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469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形玩具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撑起变形玩具车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变形玩具车。



背景技术:

随着还有机器人的变形金刚等电影、动画片的播放,越来越多的孩子迷上了可变形的为机器人的玩具车,市场上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可变形的玩具车。变形玩具车主要结构为:收合后为普通车体的外观,通过支撑机构将各部件撑开,改变为机器人的外观。也有部分车体为了娱乐效果,或夸大驱动轮部分的结构。该种玩具车的支撑机构主要构造为采用两根驱动杆销接,两驱动杆的外端分别连接动力输出件及被支撑的零件,通过驱动其中一根驱动杆实现对被支撑的零件的撑起动作。由于主动的驱动杆初始状态是水平的,驱动点为靠近车体中心,而活动件处于水平状态,驱动过程中,被驱动零件的重心会随着升起过程逐渐由外向中变化,驱动前期需要的驱动力最大,所需驱动力是越来越小的,因此经常会产生卡壳,使得升起变形失败,而改进需要配备较大驱动输出的动力输出件,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可使用较小动力件的变形玩具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形玩具车,关键在于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体及前轮组、后轮组,所述的车体包括车底座、车顶件、车头件、车底件及两个前门件,车底座、车顶件、车头件、车底件依次连接,所述的前门件连接前轮组,所述车底座连接后轮组,所述的车底座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牙轮箱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所述支撑杆的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底座上,所述车顶件上设有滑槽,支撑杆上端可滑动的连接在车顶件的滑槽内,所述牙轮箱驱动支撑杆转动,所述的车底座前端还连接有辅助轮。

所述的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牙轮箱的输出齿轮配合连接。

所述的支撑杆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卡接在车顶件上设有滑槽内。

所述的前门件通过第一前门连接杆连接到车顶件,通过第二前门连接杆连接到车底件,第一前门连接杆、第二前门连接杆、车顶件、车底件构成四杆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玩具车通过改进支撑机构的结构,采用滑动的支撑杆连接被支撑零件,初始的状态下,连接位置在车体内端,初始撑起的施力点基本与被撑起件的重心重合,使得车体在支撑变形的时候需要的支撑力较小,将被支撑零件撑起,可以有效的提高撑起的失误率以及减少制造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张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变形玩具车,所述变形玩具车包括车体及前轮组、后轮组,所述的车体包括车底座1、车顶件2、车头件3、车底件4及两个前门件5,车底座、车顶件、车头件、车底件依次连接,所述的前门件连接前轮组,所述车底座连接后轮组,所述的车底座上设有支撑机构,所述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牙轮箱11及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车底座上,通过支撑牙轮箱11驱动转动,所述车顶件上设有滑槽21,支撑杆12上端可滑动的连接在车顶件的滑槽21内,所述牙轮箱驱动支撑杆转动,所述的车底座前端还连接有辅助轮10。支撑杆上端设有卡位凸起121,使得支撑杆可固定在滑槽内滑动。

所述的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牙轮箱的输出齿轮配合连接。所述的支撑牙轮箱及支撑杆通过齿轮啮合进行连接。

所述的支撑杆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卡接在车顶件上设有滑槽内。

所述的前门件通过第一前门连接杆连接到车顶件,通过第二前门连接杆连接到车底件,第一前门连接杆、第二前门连接杆、车顶件、车底件构成四杆连接机构。通过张开车顶件,将两个前门张开,构成机器人的手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