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2034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



背景技术:

木人桩是中国传统武术----咏春拳的一种重要训练器械。其基本结构分为桩身及桩手、桩脚部分,通过击打它,可有效的锻炼习练者手法、身形、步法的反应能力,以其为假想对手,从而模拟实战。传统的木人桩外形是一个仿人形的木质结构,桩身部分为一段圆木,桩手及桩脚插入桩身中,在使用中是各部分是固定不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木人桩多为一体固定式,训练真实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包括上桩身、中桩身、下桩身和底座,上桩身上安装有桩手并通过第一扭动组件与中桩身的上端连接,中桩身上安装有桩脚并通过第二扭动组件与下桩身的上端连接;下桩身固定在底座上。

所述第一扭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上轴承、第一下轴承、第一支撑套筒和第一弹簧,第一转轴的上部插入上桩身的转动孔Ⅰ内,第一支撑套筒安装在转动孔Ⅰ内并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上轴承过盈安装在第一支撑套筒上部,第一下轴承过盈安装在第一支撑套筒下部;第一转轴的下部过盈安装在中桩身上部的转动孔Ⅱ内;第一弹簧安装在上桩身和中桩身的接触处。

所述第二扭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上轴承、第二下轴承、第二支撑套筒和第二弹簧,第二转轴的上部插入中桩身的转动孔Ⅱ内,第二支撑套筒安装在转动孔Ⅱ内并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上轴承过盈安装在第二支撑套筒上部,第二下轴承过盈安装在第二支撑套筒下部;第二转轴的下部过盈安装在下桩身上部的转动孔Ⅲ内;第二弹簧安装在中桩身和下桩身的接触处。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扭动组件的第二转轴一体成型。

所述上桩身的下部设置有转动孔Ⅰ,在上桩身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Ⅰ,在弧形凸块Ⅰ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Ⅰ;所述中桩身设置有转动孔Ⅱ,在中桩身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Ⅱ,在弧形凸块Ⅱ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Ⅱ,弧形凸块Ⅱ与弧形凸块Ⅰ相对设置构成两个第一弹簧安装区,第一弹簧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区内且每个第一弹簧安装区均对应一个弹簧安装孔Ⅱ和一个弹簧安装孔Ⅰ;在中桩身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Ⅲ,在弧形凸块Ⅲ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Ⅲ;所述下桩身的上部设置有转动孔Ⅲ,在下桩身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Ⅳ,在弧形凸块Ⅳ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Ⅳ,弧形凸块Ⅳ与弧形凸块Ⅲ相对设置构成两个第二弹簧安装区,第二弹簧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区内且每个第二弹簧安装区均对应一个弹簧安装孔Ⅲ和一个弹簧安装孔Ⅳ。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木人桩的桩身分为三段式结构,并通过第一扭动组件实现上桩身和中桩身之间的相互转动和恢复原状,在上桩身和中桩身接触处设置的第一弹簧使得击打桩手后转动的上桩身能够复位,而且,第一弹簧也起到限定上桩身转动角度的作用。当习练者击打上桩身中的桩手时,上桩身则会通过轴承结构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作自由转动,其转动时将会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压后有强烈复位的趋势,因而上桩身在回弹力作用下的反向转动恢复原位,当击打桩脚时,中桩身受力绕第二转轴的轴线作自由转动,转动时将会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压后有强烈复位的趋势,因而中桩身在第二弹簧回弹力作用下的反向转动恢复原位。本实用新型在击打桩手和桩脚时均会发生转动,而且互不干扰,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对手手感力度的变化,提高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桩身、中桩身和下桩身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桩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分段扭动式咏春拳木人桩,包括上桩身1、中桩身2、下桩身3和底座4,上桩身1上安装有桩手并通过第一扭动组件与中桩身2的上端连接,中桩身2上安装有桩脚并通过第二扭动组件与下桩身3的上端连接;下桩身3固定在底座4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扭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5、第一上轴承6、第一下轴承7、第一支撑套筒8和第一弹簧9,第一转轴5的上部插入上桩身1的转动孔Ⅰ1-1内,第一支撑套筒8安装在转动孔Ⅰ1-1内并套设在第一转轴5上;第一上轴承6过盈安装在第一支撑套筒8上部,第一下轴承7过盈安装在第一支撑套筒8下部;第一转轴5的下部过盈安装在中桩身2上部的转动孔Ⅱ2-1内;第一弹簧9安装在上桩身1和中桩身2的接触处。

所述第二扭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10、第二上轴承11、第二下轴承12、第二支撑套筒13和第二弹簧14,第二转轴10的上部插入中桩身2的转动孔Ⅱ2-1内,第二支撑套筒13安装在转动孔Ⅱ2-1内并套设在第二转轴10上;第二上轴承11过盈安装在第二支撑套筒13上部,第二下轴承12过盈安装在第二支撑套筒13下部;第二转轴10的下部过盈安装在下桩身3上部的转动孔Ⅲ3-1内;第二弹簧14安装在中桩身2和下桩身3的接触处。

所述上桩身1的下部设置有转动孔Ⅰ1-1,在上桩身1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Ⅰ1-2,在弧形凸块Ⅰ1-2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Ⅰ1-3;所述中桩身2设置有转动孔Ⅱ2-1,在中桩身2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Ⅱ2-2,在弧形凸块Ⅱ2-2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Ⅱ2-3,弧形凸块Ⅱ2-2与弧形凸块Ⅰ1-2相对设置构成两个第一弹簧安装区,第一弹簧9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区内且每个第一弹簧安装区均对应一个弹簧安装孔Ⅱ2-3和一个弹簧安装孔Ⅰ1-3;在中桩身2的下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Ⅲ2-4,在弧形凸块Ⅲ2-4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Ⅲ2-5;所述下桩身3的上部设置有转动孔Ⅲ3-1,在下桩身3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凸块Ⅳ3-2,在弧形凸块Ⅳ3-2的侧端对称设置有弹簧安装孔Ⅳ3-3,弧形凸块Ⅳ3-2与弧形凸块Ⅲ2-4相对设置构成两个第二弹簧安装区,第二弹簧14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区内且每个第二弹簧安装区均对应一个弹簧安装孔Ⅲ2-5和一个弹簧安装孔Ⅳ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5和第二扭动组件的第二转轴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分开的互不影响。

桩身分为三段式结构,并通过第一扭动组件实现上桩身和中桩身之间的相互转动和恢复原状,在上桩身和中桩身接触处设置的第一弹簧使得击打桩手后转动的上桩身能够复位,而且,第一弹簧也起到限定上桩身转动角度的作用。当习练者击打上桩身中的桩手时,上桩身则会通过轴承结构围绕第一转轴的轴线作自由转动,其转动时将会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受压后有强烈复位的趋势,因而上桩身在回弹力作用下的反向转动恢复原位,当击打桩脚时,中桩身受力绕第二转轴的轴线作自由转动,转动时将会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受压后有强烈复位的趋势,因而中桩身在第二弹簧回弹力作用下的反向转动恢复原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