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1708发布日期:2018-10-26 19:23阅读:2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可供运动的场所及时间均大量减少,而根据医学研究指出,少量而多次的运动方式,其预防心脏病的成效和密集性地做一段长时间运动一样好,因此市面上发展有多种不同训练功能的健身器材,供使用者于室内进行运动,而这类的运动设备以健身车、椭圆机、重量训练器、滑雪机、跑步机等为主;

而前述运动器材为了能提供使用者运动过程中的负荷,以增进其运动效果及动作顺畅,通常会设有具有特定重量的飞轮【一般亦称配重轮、惯性轮、重量轮或阻尼轮等】,如图1所示,以现有的椭圆机为例,该椭圆机于车架10上设有一飞轮50,并于车架10另一端设有供带动该飞轮50的曲柄组15,让使用者可通过踩踏曲柄组15而动作飞轮50,并通过飞轮50高速转动时的离心力产生负荷。

而飞轮50主要用于惯性运动,当一侧曲柄转到下极限位置时,完成了一次左右腿加力过程。曲柄可受飞轮50的惯性力带动作用继续转动,转过下极限位置时,便进入了下一个循环。故在驱动该飞轮50时,更需利用到飞轮50重量来拉长其惯性重量的曲线来与阻力平衡,故飞轮50需具有特定的重量及负荷,才能产生有效的惯性重量曲线,而现有飞轮由早期的铸铁轮演变成塑料轮、风扇轮及磁控轮;

由于实心的铸铁轮制造上即需选用较大直径的实心铸铁铸注而得,其直径越大所需的成本越高,且由于其更需要进行二次加工,而需要使用规格较大的制造设备,无形中即提高了其制备成本。而塑料轮、风扇轮则有重量不足的问题,至于磁控轮则有重量不均、不易产生惯性等问题,故一般飞轮受到相当的限制,无法完全满足运动器材的惯性作用的需求,使应用该飞轮的运动器材所能产生的运动效果也相对受到限制;

换言之,由于现有飞轮难以兼具加大惯性、减少偏摆及低成本之效,使其无法有效的满足运动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为业界所亟待开发。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乃针对前述现有飞轮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借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不断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成功的开发出一种飞轮结构,借以能克服现有惯性及平衡度不足所造成的困扰与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结构,借以能增加惯性作用,有效、且明显的拉长惯性重量曲线,以提高运动器材的运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结构,其能提高运转的平衡度,以减少高速转动的偏摆,从而降低运动器材因震动而损坏的机率,且能达到运动时顺畅度及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结构,借以简化整体的结构,以达成质轻、且低成本之效,而能大幅降低其制造成本,以提升经济效益。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飞轮结构,包含有:一基盘,其具有一轮轴部,基盘于轮轴部外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轮架,且轮架上形成有至少二等角、等距的配重安装部;至少二配重块,各配重安装部的内径轮廓大小对应前述配重块的断面,各配重块分别安装于相对的基盘的配重安装部,各配重块的端面直径小于或等于配重块的长度,使配重块的长轴线与基盘的轮轴部的轴线平行,配重块呈立柱状安装于基盘上。

进一步,该基盘的配重块断面为圆形。

进一步,该基盘的轮架为分设于轮轴部外缘的多块等角等长的放射状轮叶,且各轮叶的承风面与轮轴部轴线呈平行状,各轮叶端部共同连接有一轮缘环部,所述配重安装部等角等距布设于轮缘环部。

进一步,该基盘的各轮叶的两侧承风面表面中心具有一肋条。

进一步,该基盘的配重安装部位于轮叶的端部,各轮叶端部与配重安装部外缘间形成有梯形支臂。

进一步,该基盘的轮缘环部一侧覆设有一轮缘环盖,且轮缘环盖内侧表面形成有多块对应基盘的配重安装部的安装盖部。

进一步,该基盘与轮缘环盖周缘形成有多块相对、且轴线与轮轴部轴线垂交的锁接部,分别利用一锁固件将轮缘环盖锁固于基盘上。

进一步,该基盘与轮缘环盖上形成有多块相对、且轴线与轮轴部轴线平行的对位部。

进一步,该基盘的轮缘环部与该轮缘环盖的相异外侧所围空间内分别利用多块锁固件锁掣有一饰板,各饰板表面形成有供空气进气的系列风洞。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基盘和配重块的设计,该基盘上设有等角、等距的多块配重块,且各配重块呈立柱状安装,因此在飞轮高速旋转时,可产生较高的离心力,使其惯性重量曲线明显拉长,同时由于其使用小尺寸的配重块,能有效控制飞轮的配重,使飞轮取得平衡,而于高速转动时可减少偏摆的现象,而能增进应用本实用新型飞轮的运动器材的运动效果,降低运动器材因震动而损坏的机率,且能达到运动时顺畅度及舒适度,故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在「低本质轻、增大惯性力及减少偏摆」、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较现有飞轮更具功效的增进。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飞轮结构的椭圆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元件及其相对关系。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车架 15曲柄组

