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776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脚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线杆)攀登作业使用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防滑脚扣。



背景技术:

脚扣是用于电力、通信及广播电视等行业从事电杆(线杆)攀登作业使用的工具,适用圆柱形的等径或椎形的水泥电杆。主要由扣体、顶扣、踏板、钩件、防滑垫块、扣带等组成。现有的采用顶扣结构支撑较薄弱,且防滑垫块主要为橡胶垫块,在下雨天和特别光滑的电杆,以及低温冰冻天气防滑橡胶变硬等容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滑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的防滑脚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脚扣,包括扣体、钩体和踏板,所述钩体设于扣体前端,所述踏板固定于扣体后端,所述防滑脚扣还包括顶扣组件,所述顶扣组件包括主顶扣、辅助顶扣和连接座,所述主顶扣、辅助顶扣可拆卸的固定于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扣体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钩体内侧设有钩体硅胶防滑垫。

所述钩体硅胶防滑垫设有防滑齿牙。

所述主顶扣、辅助顶扣上均固设有顶扣硅胶防滑垫。

所述顶扣硅胶防滑垫通过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固定于主顶扣或辅助顶扣上,所述紧固螺母为防滑止退自锁螺母。

所述防滑脚扣还包括扣带,所述踏板设有可供所述扣带穿过的扣环,所述扣环内壁设有扣环硅胶垫。

所述扣体前端设有安装套,所述钩体穿设于安装套内,且所述钩体的末端设有限位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杆径向贯穿所述钩体,并通过限位螺母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脚扣,采用主顶扣、辅助顶扣的双顶扣结构,增大了与电杆(线杆)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脚扣的防滑效果,延长了脚扣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登杆作业人员防高空坠落的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脚扣,将所有橡胶垫变换为硅胶垫,增加脚扣的防滑效果,提高脚扣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脚扣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顶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扣体;2、钩体;3、踏板;31、扣环;4、顶扣组件;41、主顶扣;42、辅助顶扣;43、连接座;44、顶扣硅胶防滑垫;5、钩体硅胶防滑垫;51、防滑齿牙;6、扣带;8、安装套;91、限位螺杆;92、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滑脚扣,包括扣体1、钩体2和踏板3,钩体2设于扣体1前端,踏板3固定于扣体1后端,防滑脚扣还包括顶扣组件4,顶扣组件4包括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和连接座43,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可拆卸的固定于连接座43上,连接座43固定于扣体1后端。采用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的双顶扣结构,增大了与电杆(线杆)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脚扣的防滑效果,延长了脚扣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登杆作业人员防高空坠落的安全系数。

本实施例的防滑脚扣,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可拆卸的固定于连接座43上,可以根据天气环境选择单顶扣或双顶扣,在必要的环境下使用,如雨天或特别光滑的电杆,采用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结合;在正常环境可使用单顶扣(主顶扣41或辅助顶扣42)。

本实施例中,钩体2内侧设有钩体硅胶防滑垫5。钩体硅胶防滑垫5设有防滑齿牙51。再将现有的橡胶垫改为耐磨硅胶垫,并设凹凸防滑齿牙51,可增加脚扣与电杆的摩擦力,从面达到防滑效果。硅胶在-40-180℃有良好的生理稳定性,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吸附性好可加大与电杆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柔软性好可增加作业人员的适度;防老化,韧性好,高抗撕可增加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钩体硅胶防滑垫5采用优质硅橡胶加入高强耐磨丝制成。

本实施例中,主顶扣41、辅助顶扣42上均固设有顶扣硅胶防滑垫44。顶扣硅胶防滑垫44,进一步增加了脚扣的防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防滑脚扣还包括扣带6,踏板3设有可供扣带6穿过的扣环31,扣环31内壁设有扣环硅胶垫,可减小扣带6与扣环31之间的摩擦,增加扣带6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顶扣硅胶防滑垫44通过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固定于主顶扣41或辅助顶扣42上,紧固螺母为防滑止退自锁螺母。扣体1前端设有安装套8,钩体2穿设于安装套8内,且钩体2的末端设有限位螺杆91和限位螺母92,限位螺杆91径向贯穿钩体2,并通过限位螺母92锁紧。限位螺杆91加螺纹锁固剂,所有螺母为防滑止退自锁螺母,防止脚扣在使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引起螺母、螺杆松动掉落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在作业前需仔细检查,避免螺母、螺杆松动可能造成的高空坠落现象。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