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哑铃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9139发布日期:2018-12-11 23: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安全哑铃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哑铃技术领域,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安全哑铃组。

背景技术

哑铃为一种常见而简易的健身器材,主要用以供使用者的手部抓握并进行抬举,以强健手臂及其周边肌肉的肌力。

早期的哑铃为一体成型,因此无法改变配重,导致使用者欲使用不同重量的哑铃时,必须购买多种不同重量的哑铃,以致有数量过多不易收纳及花费金额过高等问题。

因此,目前已有业者研发出一种可调整配重的哑铃组,其主要是由一哑铃把、二配重单元及一收纳座所组成,二配重单元分别具有多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可选择性地被放置在收纳座上或被组接在哑铃把上,进而达到调整配重的目的。然而,此种哑铃组的配重块与哑铃把间的固定结构过于薄弱,导致配重块容易在使用者的抬举、晃动下与哑铃把间产生松动,进而有安全上的疑虑。再者,被放置在收纳座上的配重块,由于与收纳座间并未固定,而有容易被使用者错位放置的情形,导致有重量不正确选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进安全性的安全哑铃组。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安全哑铃组,主要包含有:一收纳座,具有一座体及位于该座体顶面上的二收纳区,各收纳区具有多个并排的收纳槽,该收纳槽内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一哑铃把,具有一握柄及二分别设于该握柄两端的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具有多个依预定间距排列的选择盘,该选择盘的一侧面上具有一压迫单元及至少一释放空隙,该压迫单元具有至少一压迫块;二配重单元,各配重单元具有多个配重块,该配重块具有二夹块、一第三弹簧及一连杆,二夹块相互枢接,而可受外力作用于一内夹位置至一外张位置间进行往复的夹合与展开,二夹块间具有一夹槽,二夹块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三弹簧抵接于二夹块间,以提供二夹块往外张位置展开的预力,该连杆枢接于二夹块间,该连杆的中段具有一枢转点,可受外力作用于一内缩位置至一外撑位置间进行枢转;当该配重块的连杆与该哑铃把的压迫单元位置对应时,由该压迫单元抵接而将该连杆由内缩位置往外撑位置枢转,以将二夹块夹合至内夹位置,而由该夹槽夹持于该握柄上,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与该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分离,而将该配重块与该收纳座分离并夹持于该哑铃把的握柄上;当该配重块的连杆与该哑铃把的释放空隙位置对应时,该压迫单元未接触连杆,而使该连杆位于内缩位置,使由该第三弹簧将二夹块往外张位置展张,该夹槽与该握柄分离,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与该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卡接,而将该配重块与握柄分离并留置于该收纳座上。

进一步,该收纳座还具有二顶柱,凸出于该座体的顶面上;该哑铃把的选择单元还具有一制动盖、一转盘及一定位组;该制动盖具有一护盖、一制动块及一第一弹簧,该护盖套设于该握柄上并可相对该握柄旋转,该护盖上具有一视窗口、一位于该视窗口相对侧上的滑槽及一与该滑槽连通,且宽度小于该滑槽槽宽的作用孔,该制动块置于该滑槽内,并可受外力作用于一松脱位置至一制动位置间进行直线的往复滑移,该第一弹簧抵接于该制动块与该滑槽的槽壁间,以提供该制动块往该制动位置移动的弹性预力,该转盘固接于该握柄上,并位在该制动盖的护盖内,该转盘的圆周面上依等角度设有多个制动槽及多个重量数值,该定位组设置于该制动盖与该转盘间,以在该转盘与该制动盖间提供一适度的旋转阻力,当将该哑铃把往该收纳座的顶面上放置时,该收纳座上的顶柱会穿经该作用孔,该顶柱推动该制动块由制动位置往松脱位置移动,使该制动块脱出于该制动槽外,使该握柄、转盘及选择盘得以相对该制动盖进行转动。

进一步,该定位组具有多个依等角度设于该转盘上的定位孔、一设于该制动盖的护盖上的定位槽、一置于该定位槽内的第二弹簧及一受该第二弹簧往该转盘方向推抵的珠体。

进一步,该选择单元还具有一限制件,该限制件固接于该制动盖的护盖上,该限制件上具有多个第一卡接部;该配重块的二夹块内侧间具有一与该夹槽连通的限制槽,该限制槽的槽壁上具有一第二卡接部;当二夹块位于内夹位置时,该配重块的第二卡接部与该限制件的第一卡接部卡接,当二夹块位于外张位置时,该配重块的第二卡接部与该限制件的第一卡接部脱离。

