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56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健腹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健腹轮。



背景技术:

目前,消费者选择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健腹轮是一种可锻炼肌肉、关节、减轻体重的小型推动器,健身轮可以帮助消费者锻炼腹部、腰臀部、手臂等身体各部分的赘肉;跳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健身方式,能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跳绳每小时消耗体内热量约800卡路里,并且能使人心律维持在与慢跑大致相同的水平,却可以避免因跑步而产生的膝、踝关节疼痛的困扰,是一项科学、有效、简单的健身方式;拉力器可以锻炼人的手臂力量,所需要的场地简单,方便使用,但是现有的技术中,健身器材一般功能单一,选择不同的健身方式就需要使用相应的健身器材,存放这些健身器材会浪费一定空间,申请号为201520013860.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左手柄、右手柄、滚轮,滚轮为中空结构,左手柄、右手柄均为中空盲孔结构,左手柄开口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右手柄开口端内壁设有与左手柄开口端匹配的内螺纹,左手柄和右手柄螺接形成转轴,左手柄、右手柄上的螺纹端部设有凸台,滚轮通过左手柄和右手柄上的凸台进行限位连接;转轴内设有绳子,左手柄和右手柄的盲孔底部均设有转动轴承,转动轴承轴向设有导柱,导柱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向手柄开口端延伸,导柱靠近手柄开口端的径向设有前端孔,导柱另一端径向设有后端孔,前端孔和后端孔相互垂直,绳子依次穿过前端孔和后端孔并与后端孔固定连接,端盖转动时,导柱和转动轴承能在盲孔内转动,绳子围绕导柱收缩;其中滚轮上设有供绳子穿过的豁口;该实用新型存在的不足之处是该实用新型收纳绳子的方式是手动转动端盖带动导柱转动从而缠绕绳子将其收纳进手柄内的空腔,耗费费时间且麻烦费力;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单个滚轮在使用时,重心容易偏移而发生危险导致受伤;此外,该健腹轮的手柄内储存的绳子只能作为跳绳使用,不能辅助使用者使用健腹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腹轮,除了具有健腹轮功能之外,还具有跳绳和拉力器的功能,将上述三个功能结合为一起,减少存放健身器材的空间,而且手柄内安装有电机可以将绳子缠绕在滚筒上,收纳绳子既节约时间,又快捷方便,还带有两个滚轮可以帮助初学者在使用健腹轮方式健身时保持平衡,还可以使用卡扣机构快速调整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以适用不同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两组健腹轮机构,所述的健腹轮机构包括手柄和滚轮,所述手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的健腹轮机构还包括电动机、滚筒、绳子、蓄电池、电机开关、旋转底座、连接转轴、连接管、连接圆环、拉力弹簧和限位块,所述第一端盖的内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滚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筒与绳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绳子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并与连接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还通过蓄电池与电机开关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电机开关安装在手柄上,所述第二端盖通过滚珠轴承与旋转底座的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底座的另一端与连接转轴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转轴和连接管为管状且连接转轴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的外部,所述连接转轴和连接管上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调节螺纹孔,所述连接转轴和连接管通过与所述调节螺纹孔匹配的调节螺栓连接,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的连接管的端部可螺纹连接,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的端部能够通过卡扣机构连接,所述拉力弹簧固定设置在连接转轴的内部,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的拉力弹簧通过万向轴连接,所述连接转轴的外径小于手柄的外径,所述滚轮通过松键配合套设在所述连接转轴的外部,所述限位块固设在所述连接转轴的外部,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滚轮沿所述连接转轴的轴向滑动,通过电动机带动滚筒转动可以将绳子缠绕其滚筒上从而调整绳子伸出手柄的长度,拆掉连接转轴和滚轮,即可通过手柄与绳子搭配构成跳绳结构,既节约时间,又方便快捷,通过拧开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管,由于两组健腹轮机构的内部设置有拉力弹簧,从而使得手柄配合拉力弹簧构成拉力器结构,通过卡扣机构,可以松开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然后使得调节螺栓对准连接转轴与连接管上的调节螺纹孔从而的调整两个滚轮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健腹轮的长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还包括辅助垫板,所述辅助垫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圆环可拆卸连接,辅助垫板可以使得使用者用其膝盖或脚部压住辅助垫板,可以帮助使用者在使用健腹轮向前健身的时,避免其腰部力量不足导致受伤。

优选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还包括防脱手环,所述防脱手环设置于手柄的外圆面上,防脱手环可以帮助使用者在跳绳健身时,避免将手柄甩出。

优选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套设在手柄的外圆面上,增加使用者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防滑垫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增加使用者与手柄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的卡扣机构包括定位基座、连接基座和连接螺栓,所述定位基座和连接基座分别安装在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的外圆面上,所述定位基座和连接基座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拆下螺栓即可将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分开。

