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7243发布日期:2018-06-02 02:2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



背景技术:

上肢康复滑轮吊环训练器主要用于中风偏瘫等患者的肩关节训练,现有的吊环训练器的功能普片单一,吊环的上下行程无法控制,进而受训练患者的运动幅度无法规范,在器材使用过程中或者闲置时,其中一个吊环可能会上升至患者够不着的高度,影响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能控制手拉环的上下行程。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包括立柱、横杆、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拉绳、第一手拉环和第二手拉环;

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分别通过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安装在横杆底部,且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并列分布;所述拉绳分别跨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手拉环和第二手拉环分别悬吊设置在所述拉绳两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行程保护绳;所述行程保护绳的第一端连接横杆,所述行程保护绳的第一端连接处位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行程保护绳的第二端连接在拉绳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一手拉环和第二手拉环等高状态下行程保护绳为松弛状态,所述第一手拉环和第二手拉环的高度差与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之间的距离相等状态下,行程保护绳为绷紧状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行程保护绳能控制手拉环的上下行程进而有效的控制了康复训练患者的运动幅度,使康复训练更加规范化;同时该设备还可以提供坐立式训练方式和站立式训练方式,应用场合广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立柱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行程保护绳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3所示,一种多功能上肢康复训练器械,包括立柱23、横杆17、第一定滑轮4、第二定滑轮15、拉绳13、第一手拉环18、第二手拉环12、训练平台5;

所述立柱23竖直设置在训练平台5上;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杆17的一端与立柱23 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15分别通过第一滑轮支架3和第二滑轮支架16安装在横杆17底部,且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15并列分布;所述拉绳13分别跨过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15;所述第一手拉环18和第二手拉环12分别悬吊设置在所述拉绳13两端;所述训练平台5底部设置有若干带刹车的脚轮6。

还包括行程保护绳17.1;所述行程保护绳17.1的第一端连接横杆17,所述行程保护绳17.1的第一端连接处位于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15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行程保护绳17.1的第二端连接在拉绳13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一手拉环18和第二手拉环 12等高状态下行程保护绳17.1为松弛状态,所述第一手拉环18和第二手拉环12的高度差与第一定滑轮4和第二定滑轮15之间的距离相等状态下,行程保护绳17.1为绷紧状态,行程保护绳能控制手拉环的上下行程进而有效的控制了康复训练患者的运动幅度,使康复训练更加规范化。

还包括座椅8、扶杆9、悬吊杆2、转柄1和旋转阻尼转轴11;所述立柱23的下端连接训练平台5上的所述旋转阻尼转轴11;竖直设置的所述悬吊杆2上端固定连接横杆 17另一端;所述悬吊杆2下端设置有转柄1,用手推动转柄1可使横杆(17)绕旋转阻尼转轴11旋转;其中座椅8为可通过升降杆7调节高度的升降座椅。

所述训练平台5还分别设置有所述座椅8和所述扶杆9;所述第一手拉环18和第二手拉环12可随旋转阻尼转轴11分别旋转至座椅8和扶杆9正上方,提供坐立式训练方式和站立式训练方式,应用场合广泛。

所述立柱23包括竖直设置的伸缩套21和伸缩杆14,所述伸缩套21和伸缩杆14 的横切面为矩形状;所述伸缩杆14的下端套设在伸缩套21中,所述伸缩杆14的侧部沿竖直方向阵列设置有若干螺纹限位孔20;所述伸缩套21的一侧壁设置有与若干螺纹限位孔20对应的限位通孔24;上下位移伸缩杆14可依次使限位通孔24与各螺纹限位孔20对齐;

还包括定位销22,所述定位销22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19,所述定位销22的另一端分别插入限位通孔24和对应的限位螺纹孔20中,可以调节横杆高度,适用各种身高受训患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