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4559阅读:1249来源:国知局
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疗器械中的康复训练设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患者治疗中,有许多患者本身协调平衡性不好或者经过某些疾病治疗后变的平衡协调能力差,这种平衡协调能力的受损可以通过医疗训练器械训练治疗得到有效的改善,例如骑马康复训练,是一种可以自我控制调节运动能量的有氧训练,目的在于强化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感觉,增强身体柔性。主要通过反射运动提升臀部、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力量,提升身体平衡感觉,提高核心肌力及调整盆骨位置,同时增强盆骨和躯干的协调能力。目前市场上的模仿骑马训练的训练仪造价高,传动结构复杂。在广大患者中普及具有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一槽形件,槽形件的两个槽边分别位于前后,摆动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槽形件的前后两个槽边转动连接,在摆动架上方设置有鞍座固定板,鞍座固定板两侧前部分别通过一根前连杆铰接在摆动架两侧前部,鞍座固定板两侧后部分别通过一根后连杆铰接在摆动架两侧后部,鞍座固定板、前连杆、后连杆、摆动架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摆动架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上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输出端部转动连接在鞍座固定板上,在所述的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内还设置有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输出为驱动杆,驱动杆的下端连接在关节轴承的外圈上,关节轴承的内圈紧配合连接在固定设置在槽形件或支撑架上的轴上,在鞍座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鞍座;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上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曲柄连接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上,曲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进一步的,所述的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机构为:在曲柄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与齿轮一啮合设置有齿轮二,齿轮二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连接有偏心轴,固定轴、偏心轴均偏离偏心轮的中心,驱动杆上端转动连接偏心轴上;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前部两侧还设置有脚蹬,脚蹬上部转动连接在摆动架的两侧;进一步的,在鞍座前方设置有扶手;进一步的,在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设备用于强化肌肉力量、提高平衡感觉,增强身体柔性。主要通过反射运动提升臀部、腰部、及腿部的肌肉力量,提升身体平衡感觉,提高核心肌力及调整盆骨位置,同时增强盆骨和躯干的协调能力。本训练仪采用广泛使用的曲柄连杆机构、平行四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实现骑马的模仿运动,制造成本低,传动结构简单,有利于在广大患者中进行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及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时本实用新型摆动架一侧摆动到上方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支撑架;2:脚蹬;3:扶手;4:鞍座;5:脚轮;6:槽形件;7:摆动架;8:前后方向的销轴;9:前连杆;10:左右方向的销轴;11:鞍座固定板;12:后连杆;13:齿轮;14:电机;15:偏心轮;16:驱动杆;17:关节轴承;18:曲柄机构的连杆;19:曲柄;20:蜗轮蜗杆减速机;21:齿轮一;22:中心轴;23:偏心轴。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以图1中进行定义:前指患者骑在鞍座上时面对的方向,即扶手方向为前。如附图所示,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一槽形件6,槽形件6的两个槽边分别位于前后,摆动7架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槽形件的前后两个槽边转动连接,图2中示出了摆动架7前端通过前后方向的销轴8与槽形件6的前槽边连接,在摆动架7上方设置有鞍座固定11板,鞍座固定板11两侧前部分别通过一根前连杆铰接在摆动架两侧前部,图中9所示为前连杆,图中示出了前连杆与摆动架侧面通过左右方向的销轴10的一种铰接结构,鞍座固定板11两侧后部分别通过一根后连杆铰接在摆动架两侧后部,12所示为后连杆,鞍座固定板11、前连杆9、后连杆12、摆动架7构成平行四连杆结构,摆动架7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装置,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上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述的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上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机20,曲柄19连接在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上,曲柄19两端通过轴承支撑;曲柄机构的连杆18输入端转动连接在曲柄上,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18输出端部转动连接在鞍座固定板上,在所述的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内还设置有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机构,凸轮机构的输出为驱动杆16,所述的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的凸轮机构为:在曲柄19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21,与齿轮一21啮合设置有齿轮二13,齿轮二1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22,齿轮2也可通过轴承支撑,齿轮二的支撑在图中没有示出,本设置中的凸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均可设置在一个齿轮箱中,固定轴22上连接有偏心轮15,偏心轮15上连接有偏心轴23,固定轴22、偏心轴23均偏离偏心轮的中心,驱动杆16上端转动连接偏心轴23上;驱动杆16的下端连接在关节轴承17的外圈上,关节轴承17的内圈紧配合连接在固定设置在槽形件6或支撑架1上的轴上,在鞍座固定板11上固定连接有鞍座4;,在所述的平衡协调康复训练仪前部两侧还设置有脚蹬2,脚蹬上部转动连接在摆动架的两侧;在鞍座前方设置有扶手3;在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脚轮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开启电机,鞍座固定板在曲柄连杆机构的驱动下带动鞍座进行前后往复直线运动,同时凸轮机构带动驱动杆驱动摆动架绕前后方向的销轴摆动,摆动轨迹如图4中箭头所示,患者骑在鞍座上的运动轨迹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能够很好的训练患者的平衡协调能力。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