进一步,该第一卡接部为二对称地位于该限制件两外侧面上的卡块;该第二卡接部为二分别位于该限制槽两侧内壁面上的卡槽。

进一步,该哑铃把还具有一弹性套,该弹性套套置于该握柄的中段上。

进一步,该配重块还具有一插销,该插销插接于二夹块的相邻内侧上,使该二夹块相互枢接。

进一步,该配重块的连杆具有二曲柄、一圆盘、一内端插销及二外端插销,该内端插销穿插枢接于该圆盘与二曲柄的相邻内端中,使二曲柄可相互活动枢转,二外端插销则分别将各曲柄的外端与各夹块穿插枢接,由该内端插销作为枢转点。

进一步,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为自该收纳槽的槽底壁面上所凸起的凸块,而位于该凸块的两相对侧上的二固定槽;该配重单元的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为自各夹块底部内侧端角所凸伸的固定凸块。

进一步,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为自该收纳槽的两侧顶端缘向内凸伸的凸块;该配重单元的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为自各夹块外侧边上所凹陷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发明安全哑铃组通过收纳座、哑铃把及配重单元的结构设计,该收纳座具有一座体及位于该座体顶面上二收纳区,各收纳区具有多个并排的收纳槽,该收纳槽内具有一第一固定部;该哑铃把具有一握柄及二分别设于该握柄两端的选择单元,该选择单元具有多个依预定间距排列的选择盘,该选择盘的一侧面上具有一压迫单元及至少一释放空隙,该压迫单元具有至少一压迫块;二配重单元,各配重单元具有多个配重块,该配重块具有二夹块、一弹簧及一连杆,二夹块相互枢接,而可受外力作用于一内夹位置至一外张位置间进行往复的夹合与展开,二夹块间具有一夹槽,二夹块的外周面上具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三弹簧抵接于二夹块间,以提供二夹块往外张位置展开的预力,该连杆枢接于二夹块间,该连杆的中段具有一枢转点,可受外力作用于一内缩位置至一外撑位置间进行枢转;当该配重块的连杆与该哑铃把的压迫单元位置对应时,由该压迫单元抵接而将该连杆由内缩位置往外撑位置枢转,以将二夹块夹合至内夹位置,而由该夹槽夹持于该握柄上,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与该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分离,而将该配重块与该收纳座分离并夹持于该哑铃把的握柄上;当该配重块的连杆与该哑铃把的释放空隙位置对应时,该压迫单元未接触连杆,而使该连杆位于内缩位置,使由该弹簧将二夹块往外张位置展张,该夹槽与该握柄分离,该收纳座的第一固定部与该配重块的第二固定部卡接,而将该配重块与握柄分离并留置于该收纳座上;借以增进本发明的安全性,从而改善先前技术中,习知可调整配重的哑铃有着配重块与哑铃把间容易松动的安全性问题及容易被错位放置在收纳座上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局部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局部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局部构件的立体组合图。

图7至图1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态样的立体分解图。

图18及图19为图17所示实施态样的动作示意图。

【符号说明】

安全哑铃组100

收纳座10

座体11收纳区12顶柱13

收纳槽121第一固定部122

凸块123固定槽124

凸块125

哑铃把20

握柄30选择单元40

制动盖41护盖411

视窗口414滑槽415

作用孔416制动块412

第一弹簧413转盘42

制动槽421重量数值422

定位组43定位孔431

定位槽432第二弹簧433

珠体434选择盘44

选择空间441压迫单元442

压迫块443释放空隙444

端盖45限制件46

第一卡接部461卡块462

弹性套50

配重单元60

配重块61夹块62

夹槽621限制槽622

第二卡接部623卡槽624

插销63连杆64

曲柄641圆盘642

内端插销643外端插销644

第二固定部65固定凸部651

凹槽652第三弹簧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发明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列举以下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16,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安全哑铃组100,其主要包含有一收纳座10、一哑铃把20及二配重单元60,其中:

请参阅图1及图2,该收纳座10,具有一座体11、二收纳区12及二顶柱13。该座体11可稳固地放置于一平面(如地面或桌面)上,二收纳区12位于该座体11的顶面上并相距预定间距,各收纳区12具有多个并排的收纳槽121及多个分别设置于各收纳槽121的槽壁面上的第一固定部122,二顶柱13凸出于该座体11的顶面上,并分别位在各收纳区12的旁边。

请参阅图1至图4,该哑铃把20,具有一握柄30、二选择单元40及一弹性套50。二选择单元40分别设置于该握柄30的两端上,该弹性套50套置于该握柄30的中段上,由于二选择单元40的构件及与握柄30间的相关连接关系皆为相同,因此为免赘述,容以下仅就单一选择单元40进行介绍。

