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的康复训练平行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更加希望健康的生活,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由于遗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其身体结构受损、功能障碍、能力下降,因此要实现残疾人的健康需要对其残疾而采取措施和服务,即康复。
而在康复训练中,一般平行杠使用的较为广泛,适用于脑瘫、截瘫等引起的下肢活动障碍疾病,但现在大部分使用的训练平行杠仅为两根平行设置的杠杆,患者本身由于疾病导致身体耐力及平衡感较差,康复训练平行杠缺少保护措施,容易让患者在训练中引起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的康复训练平行杠,避免患者在训练中造成二次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四根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支撑架、两根平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杠杆和安全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伸缩杆插入到固定杆中并通过调节螺栓压紧,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上,每根杠杆均设置在相应侧的位于同一直线的两个伸缩杆的顶端,杠杆与每个伸缩杆之间设置有宽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为L型支架,L型支架的一端与杠杆固定连接,L型支架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伸缩杆的顶端并通过调节螺栓压紧,所述的两个杠杆上均设置有滑轮,两个杠杆上的滑轮之间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绑带。
为了能够让长度可调的支撑杆便于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长度可调的支撑杆包括细杆和粗杆,细杆的一端滑动插入到粗杆的一端中,细杆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杠杆上的滑轮,粗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杠杆上的滑轮。
为了能够让滑轮便于在杠杆上滑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滑轮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槽轮和连接两个槽轮的支架,两个槽轮的截面弧线均与杠杆的截面弧线相配合,两个上下设置的槽轮分别位于杠杆的上下两侧并与杠杆的表面接触。
为了能够让绑带便于与支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绑带的两端与支撑杆扣接。
为了让支撑杆在高度位置上能够进行微调,避免患者佩带不舒服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细杆和粗杆均为L型,细杆的一端滑动插入到粗杆的一端中,细杆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其中一个滑轮中,粗杆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另一滑轮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患者使用该平行杠杆进行康复训练时,针对患者的体型分别通过支撑架和宽度调节装置对杠杆的高度和两个杠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将安全支撑装置滑动到杠杆的一端,用绑带对患者的胸部部位进行固定,当患者训练脚下失去平衡时,安全支撑装置能够对患者起到支撑的作用,不会轻易的摔倒。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能够帮助医院及康复中西在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提高患者自主训练的能力,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陪护,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1、安装座,2、支撑架,3、L型支架,4、杠杆,5、滑轮,6、支撑杆,7、绑带,2-1、固定杆,2-2、调节螺栓,2-3、伸缩杆,3-1、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安全的康复训练平行杠,包括安装座1、四根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支撑架2、两根平行设置在支撑架2上的杠杆4和安全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固定杆2-1和伸缩杆2-3,伸缩杆2-3插入到固定杆2-1中并通过调节螺栓2-2压紧,固定杆2-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上,每根杠杆4均设置在相应侧的位于同一直线的两个伸缩杆2-3的顶端,杠杆4与每个伸缩杆2-3之间均设置有宽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为L型支架3,L型支架3的一端与杠杆4固定连接,L型支架3的另一端插入到伸缩杆2-3的顶端并通过调节螺栓3-1压紧,所述的两个杠杆4上均设置有滑轮5,所述的滑轮5包括两个上下设置的槽轮和连接两个槽轮的支撑架,两个槽轮的截面弧线均与杠杆4的截面弧线相配合,两个上下设置的槽轮分别位于杠杆4的上下两侧并与杠杆4的表面接触,两个杠杆4上的滑轮5之间设置有长度可调的支撑杆6,所述的长度可调的支撑杆6包括细杆和粗杆,细杆的一端滑动插入到粗杆的一端中,细杆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杠杆4上的滑轮5,粗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杠杆4上的滑轮5,支撑杆6上设置有绑带7,所述的绑带7的两端与支撑杆6扣接。
为了能够让支撑杆6在高度位置上进行微调,避免患者进行防护时不舒服,支撑杆6上的细杆和粗杆均为L型,细杆的一端滑动插入到粗杆的一端中,细杆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其中一个滑轮上的支架中,粗杆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另一滑轮上的支架中。
工作原理:在患者使用该平行杠杆进行康复训练时,针对患者的体型分别通过支撑架2和宽度调节装置对杠杆4的高度和两个杠杆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将安全支撑装置滑动到杠杆的一端,用绑带7对患者的胸部部位进行固定,当患者训练脚下失去平衡时,安全支撑装置能够对患者起到支撑的作用,不会轻易的摔倒,此装置的使用可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陪护,节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