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87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随着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为家中的病患提供更加方便而实用的医疗器械,一些患有下肢肌肉功能衰弱的患者需要使用一些训练器械进行恢复,如果常常去医院多有不便,所以许多患者购买私人用的恢复训练器,但是一般的恢复训练器不便于携带,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恢复训练时的活动范围,所以需要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解决了一般的恢复训练器不便于携带,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恢复训练时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第一置放槽,所述第一置放槽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板,所述连接杆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扣锁。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训练腔,所述训练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训练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训练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承,所述移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移动转轴,所述移动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手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置放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三置放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置放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置放槽以第一支撑板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表面与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杆的表面与蜗轮的表面啮合。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表面与主动轮的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杆,所述脚踏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使用时,人坐在坐垫板的表面,手扶着扶杆,将脚放在脚踏板的表面,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脚踏杆和脚踏板转动,达到了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的效果。

(2)、该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需要携带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将连接块与第二支撑板分离,将连接块和第一固定螺栓放在第三置放槽的内部,将第二固定螺栓转出放在第三置放槽的内部,将连接杆和坐垫板折叠在第一置放槽的内部,将螺纹杆从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转出放在第二置放槽的内部,将第二支撑板折叠,通过扣锁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达到了便于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折叠携带的效果。

(3)、该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通过移动手柄拉动训练器,训练器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带动移动转轴转动,移动转轴带动移动轮移动,达到了训练器便于移动携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恢复训练器不便于携带,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恢复训练时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连接块、4第一固定螺栓、5第一置放槽、6连接杆、7坐垫板、8第一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10螺纹杆、11扶杆、12扣锁、13训练腔、14底座、15电机、16蜗杆、17第一支撑杆、18第一轴承、19第一转轴、20主动轮、21第二支撑杆、22第二轴承、23第二转轴、24从动轮、25移动杆、26移动轴承、27移动转轴、28移动轮、29移动手柄、30第二置放槽、31第三置放槽、32第二固定螺栓、33蜗轮、34传动皮带、35脚踏杆、36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一支撑板1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4,连接块3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与第二支撑板2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开设第一置放槽5,第一置放槽5的内壁铰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坐垫板7,连接杆6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32,第二固定螺栓32的表面与第一螺纹孔8的内壁螺纹连接,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9,第二螺纹孔9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扶杆11,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扣锁12,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需要携带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将连接块3与第二支撑板2分离,将连接块3和第一固定螺栓4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第二固定螺栓32转出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连接杆6和坐垫板7折叠在第一置放槽5的内部,将螺纹杆10从第二螺纹孔9的内壁转出放在第二置放槽30的内部,将第二支撑板2折叠,通过扣锁12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达到了便于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折叠携带的效果。

第一支撑板1的表面开设有训练腔13,训练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底座14,底座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16,第一转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33,蜗杆16的表面与蜗轮33的表面啮合,训练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7,第一支撑杆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8,第一轴承18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9,第一转轴1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20,主动轮20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传动皮带34,传动皮带34的表面与主动轮20的表面转动连接,训练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22,第二轴承22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3,第二转轴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杆35,脚踏杆3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脚踏板36,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使用时,人坐在坐垫板7的表面,手扶着扶杆11,将脚放在脚踏板36的表面,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33转动,蜗轮33带动第一转轴19转动,第一转轴19带动主动轮20转动,主动轮20带动传动皮带34转动,传动皮带34带动从动轮24转动,从动轮24带动第二转轴23转动,第二转轴23带动脚踏杆35和脚踏板36转动,达到了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的效果,第二转轴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轮24,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25,移动杆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轴承26,移动轴承26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移动转轴27,移动转轴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8,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手柄29,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置放槽30,第二置放槽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置放槽30以第一支撑板1表面的中线为对称线呈对称分布,第二支撑板2的表面开设有第三置放槽31,通过移动手柄29拉动训练器,训练器带动移动杆25移动,移动杆25带动移动转轴27转动,移动转轴27带动移动轮28移动,达到了训练器便于移动携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恢复训练器不便于携带,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恢复训练时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工作原理: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使用时,连接电源,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使用时,人坐在坐垫板7的表面,手扶着扶杆11,将脚放在脚踏板36的表面,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33转动,蜗轮33带动第一转轴19转动,第一转轴19带动主动轮20转动,主动轮20带动传动皮带34转动,传动皮带34带动从动轮24转动,从动轮24带动第二转轴23转动,第二转轴23带动脚踏杆35和脚踏板36转动,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需要携带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将连接块3与第二支撑板2分离,将连接块3和第一固定螺栓4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第二固定螺栓32转出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连接杆6和坐垫板7折叠在第一置放槽5的内部,将螺纹杆10从第二螺纹孔9的内壁转出放在第二置放槽30的内部,将第二支撑板2折叠,通过扣锁12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手柄29将训练器携带,从而完成了整个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的使用和携带过程。

综上所述,该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使用时,人坐在坐垫板7的表面,手扶着扶杆11,将脚放在脚踏板36的表面,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蜗杆16转动,蜗杆16带动蜗轮33转动,蜗轮33带动第一转轴19转动,第一转轴19带动主动轮20转动,主动轮20带动传动皮带34转动,传动皮带34带动从动轮24转动,从动轮24带动第二转轴23转动,第二转轴23带动脚踏杆35和脚踏板36转动,达到了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的效果,当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需要携带时,通过第一固定螺栓4将连接块3与第二支撑板2分离,将连接块3和第一固定螺栓4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第二固定螺栓32转出放在第三置放槽31的内部,将连接杆6和坐垫板7折叠在第一置放槽5的内部,将螺纹杆10从第二螺纹孔9的内壁转出放在第二置放槽30的内部,将第二支撑板2折叠,通过扣锁12与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达到了便于下肢肌肉功能恢复训练器折叠携带的效果,通过移动手柄29拉动训练器,训练器带动移动杆25移动,移动杆25带动移动转轴27转动,移动转轴27带动移动轮28移动,达到了训练器便于移动携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恢复训练器不便于携带,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的恢复训练时的活动范围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