优选地,所述的卡扣机构包括定位卡座、水平滑槽、竖直滑槽、上翼板、下翼板、复位杆、限位板、复位弹簧、弹性卡臂、卡钩和连接卡座,所述定位卡座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滑槽和竖直滑槽,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分别设置在竖直滑槽上端和下端,所述竖直滑槽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复位杆,所述复位杆上设置有与上翼板和下翼板相匹配的限位板,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复位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上翼板和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臂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卡钩,弹性卡臂的另一端与连接卡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臂可与水平滑槽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卡钩可与竖直滑槽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定位卡座和连接卡座分别设置在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的外圆面上,只需按下复位杆即可将卡钩从竖直滑槽内压出,然后将弹性卡臂从水平滑槽内拉出实现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分开的目的,从而利用调节螺栓调整两个滚轮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可以实现三种健身方式,第一种是使用跳绳健身方式,在跳绳健身方式时,可以通过电动机方便快捷的调节绳子的长度以适用各种情况,省时省力,第二种是使用健腹轮健身方式,在健腹轮健身方式时,两个滚轮可以帮助初学者保持平衡,而且根据情况需要可以调节两个滚轮之间的距离,而且绳子配合辅助垫板可以帮助初学者使用健腹轮,第三种是使用拉力器健身方式,三种功能集于一体,可以节约存放健身器材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健腹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转轴与连接管通过螺栓限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通过第一种卡扣机构连接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两组健腹轮机构的连接转轴通过第二种卡扣机构连接的的剖视图;

图中:1-健腹轮机构,1.1-手柄,1.1.1-第一端盖,1.1.2-第二端盖,1.2-滚轮,1.3-电动机,1.4-滚筒,1.5-绳子,1.6-蓄电池,1.7-电机开关,1.8-旋转底座,1.9-连接转轴,1.10-连接管,1.11-连接圆环,1.12-拉力弹簧,1.13-限位块,1.14-辅助垫板,1.15-防脱手环,1.16-防滑垫,1.17-防滑凸起,2-卡扣机构,2.1-定位基座,2.2-连接基座,2.3-连接螺栓,2.4-定位卡座,2.5-水平滑槽,2.6-竖直滑槽,2.7-上翼板,2.8-下翼板,2.9复位杆,2.10-限位板,2.11-复位弹簧,2.12-弹性卡臂,2.13卡钩,2.14-连接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各个构件及位置关系是按一定比例绘制的,但这种位置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健腹轮,包括两组健腹轮机构1,所述的健腹轮机构1包括手柄1.1和滚轮1.2,所述手柄1.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1.3,所述手柄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第一端盖1.1.1和第二端盖1.1.2,所述的健腹轮机构1还包括电动机1.3、滚筒1.4、绳子1.5、蓄电池1.6、电机开关1.7、旋转底座1.8、连接转轴1.9、连接管1.10、连接圆环1.11、拉力弹簧1.12和限位块1.13,所述第一端盖1.1.1的内侧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电动机1.3,所述电动机1.3的输出轴与滚筒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滚筒1.4与绳子1.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绳子1.5的另一端穿过第一端盖1.1.1并与连接圆环1.1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1.3还通过蓄电池1.6与电机开关1.7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6安装于所述空腔1.1.3内,所述电机开关1.7安装在手柄1.1上,所述第二端盖1.1.2通过滚珠轴承与旋转底座1.8的一端可转动连接,第二端盖1.1.2与滚珠轴承的外钢圈焊接,滚珠轴承的内钢圈与旋转底座的一端焊接,所述旋转底座1.8的另一端与连接转轴1.9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底座1.8的另一端端部设有外螺纹,连接转轴1.9的一端的端部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旋转底座1.8和连接转轴1.9螺纹连接可构成转轴,所述连接转轴1.9和连接管1.10为管状且连接转轴1.9可滑动的套设在连接管1.10的外部,所述连接转轴1.9和连接管1.10上设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调节螺纹孔,所述连接转轴1.9和连接管1.10通过与所述调节螺纹孔匹配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管1.10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匹配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从而使得彼此可螺纹连接,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端部能够通过卡扣机构2连接,所述拉力弹簧1.12固定设置在连接转轴1.9的内部,连接转轴1.9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拉力弹簧1.12的连接板,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拉力弹簧1.12通过万向轴连接,拉力弹簧1.12的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拉力弹簧1.12的另一端与万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拉力弹簧1.12通过连接板和万向轴构成拉力器结构,所述连接转轴1.9的外径小于手柄1.1的外径,由于手柄1.1的外径大于连接转轴1.9的外径,可以限制滚轮1.2的向手柄1.1方向的轴向滑动,所述滚轮1.2通过松键配合套设在所述连接转轴1.9的外部,所述限位块1.13固设在所述连接转轴1.9的外部,所述限位块1.13用于限制所述滚轮1.2向限位块1.13方向的轴向滑动,手柄1.1和限位块1.13在滚轮1.2两侧用于限制滚轮1.2沿连接转轴1.19的轴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1还包括辅助垫板1.14,两组所述辅助垫板1.14的两端分别与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圆环1.11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1还包括防脱手环1.15,所述防脱手环1.15设置于手柄1.1外圆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健腹轮机构1还包括防滑垫1.16,所述防滑垫1.16套设在手柄1.1的外圆面上,防滑垫1.16可以增加手柄1.1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垫1.1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凸起1.17,防滑凸起1.17可以进一步增加手柄1.1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扣机构2包括定位基座2.1、连接基座2.2和连接螺栓2.3,所述定位基座2.1和连接基座2.2分别安装在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外圆面上,所述定位基座2.1和连接基座2.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2.3螺纹配合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2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卡扣机构2包括定位卡座2.4、水平滑槽2.5、竖直滑槽2.6、上翼板2.7、下翼板2.8、复位杆2.9、限位板2.10、复位弹簧2.11、弹性卡臂2.12、卡钩2.13和连接卡座2.14,所述定位卡座2.4的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水平滑槽2.5和竖直滑槽2.6,所述上翼板2.7和下翼板2.8分别设置在竖直滑槽2.6上端和下端,所述竖直滑槽2.6内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复位杆2.9,所述复位杆2.9上设置有与上翼板2.7和下翼板2.8相匹配的限位板2.10,所述复位弹簧2.11套设在复位杆2.9上且其两端分别与上翼板2.7和限位板2.10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臂2.12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卡钩2.13,弹性卡臂2.12的另一端与连接卡座2.14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卡臂2.12可与水平滑槽2.5在水平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卡钩2.13可与竖直滑槽2.6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定位卡座2.4和连接卡座2.9分别设置在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外圆面上。