该选择单元40具有一制动盖41、一转盘42、一定位组43、多个选择盘44、一端盖45及一限制件46。该制动盖41具有一护盖411、一制动块412及一第一弹簧413,该护盖411套设于该握柄30上并可相对该握柄30旋转,该护盖411上具有一视窗口414、一位于该视窗口414相对侧上的滑槽415及一与该滑槽415连通,且宽度小于该滑槽415槽宽的作用孔416,该制动块412置于该滑槽415内,并可受外力作用于一松脱位置至一制动位置间进行直线的往复滑移,该第一弹簧413抵接于该制动块412与该滑槽415的槽壁间,以提供该制动块412往该制动位置移动的弹性预力;该转盘42固接于该握柄30上,并位在该制动盖41的护盖411内,该转盘42的圆周面上依等角度设有多个制动槽421及多个重量数值422;该定位组43设置于该制动盖41与该转盘42间,以在该转盘42与该制动盖41间提供一适度的旋转阻力,该定位组43具有多个依等角度设于该转盘42上的定位孔431、一设于该制动盖41的护盖411上的定位槽432、一置于该定位槽432内的第二弹簧433及一受该第二弹簧433往该转盘42方向推抵的珠体434;所述选择盘44依等间距地固接于该握柄30上,使各选择盘44的一侧形成出一选择空间441,各选择盘44于邻接该选择空间441的侧面上具有一压迫单元442及至少一位在该压迫单元442边的释放空隙444,在此特别说明,每一选择盘44上的压迫单元442形状皆不相同,但皆具有至少一压迫块443;该端盖45组装于位于最外侧的选择盘44外侧面上,以将该握柄30的端缘加以封闭;该限制件46固接于该制动盖41的护盖411上,并位于所述选择空间441中,该限制件46上具有多个第一卡接部461,各第一卡接部461为二对称地位于该限制件46两外侧面上的卡块462。

请参阅图1至图6,二配重单元60,每一配重单元60具有多个配重块61,每一配重单元60的配重块61数量与该收纳座10每一收纳区12的收纳槽121数量相同,亦与该哑铃把20每一选择单元40的选择空间441数量相同。每一配重单元60的配重块61构造形态皆为相同,为免赘述,以下仅就单一配重块61进行介绍,该配重块61具有二夹块62、一插销63、一第三弹簧66及一连杆64,该插销63插接于二夹块62的相邻内侧上,使二夹块62相互枢接,二夹块62可受外力作用于一内夹位置至一外张位置间进行往复的夹合与展开,二夹块62的内侧间具有一夹槽621及一与该夹槽621连通的限制槽622,该限制槽622的槽壁上具有一第二卡接部623,该第二卡接部623为二分别位于该限制槽622两侧内壁面上的卡槽624,该第三弹簧66抵接于二夹块62间,以提供二夹块62往外张位置展开的弹性预力,该连杆64具有二曲柄641、一圆盘642、一内端插销643及二外端插销644,该内端插销643穿插枢接于该圆盘642与二曲柄641的相邻内端中,使由该内端插销643作为该二曲柄641相互活动枢转的枢转点,二外端插销644则分别将各曲柄641的外端与各夹块62穿插枢接,使该连杆64可受外力作用而于一内缩位置至一外撑位置间进行往复的枢摆,各配重块61的外侧表面上分别具有一第二固定部65。

所以,上述即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安全哑铃组100各部构件及其组装方式的介绍,接着再将其使用特点介绍如下:

当使用者欲调整配置在哑铃把20上的配重单元60的配重块数量时,如欲将哑铃把20上的配重块61数量进行选择性的脱离,以减轻重量时。

首先,将该哑铃把20往该收纳座10的顶面上放置(如图7所示),使该哑铃把20上的各配重块61往该收纳座10的各收纳槽121内放入(如图8所示),且在各配重块61接触到各收纳槽121的槽底同时,该收纳座10上的顶柱13会穿经该哑铃把20的作用孔416,使由该顶柱13推动该制动块412由制动位置往松脱位置移动(即原本位于制动位置的制动块412受该第一弹簧413所抵推而卡制于该转盘42的制动槽421内,使该握柄30、转盘42及选择盘44无法相对该制动盖41进行旋转),但当该制动块412被该顶柱13推动至松脱位置时,该制动块412则脱出于该制动槽421外,使该握柄30、转盘42及选择盘44得以相对该制动盖41进行转动。

接着,使用者便可在该收纳座10上旋转该握柄30(如图8所示),以带动该转盘42相对该制动盖41转动,并依出现在视窗口414中的重量数值422而决定配重的重量,且在该握柄30带动该转盘42转动的同时,所述选择盘44亦同时受该握柄30所带动而旋转,以调整选择盘44上的压迫单元442与该配重块61上的连杆64间的相对位置。

