上述术语乃是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可能因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有所不同,因此须基于贯穿整个说明书的内容而解释这些术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