50飞轮 51基盘

511对位部 512锁接部

513锁固件 52轮轴部

53轮叶 530肋条

531梯形支臂 54轮缘环部

55配重安装部 56配重块

57轮缘环盖 570安装盖部

571对位部 572锁接部

58饰板 580风洞

59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特征及其它目的,以下乃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飞轮结构,随附图例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图式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当可在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而关于本实用新型飞轮结构的详细构成,则请参照图2、图3所揭示,该飞轮50是由一基盘51及多块配重块56所构成,其中配重块56等角等距布设于基盘51邻近周缘处,使飞轮50能均匀的增大高速转动时的惯性力;

该基盘51中心形成有一轮轴部52,让飞轮50可通过基盘51的轮轴部52架设于前述运动器材如椭圆机的车架10上【如图1所示】,又基盘51于轮轴部52外缘设有一向外延伸的轮架,该轮架可以呈环片状、臂状或叶片状,本实用新型以分设于轮轴部52外缘的多块等角等长的放射状轮叶53为主要实施例,且各轮叶53的承风面与轮轴部52轴线呈平行状,又各轮叶53的两侧承风面表面中心具有一肋条530,供提高轮叶53的强度,再者各轮叶53端部共同连接有一轮缘环部54,且轮缘环部54上形成有多块等角等距的配重安装部55,各配重安装部55的内径轮廓大小对应前述配重块56的断面,供前述的配重块56置入安装,而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配重安装部55可刚好位于基盘51的轮叶53端部,又各轮叶53端部与配重安装部55外缘间形成有梯形支臂531【如图4所示】,以增进轮叶53与配重安装部55的结合强度,避免因惯性力而产生裂痕损坏;

且进一步参看图4、图5所示,所述配重块56断面可为圆形或多角形,本实用新型以圆形为主要实施例,又配重块56的端面直径小于或等于配重块56的长度,使配重块56长轴线与基盘51的轮轴部52轴线平行,而令配重块56呈立柱状安装于基盘51的配重安装部55内,供有效控制其重量分配,使飞轮50保持平衡,以减少高速转动时的偏摆现象,再者基盘51的轮缘环部54一侧覆设有一轮缘环盖57,供相对覆盖固定基盘51的轮缘环部54,且轮缘环盖57内侧表面形成有多块对应基盘51的配重安装部55的安装盖部570,以相对限制配重块56不致任意脱出轮缘环部54的配重安装部55,另基盘51与轮缘环盖57上形成有多块相对、且轴线与轮轴部52轴线平行的对位部511、571,供轮缘环盖57可以对位覆盖于基盘51的轮缘环部54上,又基盘51与轮缘环盖57周缘形成有多块相对、且轴线与轮轴部52轴线垂交的锁接部512、572,供分别利用一锁固件513将轮缘环盖57锁固于基盘51上【如图4所示】,借由平行的对位部511、571及垂交的锁接部512、572以增进基盘51与轮缘环盖57的结合强度,提升于高速运转下的构体稳固;

再者,该基盘51的轮缘环部54与该轮缘环盖57的相异外侧所围空间内分别利用多块锁固件59锁掣有一饰板58,且各饰板58表面形成有供空气进气的系列风洞580,以保护使用者,并让空气可进飞轮50内相对基盘51的轮叶53产生风阻作用;

借此,组构成一可增大惯性力、且减少转动时偏摆的飞轮结构。

通过上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于实际运用时,则如图1、图2所显示,于实际操作上,当使用者踩踏椭圆机车架10的曲柄组15,而带动飞轮50时,由于该飞轮50的基盘51圆周上的各配重块56呈等角配置,且各配重块56并与轮轴部52呈等距分布,因此在飞轮50高速旋转时,可产生较高的离心力,本实用新型的惯性效果可借由转速递增而加大,使其惯性重量曲线明显拉长,同时由于其使用小尺寸的配重块56,故材料取得容易、且成本低,同时后续二次加工亦仅需使用一般的加工设备,故可大幅降低其制备成本,达到提高其经济效益的目的。

又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操作上,使用者可依需要使飞轮50的基盘51的配重块56呈立柱状设置,令其直径小于长度,能易于有效控制飞轮50的配重,使飞轮50取得平衡,而于高速转动时可减少偏摆的现象,进一步可以减少运动器材因震动而损坏的机率。

经由前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飞轮结构的基盘51上设有等角、等距的多块配重块56,且各配重块56呈立柱状安装,因此在飞轮50高速旋转时,可产生较高的离心力,使其惯性重量曲线明显拉长,同时由于其使用小尺寸的配重块56,能易于有效控制飞轮50的配重,使飞轮50取得平衡,而于高速转动时可减少偏摆的现象,且本实用新型兼具质轻、低成本,进一步可提高其附加价值,而能增进其经济效益。

借此,可以理解到本实用新型为一创意极佳的创作,除了有效解决习式者所面临的问题,更大幅增进功效,且在相同的技术领域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创作或公开使用,同时具有功效的增进,故本实用新型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有关「新颖性」与「进步性」的要件,乃依法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