如使用者选择最轻的配重时,各选择盘44的释放空隙444与各配重块61的连杆64位置对应,如图9所示,即各选择盘44中压迫单元442的压迫块443并未接触于该连杆64上(即此时的连杆保持在内缩位置),使此时配重块61的二夹块62受该第三弹簧66外推而处于外张位置,使该配重块61的夹槽621并未与该握柄30卡接夹持,以让使用者在将该握柄30自该收纳座10上拿起分离时,全部配重块46皆会被留置在收纳座10的收纳槽121内(如图10所示),以达到调整至最轻配重的功效。

当使用者选择最重的配重时,各选择盘44中压迫单元442的压迫块443与各配重块61的连杆64位置对应,如图11所示,即各选择盘44中压迫单元442的压迫块443会压抵于该连杆64的二曲柄641间枢转点的圆盘642上(即此时的连杆由内缩位置枢摆至外撑位置),使此时配重块61的二夹块62受到该连杆64中二曲柄641的外推而处于内夹位置,使该握柄30受到该配重块61的夹槽621所夹持,以让使用者在将该握柄30自该收纳座10上拿起分离时,全部配重块61皆会与该收纳座10分离,而同时被该握柄30所一并带起(如图12所示),以达到调整至最重配重的功效。

当使用者欲将部份配重块61留置在收纳座10上及将另一部分配重块61结合夹持在握柄30上时,便会有些选择盘44中压迫单元442的压迫块443与该配重块61的连杆64位置对应,而有些选择盘44中的释放空隙444与该配重块61的连杆64位置对应(如图13所示),使此时有些配重块61位于内夹位置,有些配重块位于外张位置,位于内夹位置的配重块61会随着握柄30所一并带起,而位于外张位置的配重块61则会被留置在收纳座10上(如图14所示),以达到任意调整配重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该哑铃把20的限制件46上具有第一卡接部461的卡块462,而该配重块61的限制槽622槽壁位置具有第二卡接部623的卡槽624。因此,当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外张位置而展张时,该夹块62上的卡槽624与该哑铃把20上的卡块462分离(如图15所示),以使配重块61不会被哑铃把20所带起,而能留置在收纳座10上,另外,当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内夹位置而夹合时,该哑铃把20上的卡块462卡接于该配重块61的卡槽624中(如图16所示),以使配重块61能被哑铃把20所带起,而能作为防止该配重块61自该哑铃把20上自行脱落的第二道防护(第一道防护为握柄30受该配重块61的夹槽621所夹持),借以增进本发明的安全性。

再者,上述实施例中,该收纳座10的第一固定部122为自该收纳槽121的槽底壁面上所凸起的凸块123,而位于该凸块123的两相对侧上具有二固定槽124;该配重单元60的配重块61的第二固定部65为自各夹块62底部内侧端角所凸伸的固定凸块651。

借此,当该配重块61被放置于该收纳座10的收纳槽121内时,如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外张位置而展张时,该配重块61第二固定部65的固定凸块651卡入于该收纳座10第一固定部122的固定槽124内(如图15所示),以将该配重块61固定在收纳座10上,以防止使用者自行拿取或错位放置的情形发生;如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内夹位置而夹合时,该配重块61第二固定部65的固定凸块651脱出于该收纳座10第一固定部122的固定槽124外(如图16所示),以使该配重块61能顺利地被该哑铃把20所带起使用。

另外,如图17至图19所示,该收纳座10的第一固定部122为自该收纳槽121的两侧顶端缘向内凸伸的凸块125;该配重单元60的配重块61的第二固定部65为自各夹块62外侧边上所凹陷的凹槽652。

借此,当该配重块61被放置于该收纳座10的收纳槽121内时,如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外张位置而展张时,该配重块61第二固定部65的凹槽652被该收纳座10第一固定部122的凸块125卡入(如图18所示),以将该配重块61固定在收纳座10上,以防止使用者自行拿取或错位放置的情形发生;如该配重块61的夹块62位于内夹位置而夹合时,该收纳座10第一固定部122的凸块125与该配重块61第二固定部65的凹槽652分离(如图19所示),以使该配重块61能顺利地被该哑铃把20所带起使用。

所以,本发明除由该配重块61的夹槽621与该握柄30进行夹持外,还可借由该配重块61的第二卡接部623与该哑铃把20的第一卡接部461进行卡接,以维持双重的夹持效果,而能防止配重块61自行脱落,以大幅地增进使用时的安全性。而该收纳座10上的第一固定部123与配重块61上的第二固定部65则能将配重块61锁置在收纳座10上,以防止被随意拿取或错置的可能。当然,本发明借由选择盘44中压迫单元442的压迫块443与连杆64(二曲柄641)的动作,而能使配重块61在内夹位置与外张位置间进行相当精确而稳定的动作,以克服配重块61与哑铃把20间的松动情形。

以上所揭,仅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为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