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7491发布日期:2018-06-28 01:43阅读:1436来源:国知局
安抚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抚玩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玩具的眼睛眨动通常是通过摇晃或手动拨动才能实现,眨眼过程比较麻烦,且不规律,不能很好的表现眨眼的表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能连续有规律的眨眼的一种安抚玩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安抚玩具,包括头部组件和活动件;

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壳体、眼球组件、发条、以及传动机构;

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眼孔,所述眼球组件可在向上的睁眼位置和向下的闭眼位置来回摆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眼球组件包括两个眼珠,当所述眼球组件在所述睁眼位置时,所述眼珠与所述眼孔相对,当所述眼球组件在所述闭眼位置时,所述眼珠向下错开所述眼孔;

所述发条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眼球组件配合;

所述活动件设置在所述头部组件外,并与所述发条连接,以在拉动所述活动件远离所述头部组件时,所述发条储存能量;

在松开所述活动件时,所述发条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眼球组件在向上的睁眼位置和向下的闭眼位置上下摆动。

优选地,所述眼球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转动架,两个所述眼珠分设在所述转动架两端;所述转动架上设有与所述传动机构对应配合的拨动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有与所述拨动部对应的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循环运动,并与所述拨动部配合带动所述转动架摆动。

优选地,所述拨动部由所述转动架的中心向外圈伸出,所述触发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触发部相对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中心对称设置,以在转动到与所述拨动部对应的位置时,与所述拨动部相抵,带动所述眼球组件摆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轴线与所述转动架的转动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触发部为在所述第一传动轮上沿轴向伸出设置的柱体。

优选地,所述眼球组件在所述闭眼位置时的重心低于所述眼球组件在所述睁眼位置时的重心。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发条连接,所述发条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轮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分别为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齿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安抚玩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安抚玩具可通过发条进行储能,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眼球组件眨眼,可以使玩具的眨眼连续地、有规律的自动实现,让眨眼更加的逼真、真实。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安抚玩具的眼球组件在睁眼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中安抚玩具的壳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安抚玩具的眼球组件在睁眼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安抚玩具的眼球组件在闭眼位置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安抚玩具包括头部组件1和活动件2,头部组件1包括壳体11、眼球组件12、发条13、以及传动机构14。

结合图1至图4所示,壳体11上设有两个眼孔111,作为玩具对应的角色的眼睛孔。眼球组件12可在向上的睁眼位置A和向下的闭眼位置B来回摆动地设置在壳体11内。

眼球组件12包括两个眼珠121,眼球组件12在睁眼位置A时,眼珠121与眼孔111相对,表示为睁眼状态;眼球组件12在闭眼位置B时,眼珠121向下错开眼孔111,表示为闭眼状态。

发条13与传动机构14连接,传动机构14与眼球组件12配合。

活动件2设置在头部组件1外,并与发条13连接,以在拉动活动件2远离头部组件1时,使发条13储存能量。在松开活动件2时,发条13可通过传动机构14带动眼球组件12在向上的睁眼位置A和向下的闭眼位置B上下摆动。活动件2是为了方便人手拉动带动发条13储能,外形可不做限定。

安抚玩具可通过发条13进行储能,并通过传动机构14带动眼球组件12眨眼,可以使玩具的眨眼连续地、有规律的自动实现,让眨眼更加的逼真、真实。

眼球组件12可翻转地设置在壳体11内,让眼珠121的转动范围可控,更加的规律。在其他实施例中,眼球组件12也可为可上下摆动地设置。

眼球组件12包括可转动设置的转动架122,两个眼珠121分设在转动架122的两端,并随转动架122转动。转动架122上设有与传动机构14对应配合的拨动部123,传动机构14上设有与拨动部123对应的触发部141,触发部141循环运动,与拨动部123配合带动转动架122摆动。

传动机构14包括可转动设置的第一传动轮142、与第一传动轮142配合的第二传动轮143,第二传动轮143与发条13连接,发条13带动第二传动轮143转动,第二传动轮143带动第一传动轮142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让发条13直接带动第一传动轮142转动,而不设置第二传动轮143。

拨动部123由转动架122的中心向外圈伸出,触发部141设置在第一传动轮142上,且偏离第一传动轮142的中心设置,以在转动到与拨动部123对应的位置时,与拨动部123相抵,带动眼球组件12摆动。

第一传动轮142的轴线与转动架122的转动轴线平行,让第一传动轮142绕水平轴线转动,带动转动架122上下摆动实现睁眼、闭眼。

第一传动轮142上设有两个触发部141,两个触发部141相对第一传动轮142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触发部141可以交替地对拨动部123作用,在一个触发部141与拨动部123分离时,眼球组件12到闭眼位置B后,另一个触发部141再对拨动部123作用,将眼球组件12转动到睁眼位置A。

触发部141为在第一传动轮142上沿轴向伸出设置的柱体,拨动部123与触发部141对应的侧面为弧形面,且向远离触发部141一侧拱起,让转动架122的转动速度均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拨动部123与触发部141对应的侧面也可为直伸面。

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41是通过第一传动轮142的转动实现循环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141可以上下运动,带动转动架122摆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142、第二传动轮143分别为齿轮,第一传动轮142、第二传动轮143相互啮合。第二传动轮143的齿数大于第一传动轮142的齿数,实现加速,提升第一传动轮142的转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轮142、第二传动轮143之间也可为带转动,即第一动轮142、第二传动轮143也可为通过一连接带连接的带轮。

本实施例中,眼球组件12在闭眼位置B时的重心低于眼球组件12在睁眼位置A时的重心,可以让眼球组件12能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下落,转换到闭眼位置B。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完全依靠传动机构14带动眼球组件12在睁眼位置A、闭眼位置B转换。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