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528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羽毛球拾球器一般都是拾球器本体和羽毛球储存盒组成,然而羽毛球储存盒多为圆柱形筒,羽毛球玩多了其羽毛会向内/外弯折,向外弯折时羽毛球卡在储存盒内不易出来,向内弯折时,由于多个羽毛球依次头尾相应嵌进储存盒内,所以向内稍微弯折的羽毛也会损毁,而且盒内取球不方便;

拾球器本体一般采用钩子,通关过钩子勾住羽毛球的羽毛达到拾球的目的,然而钩子容易损坏羽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包括拾球器本体和羽毛球储存盒,所述羽毛球储存盒固定在拾球器本体上,所述羽毛球储存盒包括固定块和夹取装置,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多个槽,每个槽对应一个固定在固定块上的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滑动的滑块、弹簧、滑动杆和夹板A,所述滑块两侧分别设有弹簧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滑块固定,另一端伸出外壳并与夹板A固定,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外壳内壁贴合,所述夹板A的形状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拾球器本体包括外筒,其内部滑动配合有滑动杆,所述滑动 杆两端分别延伸出外筒,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和外筒上分别固定有夹板,夹板底部固定有硅胶块,所述滑动杆另一端固定有把手A,所述把手A和外筒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槽内固定有硅胶制成的凸出环。

优选的,所述外筒上安装有把手B,所述把手B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把手A设在所述把手B内。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包含有拾球器本体和羽毛球储存盒,羽毛球的球头通过插入式固定在羽毛球储存盒上,达到避免损坏羽毛球的羽毛、拿取方便的效果,适合训练中频繁拿取时使用,而拾球器本体通过夹取的方式拾球,不但可以通过夹取羽毛、还能夹取球头,拾球时更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取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羽毛球固定在收纳盒时的示意图。

图中:外筒1、滑动杆2、夹板3、硅胶块4、把手A5、收缩弹簧6、把手B7、固定块8、槽8-1、夹取装置9、外壳9-1、滑块9-2、弹簧9-3、滑动杆9-4、夹板A9-5、凸出环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羽毛球训练中使用的拾球器,包括拾球器本体和羽毛球储存盒,所述羽毛球储存盒固定在拾球器本体上,所述羽毛球储存盒包括固定块8和夹取装置9,所述固定块8上设有多个槽8-1,每个槽8-1对应一个固定在固定块8上的夹取装置9,所述夹取装置9包括外壳9-1、外壳9-1内滑动的滑块9-2、弹簧9-3、滑动杆9-4和夹板A9-5,所述滑块9-2两侧分别设有弹簧9-3和滑动杆9-4,所述滑动杆9-4的一端与滑块9-2固定,另一端伸出外壳9-1并与夹板A9-5固定,所述弹簧9-3两端分别与滑块9-2和外壳9-1内壁贴合,所述夹板A9-5的形状为弧形。

所述拾球器本体包括外筒1,其内部滑动配合有滑动杆2,所述滑动杆2两端分别延伸出外筒1,所述滑动杆2的一端和外筒1上分别固定有夹板3,夹板3底部固定有硅胶块4,所述滑动杆2另一端固定有把手A5,所述把手A5和外筒1之间连接有收缩弹簧6。

所述槽8-1内固定有硅胶制成的凸出环10。

所述外筒1上安装有把手B7,所述把手B7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把手A5设在所述把手B7内。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包含有拾球器本体和羽毛球储存盒,羽毛球的球头通过插入式固定在羽毛球储存盒上,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用手把夹板A9-5向右推,然后把羽毛球的球头放进槽8-1内如图4,因为羽毛球的羽毛是插在球头顶部内侧,所以夹板A9-5可以很好的压住羽毛球球头边缘,避免羽毛球出来,凸出环10具有挤压羽毛球的作用,避免羽毛球在槽8-1内晃动,最后从槽8-1内取球时用手把夹板A9-5向右推下,取球以后再松开即可,夹板A9-5会由于弹簧9-3的弹性回到原位;因为羽毛球是插入式固定,所以达到避免损坏羽毛 球的羽毛、拿取方便的效果,适合训练中频繁拿取时使用;

而拾球器本体通过夹取的方式拾球,不但可以通过夹取羽毛、还能夹取球头,因为可以夹取任何部位,所以拾球时更快,具体操作时:首先把手放在把手B7上,然后用手指拉把手A5,这时两个夹板3相互靠近,达到夹取目的,两个夹板3可以夹取球头部分,两个硅胶块4可以夹取羽毛部分,根据羽毛球掉落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方式夹取羽毛或球头部分,达到拾球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