工作原理是:选择健腹轮方式健身时,首先,使用者可以利用腿部或脚部压住辅助垫板1.14,然后按下电机开关1.7,所述电机开关1.7控制电动机1.3转动,所述电动机1.3的输出轴带动滚筒1.4转动,所述滚筒1.4会将缠绕在其上的绳子1.5松开,从开调节从第一端盖1.1.1穿出的绳子1.5的长度,然后根据需要,将与绳子1.5固定连接的连接圆环1.11与辅助垫板1.14连接以配合使用者的腿部或脚部,即可使用健腹轮健身,通过控制卡扣机构2来控制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水平长短,由于连接转轴1.9内部套设有可滑动的连接管1.10,从而可以将连接管1.10抽出,然后对准连接转轴1.9和连接管1.10的调节螺纹孔,然后用调节螺栓固定住,即可完成调整滚轮1.2之间的距离;选择跳绳方式健身时,只需要捏住将旋转底座1.8的中段,然后将连接转轴1.9拧下,拆下滚轮1.2,只留下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手柄1.1,然后通过控制电机开关1.7从而控制绳子1.5的长度,然后将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圆环1.11彼此连接,即可使用跳绳方式健身;选择拉力器方式健身时,松开卡扣机构2,使得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分开,拆下螺栓,然后拉出其中的连接管1.10,由于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管1.10螺纹连接,旋转使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管1.10分开,向相反的方向拉动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手柄1.1,由于拉力弹簧1.12连接两组所述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即可使用拉力器方式健身;此外,所述的卡扣机构2的第一种形式,由于旋转底座1.8的一端与第二端盖1.1.2可转动连接,而旋转底座1.8的另一端与连接转轴1.9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转轴1.9可以转动,通过安装和拆卸连接螺栓2.3,实现定位基座2.1和连接基座2.2的连接和分离,使得连接转轴1.9对接和分开;卡扣机构2的第二种形式,只需要将复位杆2.9向下按动,复位杆2.9可以将卡在定位卡座2.4的竖直滑槽2.6内的卡钩2.13向下顶出,然后拉动连接卡座2.14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弹性卡臂2.12从水平滑槽2.5内退回,弹性卡臂2.12带动卡钩2.13从定位卡座2.4退回,即实现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分离,然后套设在复位杆2.9上的复位弹簧2.11会在弹性形变的作用下向上复位,而定位卡座2.4内的上翼板2.7和下翼板2.8可与复位杆2.9的限位板2.10配合限制复位杆2.9在竖直方向上的行程,使复位杆2.9只能在竖直滑槽2.6内竖直滑动,弹性卡臂2.12具有弹性形变,弹性卡臂2.12刚伸入水平滑槽2.5内时由于外力使得弹性卡臂2.12处于变形状态,当卡钩2.13滑入竖直滑槽2.6内后,外力消失,弹性卡臂2.12的恢复原状,卡钩2.13卡在竖直滑槽2.6上,即实现两组健腹轮机构1的连接转轴1.9的连接。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