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性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9555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性脚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衡性脚踏车。



背景技术:

健身用脚踏车是一种采用坐姿操作的腿部运动器材,一般由车身、踏板、固定在车身上的座椅和车把手组成,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手扶车把手,脚置于踏板上,利用腿部力量踩踏踏板,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脚踏车主架的前底管和后底管一般是通过两端套接的塑料支撑件与地面接触,脚踏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使塑料支撑件与地面产生摩擦,长时间摩擦会使塑料支撑件与地面的接触面变得不平整,从而使脚踏车整个车身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运动者运动过程中左右施力不均,无法得到较好的训练效果;另外,脚踏车的脚踏部分是由脚踏板以及与脚踏板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的绑带构成,其平稳性也特别重要,若运动者在快速健身的时候,脚踏板与运动者的脚脱离,易给运动者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衡性脚踏车,在前底管和后底管的两端增设水平调节装置,使前底管和后底管两端的塑料支撑件与地面接触完好,提高整个车身的平稳性;还在脚踏板内置配重块,保证脚踏板始终处于绑带的下方且与运动者的脚处于平行运动状态,避免脚踏板与运动者的脚滑落,提高脚踏车的安全系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衡性脚踏车,包括有车架、安装在所述车架上的脚踏运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架前部上方的扶手和电子表、安装在所述车架后部上方的座椅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下方的前底管和后底管,所述前底管和所述后底管的左右两端皆设有水平调节装置,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套接于所述前底管和所述后底管的左右两端;

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塑料支撑件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塑料支撑件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中心调节杆、拨轮、外移动杆和平面块,所述中心调节杆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塑料支撑件,所述中心调节杆的下部插于所述外移动杆中且与所述外移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拨轮固定于所述外移动杆的上端的圆周向,所述平面块位于所述外移动杆的下端,所述塑料支撑件的底部且与所述平面块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穿孔,所述平面块的上端限位于所述塑料支撑件的内部,所述平面块的下端能够穿出所述穿孔与地面接触,所述塑料支撑件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拨轮位置对应的调节口,所述拨轮的边缘露于所述调节口;

所述脚踏运动装置包括脚踏板、与所述脚踏板的左右两端连接的绑带以及配重块,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纹,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脚踏板的内部,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配重块两者的总重为0.5-0.6kg,其中,所述配重块的重量为0.2-0.3kg。

进一步地说,所述拨轮的外圆周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重块为铁块。

进一步地说,所述脚踏板与所述配重块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说,所述配重块的位置低于所述脚踏板的转轴的中心。

进一步地说,所述绑带的两端设有2-3个调节扣。

进一步地说,所述车架与所述电子表连接的立杆上设有水壶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在前底管和后底管的两端分别增设水平调节装置,通过手指旋转拨轮使拨轮下端的外移动杆向下移动,外移动杆的下端推动平面块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使前底管和后底管两端的塑料支撑件与地面接触完好,平面块与地面接触后进一步旋转拨轮可使车身一侧微抬升以此实现微调节车身的水平度,提高整个车身的平稳性;

二、本实用新型的脚踏板内置配重块,保证脚踏板始终处于绑带的下方且与运动者的脚处于平行运动状态,避免脚踏板与运动者的脚滑落,提高脚踏车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平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调节装置的外侧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脚踏运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脚踏运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车架1、脚踏运动装置2、脚踏板21、绑带22、配重块23、防滑纹24、扶手3和电子表4、座椅装置5、前底管6、后底管7、水平调节装置8、塑料支撑件81、中心调节杆82、拨轮83、外移动杆84、平面块85、调节口86、穿孔87和水壶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平衡性脚踏车,如图1-5所示,包括有车架1、安装在所述车架1上的脚踏运动装置2、安装在所述车架1前部上方的扶手3和电子表4、安装在所述车架1后部上方的座椅装置5以及安装在所述车架1下方的前底管6和后底管7,所述前底管6和所述后底管7的左右两端皆设有水平调节装置8,所述水平调节装置8套接于所述前底管6和所述后底管7的左右两端;

所述水平调节装置8包括塑料支撑件81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位于所述塑料支撑件8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中心调节杆82、拨轮83、外移动杆84和平面块85,所述中心调节杆82的上端固定于所述塑料支撑件81,所述中心调节杆82的下部插于所述外移动杆84中且与所述外移动杆84螺纹连接,所述拨轮83固定于所述外移动杆84的上端的圆周向,所述平面块85位于所述外移动杆84的下端,所述塑料支撑件81的底部且与所述平面块85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穿孔87,所述平面块85的上端限位于所述塑料支撑件81的内部,所述平面块85的下端能够穿出所述穿孔87与地面接触,所述塑料支撑件8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拨轮83位置对应的调节口86,所述拨轮83的边缘露于所述调节口86;

所述脚踏运动装置2包括脚踏板21、与所述脚踏板21的左右两端连接的绑带22以及配重块23,所述脚踏板21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纹24,所述配重块23位于所述脚踏板21的内部,所述脚踏板21与所述配重块23两者的总重为0.5-0.6kg,其中,所述配重块23的重量为0.2-0.3kg。

所述拨轮83的外圆周面设有防滑纹。

所述配重块23为铁块。

所述脚踏板21与所述配重块23注塑一体成型。

所述配重块23的位置低于所述脚踏板21的转轴的中心。

所述绑带22的两端设有2-3个调节扣。

所述车架1与所述电子表4连接的立杆上设有水壶架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在前底管和后底管的两端分别增设水平调节装置,通过手指旋转拨轮使拨轮下端的外移动杆向下移动,外移动杆的下端推动平面块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使前底管和后底管两端的塑料支撑件与地面接触完好,平面块与地面接触后进一步旋转拨轮可使车身一侧微抬升以此实现微调节车身的水平度,提高整个车身的平稳性;脚踏板内置配重块,保证脚踏板始终处于绑带的下方且与运动者的脚处于平行运动状态,避免脚踏板与运动者的脚滑落,提高脚踏车的安全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